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9)
- 2023(6792)
- 2022(5331)
- 2021(4997)
- 2020(4341)
- 2019(9964)
- 2018(9731)
- 2017(19583)
- 2016(9834)
- 2015(11377)
- 2014(11369)
- 2013(11175)
- 2012(9955)
- 2011(9025)
- 2010(9765)
- 2009(9495)
- 2008(7789)
- 2007(6845)
- 2006(6020)
- 2005(5588)
- 学科
- 济(41191)
- 经济(41151)
- 业(28667)
- 管理(27593)
- 融(25662)
- 金融(25661)
- 企(23996)
- 企业(23996)
- 银(22606)
- 银行(22605)
- 方法(22062)
- 行(22005)
- 数学(20517)
- 数学方法(20023)
- 中国(17470)
- 财(11233)
- 中国金融(11014)
- 农(10417)
- 制(10285)
- 业经(9265)
- 地方(8557)
- 理论(8328)
- 贸(7900)
- 贸易(7889)
- 务(7725)
- 易(7691)
- 财务(7688)
- 财务管理(7676)
- 农业(7467)
- 企业财务(7340)
- 机构
- 学院(138673)
- 大学(137043)
- 济(59357)
- 经济(58165)
- 管理(54676)
- 理学(47182)
- 理学院(46800)
- 管理学(45724)
- 管理学院(45509)
- 研究(41753)
- 中国(40233)
- 财(27986)
- 京(27757)
- 科学(22796)
- 财经(22546)
- 中心(21869)
- 经(20444)
- 所(19945)
- 江(19125)
- 经济学(19107)
- 融(18682)
- 金融(18319)
- 研究所(18002)
- 农(17897)
- 北京(17876)
- 银(17799)
- 业大(17481)
- 经济学院(17268)
- 银行(17182)
- 财经大学(17051)
- 基金
- 项目(90176)
- 科学(71439)
- 研究(66932)
- 基金(65747)
- 家(55657)
- 国家(55200)
- 科学基金(48587)
- 社会(43086)
- 社会科(41162)
- 社会科学(41152)
- 省(35510)
- 基金项目(33557)
- 教育(32058)
- 自然(30797)
- 自然科(30201)
- 自然科学(30197)
- 自然科学基金(29621)
- 划(29306)
- 资助(28775)
- 编号(28030)
- 成果(22134)
- 重点(20113)
- 部(19889)
- 创(19366)
- 发(19075)
- 课题(19008)
- 创新(18058)
- 教育部(17773)
- 国家社会(17710)
- 项目编号(17650)
共检索到209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日红 李强
受金融危机导致的去杠杆化、去债务化、财富效应缩水等因素影响,近期美国消费需求出现明显萎缩,有看法认为金融危机后美国将被迫调整低储蓄高消费模式,增加国内储蓄,倡导理性消费,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未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承训
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从反面给我国的金融体制创新提供一面镜子。鉴此,必须从根本上认识此次危机的社会制度原因,把握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其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形式,廓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与美国资本主义金融六个方面的根本区别,坚持我国金融制度建设与创新的正确方向,处理好借鉴别人与自我完善的关系,决不能照搬美国自由化金融的模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雪萍
美国长期奉行的过度消费模式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这种过度消费模式的形成既有其传统习惯的原因,也有其理论渊源和政府政策的引导。反观中国的消费模式,尽管已经发生或正在经历转型,但总体来说还是一种谨慎型消费,正是这种谨慎型消费,成为了中国抵御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道屏障。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应加快消费转型的步伐,大力促进适度消费,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消费模式 消费转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殿昆 郭红兵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由于固定汇率的布雷顿森林条约体系解体,代之以浮动汇率货币体系;货币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美国政府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美国经济高度证券化,金融衍生品交易过于活跃,导致人们收入虚高增长,助长过度消费等几方面原因交互作用造成的,值得认真反思和吸取教训。
关键词:
美国 金融危机 成因 反思 启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严先溥
本文通过中、美两种不同消费模式的比较,得出中国消费转型的目标不是美国长期奉行的过度消费模式,而是要在保守型消费与过度消费模式间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模式,即适度超前的消费模式。
关键词:
消费模式 消费需求 过度消费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晓欢 鲍曙明
本文从技术层次、制度层次和文化层次对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背景进行分析,发现美国金融危机与当代国际环境、美国经济增长方式、社会制度和文化等方面均有密切联系。结合未来中国与全球的发展趋势,发现西方国家出现的一些问题,未来也可能在中国发生。中国首先应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推进金融国际化,并加强金融现代化管理与全球合作;其次要提倡经济多元化、产业多元化、制度多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建立起中国特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市场改革 增长模式 多元化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吴晓求
当前金融危机是经济周期的必然结果,其直接原因是以美元为核心的单体国际货币体系和保护主义日益严重导致的全球经济的长期失衡,要通过这场金融危机来平衡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的关系。因此,建立多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最重大的金融制度的变革。目前金融还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心脏,不能因为金融危机而停止中国金融的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同时,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两个难得的机遇,即人民币的国际化和全球金融中心的构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朱民
2007年3月13日,初春的纽约,略带凉意的微风吹拂过刚抽出嫩芽的柳枝。上午,一阵窃窃私语穿过华尔街的窗门之间: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无力偿还共计84亿美元的债务,公司濒临破产。受此利空消息影响,当日美国三大股指暴跌幅度均超过2%,引发股市"黑色星期二"。一直以来,被议论的次级抵押贷款问题初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民
2007年3月13日,初春的纽约,略带凉意的微风吹拂过刚抽出嫩芽的柳枝。上午,一阵窃窃私语穿过华尔街的窗门之间: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无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京凯 赵彦
本文在肯定公允价值是未来会计计量发展方向的同时,也指出目前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会计应当公正、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通过会计计量属性来反映的。就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来看,笔者提出,应减少公允价值计量在实践中的应用,确立以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为主,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为辅的混合成本模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雪萍
无论是从顺应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要求,还是从减缓国际金融危机的角度出发,中国都有必要加快消费模式转型的步伐。由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证实,中国消费转型的目标不是美国长期奉行的过度消费模式,而是在现行的谨慎型消费与过度消费模式间寻求一个适度均衡的融会点。在对消费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和目标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消费模式 转型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方颖 全毅
本文从金融危机前中美两国贸易总量变化和商品结构状况入手,指出长久以来中美贸易模式存在着贸易失衡、互补与摩擦共存、中对美依赖性强等特点。并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对中美贸易的具体影响对中美贸易模式进行了反思,认为当前中美失衡的贸易模式主要取决于美国的产业转移、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战略及两国储蓄率和消费支出的差异。最后对中国如何转变中美贸易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美贸易模式 贸易失衡 产业转移 内需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建中 陆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保华
东亚金融危机:是“模式”的问题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贾保华自从去年7月东亚金融危机以来,亚洲或东亚“模式”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和批判。其中最有权威的意见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的执行主席康德苏,去年12月1日他宣布:亚洲经济模式已经过时①。这种观点大体上是从下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