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9)
- 2023(10774)
- 2022(9139)
- 2021(8598)
- 2020(7091)
- 2019(16121)
- 2018(16072)
- 2017(32152)
- 2016(17226)
- 2015(19204)
- 2014(19384)
- 2013(18903)
- 2012(17637)
- 2011(16035)
- 2010(16607)
- 2009(16390)
- 2008(15782)
- 2007(14165)
- 2006(13174)
- 2005(12440)
- 学科
- 济(65775)
- 经济(65673)
- 管理(54599)
- 业(51351)
- 企(43170)
- 企业(43170)
- 融(28639)
- 金融(28637)
- 中国(27808)
- 银(27798)
- 银行(27791)
- 行(26908)
- 方法(25157)
- 财(25129)
- 制(24851)
- 数学(22484)
- 数学方法(22248)
- 农(19886)
- 业经(16723)
- 体(15585)
- 贸(15265)
- 贸易(15248)
- 易(15018)
- 务(14703)
- 财务(14665)
- 财务管理(14629)
- 企业财务(13917)
- 体制(13336)
- 地方(13169)
- 策(12549)
- 机构
- 学院(240835)
- 大学(239408)
- 济(109768)
- 经济(107365)
- 管理(90375)
- 研究(81344)
- 理学(75342)
- 理学院(74638)
- 管理学(73727)
- 管理学院(73251)
- 中国(73207)
- 财(61090)
- 京(49719)
- 财经(45647)
- 经(41230)
- 科学(40842)
- 所(39699)
- 中心(39206)
- 江(38051)
- 经济学(35347)
- 研究所(34475)
- 财经大学(33816)
- 北京(32525)
- 经济学院(31831)
- 农(30934)
- 州(30624)
- 银(29845)
- 融(29631)
- 范(29289)
- 金融(29130)
- 基金
- 项目(140930)
- 研究(112183)
- 科学(111774)
- 基金(102103)
- 家(84986)
- 国家(84211)
- 科学基金(72931)
- 社会(72655)
- 社会科(69095)
- 社会科学(69083)
- 省(53984)
- 教育(52247)
- 基金项目(52116)
- 编号(46853)
- 划(44865)
- 资助(43003)
- 自然(42316)
- 自然科(41274)
- 自然科学(41265)
- 成果(41224)
- 自然科学基金(40548)
- 制(33696)
- 课题(33321)
- 部(33308)
- 重点(31557)
- 性(31213)
- 发(30855)
- 创(29958)
- 国家社会(29912)
- 教育部(29770)
- 期刊
- 济(128252)
- 经济(128252)
- 研究(86507)
- 中国(53655)
- 融(48892)
- 金融(48892)
- 财(48059)
- 管理(36633)
- 农(29384)
- 教育(29059)
- 学报(26081)
- 科学(26069)
- 财经(23790)
- 大学(22065)
- 经济研究(21237)
- 技术(20494)
- 学学(20455)
- 经(20392)
- 业经(20070)
- 农业(18210)
- 问题(16768)
- 贸(15727)
- 国际(14483)
- 理论(14293)
- 实践(12689)
- 践(12689)
- 现代(11536)
- 技术经济(11143)
- 改革(11131)
- 革(11131)
共检索到398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龚秀国
本文从金融压制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低效率问题。认为在央行设定的自身与商业银行进行的博弈过程中 ,超额储备金是货币政策直接影响的一种特殊基础货币 ,它的增长既反映了我国央行负债的增长 ,更重要的是它同时反映了银行体系货币乘数的减少。作者认为 ,要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央行的当务之急是 :迅速赋予商业银行根据贷款风险大小确定贷款利率的更大自主权 ,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 ;取消金融机构在人行户头上所有储备金存款利率 ;停止发行短期央行票据回笼银行资金。
关键词:
金融压制 货币政策 低效率 超额储备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屠孝敏
本文论证了我国在现有的金融结构条件下,只能采用信贷渠道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并认为金融领域改革的步伐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改革的步伐,导致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不协调,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的根本原因。只有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以货币渠道为主的传导机制才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经济结构 货币传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卓鹏 宋文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雪林 光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舒年 宋立松
外汇体制改革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对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刘舒年,宋立松一、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理论在封闭经济中,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对社会总的货币需求量(Md)及货币乘数的测算,进而通过控制高能货币使货币供给量与需求量相适应。因此在封闭经济中,央行可以自主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前进
金融创新影响了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变量间的固定联系,使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得不可控、不可测,为此一些学者建议调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也有些学者建议修改货币供应量口径。针对以上两种建议,结合近几年我国快速发展的金融创新,首先从理论角度讨论了货币定义,随后分析了我国金融创新对货币供应量及其统计的影响,进一步比较总结了美国、日本货币统计经验及我国近20年的货币统计实践,在此基础上认为我国货币统计需要做适度的调整,但不应偏离货币的理论定义,同时也应该尽早建立利率统计体系,弥补货币统计不足,以此解决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效率不断下降的缺陷。
关键词:
货币 金融创新 货币统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魏琦
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问题简单地说,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就是指货币当局的调控意图是否能够通过货币政策的扩张或收缩,有效地传递到相关领域,从而实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的。在此,我们可以通过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来判断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明春
1994年1月1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一方面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由原来的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体制合并为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单一汇率。这次改革意义重大,它将在我国的经济金融领域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与货币管理的体制和方法也将因此发生一些转变。本文试就这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对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关方面的影响作一论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小劲
选择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来确保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与一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相适应。本文通过回顾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演进过程,对比分析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异和不足,进而提出下一步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华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有:信贷配给渠道、传统利率渠道、汇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心理预期渠道。通过实证研究,在我国务渠道发挥作用与西方不同,但货币政策传导效力是明显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尚不完善,还应构造新体系。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变量 利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源芳
作为应对通货膨胀的主要宏观调控措施,货币政策历来都受到各国中央银行的重视。但是,从2006年开始的本轮通货膨胀中,中国政府屡次动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结果是消费物价指数的渐进攀升。本文从中国区域金融差异的角度分析了渐进性通货膨胀的原因,并在分析全国统一货币政策失灵机制的基础上为将来可能的区域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区域差异 渐进性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勇 李政军 龚六堂
本文将利率双轨制引入带融资溢价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以福利最大化为标准,分析了利率双轨制的效率、利率双轨制的改革以及与利率双轨制相配套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发现,利率双轨制的效率不仅与金融市场的扭曲程度直接相关,更取决于产品市场的扭曲程度。政府应该不断降低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扭曲,直到利率双轨制不再有效率时,再一举取消双轨制才是福利损失最小的。在短期,利率双轨制决定了货币政策主要通过管制利率渠道来传导。溢价比稳态提高时管制利率对溢价偏离做正向反应和溢价比稳态降低时管制利率对溢价偏离做轻微负向反应的相机反应规则,优于单一反应规则。
关键词:
利率双轨制 货币政策 投资的需求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晓灵
1984年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开始有了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作者认为,从8年的实践看,可以说中国的货币政策是比较成功的。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特点,并就如何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