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5)
- 2023(9535)
- 2022(7838)
- 2021(7388)
- 2020(6114)
- 2019(13653)
- 2018(13032)
- 2017(23214)
- 2016(13559)
- 2015(15509)
- 2014(15702)
- 2013(14444)
- 2012(13193)
- 2011(11849)
- 2010(12609)
- 2009(11334)
- 2008(9736)
- 2007(8608)
- 2006(7764)
- 2005(7176)
- 学科
- 济(38409)
- 经济(38364)
- 管理(31461)
- 业(30553)
- 中国(25629)
- 融(25464)
- 金融(25464)
- 企(25016)
- 企业(25016)
- 银(23206)
- 银行(23189)
- 行(22583)
- 教育(21161)
- 方法(15405)
- 财(13727)
- 数学(13433)
- 数学方法(13219)
- 理论(13088)
- 农(12833)
- 制(12365)
- 中国金融(11011)
- 业经(10532)
- 地方(10401)
- 教学(9966)
- 学(9601)
- 务(9213)
- 财务(9191)
- 财务管理(9176)
- 农业(8995)
- 企业财务(8798)
- 机构
- 学院(172759)
- 大学(170364)
- 济(61968)
- 经济(60336)
- 研究(58459)
- 管理(56775)
- 理学(48228)
- 理学院(47623)
- 管理学(46645)
- 管理学院(46305)
- 中国(45473)
- 京(36633)
- 科学(32363)
- 教育(32164)
- 范(32070)
- 师范(31848)
- 财(31791)
- 中心(29138)
- 江(28795)
- 所(27617)
- 技术(26178)
- 师范大学(26026)
- 职业(25912)
- 农(25506)
- 财经(24999)
- 研究所(24943)
- 州(23487)
- 北京(23475)
- 经(22702)
- 业大(22336)
- 基金
- 项目(110154)
- 研究(91782)
- 科学(88579)
- 基金(75490)
- 家(63597)
- 国家(62839)
- 社会(55563)
- 科学基金(54104)
- 社会科(52547)
- 社会科学(52537)
- 教育(51994)
- 省(46726)
- 编号(41395)
- 划(40081)
- 基金项目(38818)
- 成果(36060)
- 课题(32434)
- 自然(31510)
- 自然科(30838)
- 自然科学(30832)
- 自然科学基金(30297)
- 资助(29899)
- 年(28184)
- 重点(26826)
- 部(25897)
- 发(25562)
- 规划(25054)
- 项目编号(24836)
- 性(24721)
- 创(24322)
- 期刊
- 济(65760)
- 经济(65760)
- 研究(62074)
- 教育(59107)
- 中国(46689)
- 融(31775)
- 金融(31775)
- 财(24494)
- 学报(23301)
- 农(23024)
- 技术(20388)
- 科学(20081)
- 管理(19610)
- 大学(19597)
- 职业(18478)
- 学学(16646)
- 农业(14631)
- 财经(12486)
- 技术教育(12005)
- 职业技术(12005)
- 职业技术教育(12005)
- 坛(10849)
- 论坛(10849)
- 经(10845)
- 业经(10624)
- 经济研究(10317)
- 图书(8707)
- 发(8536)
- 问题(8211)
- 理论(7598)
共检索到2761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郁林 陈晓明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就业问题凸显,也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人文素质教育在工科类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人文素质教育边缘化甚至缺失的现象。本文深入分析了市场经济背景下工科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提出体现高职特色、突出重点内容,整体构建工科类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创造良好条件,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高职教育 工科 人文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爱民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和国民素质状况,尤其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及原因,揭示出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 高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京平 韩颖
理工科高校重理轻文、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质的倾向,严重制约着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经成为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本文基于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较差的状况,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理工科高校 人文素质 缺失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俊飞 张建华
受金融危机影响,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面临着利益平衡、环境制约和质量评价等系列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思考与对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财经类高职 校企合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熊秀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史梅 白冰
当代职业教育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新要求。立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着重分析人文素质教育的滞后和不足,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想目标和应对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靳媛
人文素养教育对职业价值信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以及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薄弱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与改进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人文素养教育 高职 系统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小军 王乐生 张瑾
概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基础地位,并提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研究生 人文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丽
人文素质培养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必不可少、具有基础地位和决定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理工科院校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移植过来的,专业分类精细,课程设置强调实用性,普遍存在工程学科课程独尊,人文社科课程边缘化,忽视学生的道德精神、人文素养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等现象。目前,这种片面性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差、奉献意识薄弱、缺乏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赖秀福 田娟
此次危机为金融监管提供了生动的借鉴素材,让我们再次深刻认识到,市场的背后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亚洲金融危机刚刚过去11年,2008年"金融危机、金融风暴、金融海啸"再度成为描述全球经济最频繁的关键词。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快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各国的经济体系、国际金融体系乃至政治格局。对于这场金融危机,我们必须探究其成因,反思其教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利娜
美国的金融危机虽发端于次贷,但本质是美国实体经济扭曲的增长方式"低储蓄、过度负债"所致。金融危机暴露国际货币体系美元本位的缺陷。应对全球的经济动荡,中国要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需要运用税收、信贷政策维系市场的稳定,银行需要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也要坚守审慎的原则,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增长方式 住房市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剑平
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共性是经济增长模式过分依赖外部要素。美国政府为挽救金融机构付出巨额资金,实际上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也体现了美国自身利益高于"自由市场经济原则"。对于中国来说,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要并进,并保护好实体经济的企业。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市场原则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全先银 胡滨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有些人对中国是否应当继续学习和借鉴欧美,尤其是美国的金融法治体系,以及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方向产生怀疑。针对上述质疑,本文讨论了以下问题:金融发展所需的基本法治要素,金融危机对金融法治要素提出的挑战,今后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取向等。我们认为,金融危机的发生并不意味着市场主导原则这一金融法治基本理念的失败,失去监管的过度自由才是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对于中国来说,应当把市场主导原则作为中国金融法治的基本理念,并把继续完善金融发展法治环境构成要素作为中国金融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魁鸿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高等教育中的诚信教育、课程改革、专业结构及学科发展等都受到挑战。为此,本刊特刊发一组文章,以期引起学术界对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的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