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3)
2023(9264)
2022(7547)
2021(6768)
2020(5441)
2019(12276)
2018(11706)
2017(23557)
2016(12138)
2015(13536)
2014(13609)
2013(13388)
2012(12814)
2011(11918)
2010(12524)
2009(12153)
2008(11103)
2007(10117)
2006(9495)
2005(9045)
作者
(33573)
(27841)
(27749)
(26855)
(18135)
(13103)
(12751)
(10848)
(10578)
(10249)
(9719)
(9125)
(9046)
(9044)
(8888)
(8831)
(8172)
(8169)
(8078)
(7492)
(7298)
(6729)
(6602)
(6593)
(6501)
(6465)
(6025)
(5863)
(5537)
(5492)
学科
(73696)
经济(73649)
管理(34943)
(32283)
(26719)
金融(26719)
(26108)
企业(26108)
(24210)
银行(24210)
(23584)
中国(23140)
方法(22262)
地方(20904)
数学(20220)
数学方法(20055)
(15655)
(15002)
(14779)
业经(14141)
地方经济(12863)
(11898)
贸易(11885)
(11555)
中国金融(11317)
(10892)
农业(10301)
(10162)
(9908)
(9262)
机构
学院(179217)
大学(175858)
(93553)
经济(91739)
管理(65392)
研究(64433)
中国(58008)
理学(54422)
理学院(53902)
管理学(53243)
管理学院(52910)
(44185)
(35305)
财经(34130)
科学(31953)
经济学(31759)
(31402)
中心(31127)
(30835)
经济学院(28353)
研究所(27643)
(27626)
财经大学(25176)
(25124)
(24829)
金融(24729)
银行(24043)
北京(23053)
人民(22601)
(22592)
基金
项目(104761)
科学(83541)
研究(81928)
基金(76792)
(63840)
国家(63280)
社会(55519)
科学基金(55125)
社会科(52913)
社会科学(52903)
(40022)
基金项目(38537)
教育(36359)
资助(33064)
编号(32830)
(32543)
自然(31349)
自然科(30609)
自然科学(30604)
自然科学基金(30082)
成果(27796)
(24862)
(23758)
重点(23433)
课题(23386)
国家社会(23364)
(22147)
(21733)
发展(21627)
教育部(21386)
期刊
(112460)
经济(112460)
研究(65379)
(40824)
金融(40824)
中国(35343)
(33005)
管理(26522)
(20647)
经济研究(19919)
科学(19010)
财经(18555)
学报(18064)
(16105)
技术(15595)
业经(15288)
大学(15218)
学学(14640)
教育(14543)
问题(13923)
农业(12727)
(12329)
国际(11915)
技术经济(10552)
世界(10315)
理论(9763)
统计(9683)
经济问题(8859)
现代(8710)
(8595)
共检索到298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莹  
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压力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这一问题倍受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本文构建了时变权重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来衡量金融体系的运行状态,并通过MS-VAR模型研究了不同金融体系运行状态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呈非线性:在金融压力时期,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弱化。这意味着此时,中央银行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勇  周浩  彭连清  
本文依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最新进展,以"金融压力"刻画金融失衡状态,从金融压力内涵、金融压力指数构建与金融压力状态的识别,金融压力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效应,及其如何纳入到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等三个方面展开评述,并进一步指出未来研究的突破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扬  
文章以物价的走势为线索 ,分析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进而从货币供应、存贷款结构、利率、国际收支状况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金融形势 ,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和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易纲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完全融入全球分工和市场体系之中。由于中国的商品物美价廉,资产投资回报率高,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商品和资产需求旺盛,导致中国出现了巨额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由于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依法治国、保护产权,同时伴随着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提高,中国的资产价格正处于重新评估的过程,人民币一直面临升值的压力。面对经济的不均衡,市场调整主要通过要素和资产价格的上涨与人民币升值两个渠道来实现。但人民币汇率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流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崔建军  张冬阳  
本文综合金融市场的多维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合成我国的金融周期指数。在此基础上,构建TVP-SV-VAR模型研究2003—2017年间我国货币政策、金融周期及宏观经济变量间的时变互动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货币政策、金融周期和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时变互动关系。(2)金融传导渠道可能扭曲货币政策效力,通过金融传导渠道,货币政策不仅会抑制经济增长,还可能加剧通货膨胀。(3)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产出效应的影响滞后于对价格效应的影响。短期来看,货币政策产出效应的时变特征与金融传导渠道无太大关联,但随时间推移,金融繁荣对产出的负面影响可能最终使货币政策产出效应发生反转。货币当局应警惕金融繁荣对货币政策效力的扭曲,审慎操作,且不宜承担过多刺激产出的任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贺俊  胡家连  张玉娟  
本文研究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存在性检验和强度测算两个方面予以分析,运用虚拟变量刻画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并引入Gumbel Copula上尾相依系数来检测其波动效应的存在。实证结果不仅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也证明了美国货币政策的负波动效应,以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传统货币政策间的协同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亚平  
面对经济运行态势的复杂多变,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操作,实现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与优化。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控机制,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控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夏炜  王婕  
论文从经济增长、就业市场和通胀水平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了QE2、扭转操作推出时和当前的美国宏观经济环境。当前美国整体经济形势提升显著,虽然面临诸多下行风险,但温和复苏态势明朗。由于主要经济指标并没有出现实质性恶化,且QE2对促进私人投资效果有限,下半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基调将是"稳定"。为了支持美国经济继续沿着复苏通道前进,并降低下行风险的影响,美联储将继续维持超宽松的货币环境,但不大可能再推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除非市场发生极端负面的事件。将扭转操作延长至"2012年年底",也较为明确地透露了美联储将观察期延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海宽  
本文提出一个极重要的论断: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作者认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以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为内容,而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是能否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和币值稳定的决定性因素。控制住了货币供应量,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也就可能实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徐梅  
货币政策调整可以影响个人的消费、投资行为,个人行为的累积会形成宏观的金融资产结构,通过信贷和融资将金融资本转化为实物资本,从而达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SidrauSki模型,提出货币政策的影响路径假说,并构建ardL-ECM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认为货币政策对金融资产结构的影响效果比对宏观经济更有效,短期调整比长期影响更有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洪庆  邓瑛  
当前中国股市暴涨暴跌从而偏离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的现象正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股票价格与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协整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股票价格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及投资之间完全没有协整关系,与消费支出之间有弱协整关系,与货币供应量之间有强协整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从而检验了近些年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反经济周期现象和"政策市"现象。中国金融市场的这种反经济周期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缺陷:股票市场规模小、股市的投机色彩浓重、股市微观结构与宏观经济结构相背离。因此,深化金融市场的改革进程成为当务之急,同时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可以将一个包含了股市稳定的长期的低通货膨胀目标作为货币政策新的名义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宽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强化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赵海宽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决定》贯彻执行的结果,必将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席克正   丛树海  
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国家的两大基本政策,成为国家干预宏观经济、协调社会总供需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在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简政放权、政企分开,国家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将不断减少,逐步代之以宏观间接调控。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势将成为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仅就宏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货币政策的运用,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选择,进行初步的探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晓超  
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需要调整李晓超总体经济近期一直保持基本正常的发展态势,这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判断,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或潜伏的通货膨胀、差距、失业、农业和企业等问题,也是大家一致共同的看法。这其中有些问题会通过宏观经济调控的操作得以逐步解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守荣  
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石·李守荣·自1993年下半年整顿金融秩序,执行“约法三章”以来,经过三年多的艰辛努力,我国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物价涨幅明显回落。这充分证明,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