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4)
- 2023(16412)
- 2022(14202)
- 2021(13284)
- 2020(11209)
- 2019(25543)
- 2018(25258)
- 2017(48426)
- 2016(26283)
- 2015(29547)
- 2014(29120)
- 2013(28479)
- 2012(25888)
- 2011(23116)
- 2010(23498)
- 2009(22221)
- 2008(20708)
- 2007(18063)
- 2006(15852)
- 2005(14148)
- 学科
- 济(98596)
- 经济(98458)
- 管理(80200)
- 业(74496)
- 企(64616)
- 企业(64616)
- 方法(46018)
- 数学(39965)
- 数学方法(39364)
- 中国(31351)
- 财(29759)
- 融(28792)
- 金融(28788)
- 银(27319)
- 银行(27276)
- 行(26240)
- 农(25525)
- 制(24756)
- 业经(23512)
- 学(20500)
- 地方(20304)
- 务(19726)
- 财务(19644)
- 财务管理(19607)
- 理论(19341)
- 企业财务(18663)
- 贸(17650)
- 贸易(17633)
- 易(17169)
- 农业(16978)
- 机构
- 学院(361638)
- 大学(361177)
- 管理(142253)
- 济(141218)
- 经济(137995)
- 理学(123109)
- 理学院(121784)
- 管理学(119365)
- 管理学院(118722)
- 研究(117070)
- 中国(92903)
- 京(76062)
- 科学(71444)
- 财(68803)
- 所(57734)
- 中心(54847)
- 财经(54637)
- 农(54592)
- 江(52585)
- 业大(52560)
- 研究所(52332)
- 经(49520)
- 北京(47867)
- 范(46671)
- 师范(46228)
- 州(43375)
- 经济学(42749)
- 院(42731)
- 农业(42594)
- 财经大学(40803)
- 基金
- 项目(246488)
- 科学(194027)
- 研究(182176)
- 基金(178240)
- 家(154002)
- 国家(152721)
- 科学基金(132132)
- 社会(113984)
- 社会科(108086)
- 社会科学(108060)
- 省(97452)
- 基金项目(94089)
- 自然(85761)
- 教育(85016)
- 自然科(83779)
- 自然科学(83763)
- 自然科学基金(82182)
- 划(81212)
- 编号(75333)
- 资助(74042)
- 成果(61271)
- 重点(55174)
- 部(53935)
- 课题(52049)
- 创(51893)
- 发(51813)
- 创新(48356)
- 制(47344)
- 项目编号(47109)
- 科研(46973)
- 期刊
- 济(153458)
- 经济(153458)
- 研究(107168)
- 中国(71444)
- 学报(55130)
- 财(53353)
- 管理(52986)
- 科学(50324)
- 农(49957)
- 融(43592)
- 金融(43592)
- 教育(43332)
- 大学(42452)
- 学学(40004)
- 农业(33990)
- 技术(32221)
- 财经(26517)
- 业经(25234)
- 经济研究(24697)
- 经(22562)
- 问题(19097)
- 理论(18075)
- 图书(17399)
- 科技(17247)
- 业(16992)
- 技术经济(16716)
- 实践(16569)
- 践(16569)
- 版(16243)
- 现代(16089)
共检索到533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妤扬
高技能型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高技能型人才成为振兴制造业的关键。目前,制造企业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最缺乏的就是高技能型人才。文章在对高技能型人才短缺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薪酬激励、职业生涯激励和培训激励三个方面构建了高技能型人才的激励机制,以期有效解决其短缺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庆 林琳 刘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股票期权在美国银行业经理人报酬总额中的比重大幅增加,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已成为美国银行业长期激励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这种薪酬制度下,美国银行业经理人盲目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推动了金融危机的蔓延。本文从现象和理论两个层面分析了银行业股票期权激励的负面影响,认为银行业经理人的报酬契约应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并通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等措施积极推动银行治理的进步和完善。
关键词:
股票期权 金融危机 委托代理 银行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强 张宝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信用评级机构未能及时向投资者提示结构化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是其原因之一。金融危机使得评级机构面临着"声誉危机",这也显示出声誉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本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通过声誉溢价模型考察了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并结合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缺失动因,提出了重塑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提高评级质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声誉机制 评级质量 声誉溢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轶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卷烟工业企业应积极响应中央精神,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进一步鼓励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增强生产一线岗位的吸引力和归属感,从而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战略。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 激励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李靖 陈鹏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求性金融危机影响开始从金融领域波及经济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渗透。在全球经济出现衰退、需求疲软的情况下,确保我国实现经济"保增长"目标的应对之策,就是启动内需,尤其是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本文从全球金融危机这个大背景来探讨刺激消费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消费需求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胜炳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支撑,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夯实高技能人才基础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职责。浙江省始终致力于推进高技能人才教育机制建设,加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倾斜力度,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做出诸多积极努力。目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发展理念,对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四新经济"视域下,要严格落实党的各项教育政策方针,明确自身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的问题,并从精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谊 刘军 皮天雷
本文基于当前欧债危机的现实背景,首先界定了金融危机传染的特定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金融危机具有基本因素传染、一体化传染、羊群行为传染与机构传染等传染逻辑;进而进一步指出贸易传染机制、金融传染机制、投资者行为改变传染机制和共同冲击传染机制是金融危机传染的主要机制;最后,在分析当前欧债危机传染的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应对欧债危机传染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欧债危机 金融危机 传染 逻辑与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锦萍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再次暴露出目前监管机制存在的缺陷。金融行业对内部风险控制要求实时性高,传统的审计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其监管的要求,实时保证是解决其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衍生金融工具实施实时保证的关键是要确定合理的审计频率,XBRL财务报告的应用和发展为实时保证提供了可行的实现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东辉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成为争议的话题。解决好这一争议关系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更好实施。公允价值能为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但它也有可靠性弱、不确定性大的缺点,尤其在投资者恐慌状态下,公允价值需要大量的判断和假设。因此应重点对非理性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完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应明确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六一
国债市场完善的标志之一是国债的流动性,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不仅能有效降低中央财政的国债筹资成本和风险,而且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和债券资产运作,既为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广泛的回旋余地,又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深入研究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为加强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进行对外开放的"相互持债"概念。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债流动性 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白雪原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时期,企业并购由于和经济具有较强的同向变动属性,受到了经济环境的影响,2008年的样本并购企业绩效表现不佳,但2009年开始因享受政策红利,并购的财富创造能力有所恢复。后危机时期,并购市场应当改变原有面貌,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体制,丰富并购及其融资形式,深化市场化改革,以其本应具有的市场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并购 并购绩效 影响因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因被指责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本文论述了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即财务报告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和次贷产品的复杂性;剖析了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实质,即金融工具是否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文章揭示了金融机构欲在金融工具领域废止公允价值会计、更广泛地应用摊余成本的动机,并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文章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途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明华 王林超
相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中国经济相对平稳,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中国出现了资本流入减少、回流增加的逆转现象。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动都成为资本流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证明,国内外利差和汇率的预期变动是国际资本追求短期投机收益的影响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存在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本流动 市场利差 预期汇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章七根
激励兼容只是作为委托代理双方利益均衡的具体体现,是委托人让渡权利、而代理人承担义务的契约安排。契约义务的有效履行不仅取决于利益均衡,更受制于契约可信威胁,因而仅有激励兼容并不能保证义务有效承担,还需要相应的强制实施机制。美国金融危机从反面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关键词:
激励兼容 严重缺陷 强制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邹兴平
本文针对电力企业高技能型人才特点,结合非经济性激励管理原理,提出了电力企业高技能型人才非经济性激励的相应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