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5)
2023(14125)
2022(11971)
2021(11040)
2020(9294)
2019(20445)
2018(19928)
2017(38824)
2016(20850)
2015(23123)
2014(22805)
2013(21996)
2012(20412)
2011(18155)
2010(18849)
2009(18368)
2008(17929)
2007(16546)
2006(14976)
2005(14275)
作者
(56166)
(46199)
(46029)
(44246)
(29613)
(22095)
(21226)
(17931)
(17460)
(17027)
(15830)
(15542)
(14934)
(14761)
(14759)
(14493)
(13815)
(13592)
(13300)
(13291)
(11678)
(11285)
(11019)
(10650)
(10600)
(10572)
(10403)
(10340)
(9294)
(8983)
学科
(73604)
经济(73485)
管理(66288)
(64896)
(54648)
企业(54648)
(35879)
银行(35734)
(34079)
(32275)
金融(32272)
(30393)
中国(30101)
(28118)
方法(26485)
(22672)
数学(22296)
数学方法(21979)
业经(19725)
(18070)
财务(18022)
财务管理(17980)
企业财务(17136)
地方(16706)
(16687)
制度(16682)
(16614)
(15586)
(15288)
贸易(15266)
机构
学院(282439)
大学(279315)
(119223)
经济(116387)
管理(106874)
研究(93337)
理学(88310)
中国(87615)
理学院(87455)
管理学(86182)
管理学院(85617)
(67255)
(58350)
财经(50204)
科学(49377)
(46825)
中心(46801)
(45289)
(45049)
(39841)
(39423)
研究所(39410)
银行(37877)
(37830)
北京(37303)
财经大学(37182)
经济学(37102)
(35426)
(34519)
师范(34221)
基金
项目(170854)
科学(135507)
研究(132820)
基金(123816)
(104164)
国家(103198)
科学基金(90168)
社会(85379)
社会科(80991)
社会科学(80974)
(66754)
基金项目(63424)
教育(61460)
编号(55587)
(55120)
自然(54892)
自然科(53636)
自然科学(53623)
自然科学基金(52659)
资助(51234)
成果(47725)
课题(39200)
重点(38423)
(38359)
(38237)
(36808)
(36467)
(36268)
国家社会(34895)
项目编号(34795)
期刊
(141879)
经济(141879)
研究(98596)
中国(64886)
(61163)
金融(61163)
(54343)
管理(43405)
(38633)
学报(34434)
科学(33825)
教育(32947)
大学(28202)
学学(26338)
财经(25824)
农业(23584)
技术(23263)
业经(22774)
经济研究(22263)
(21945)
问题(17318)
(15871)
理论(15731)
国际(15492)
实践(14151)
(14151)
现代(13783)
财会(13524)
(13290)
论坛(13290)
共检索到470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世坚  孙凯  
金融风暴不但通过实体经济对授信业务产生压力,更藉行业的传递等途径对授信体系、授信管理进行干预。在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中国银行业授信风险日益增加,授信体系不完善性亦日益凸显。为进一步控制授信风险,建议银行构建授信风险预警系统、改进授信风险控制手段、优化授信运作机制,并对个人授信及企业授信重新进行策略改进,健全有效的授信风险控制策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吕江林  郑丽莎  童婵  
本文剖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的公司与公司之间的担保圈的利弊,揭示了担保圈形成的法律、市场、信息技术,以及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论证了担保圈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经济复苏走势尚不明朗形势下,商业银行完善担保圈风险管控的三点可行性策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郭欣蕾  
《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出台,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降低企业杠杆率要求,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授信管理机制、提升风险管控能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目前,联合授信机制处于前期试点阶段,本文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对联合授信机制实施后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子良  侯志茹  曹硕  
由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风暴已向实体经济渗透,也给中国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并直接影响到物流金融业务,使物流金融业务的主角——商业银行面临新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创新物流金融业务的经营模式,分析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新形势,并构建相应的风险规避和防范措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肖刚  
深入剖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各项财务指标对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具有可执行性的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策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邓梅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与风险管理本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概括起来就是在刺激经济的政策和目标之下,信贷的过度以及信用风险互换等衍生工具的滥用,最终导致危机的恶化。在这整个过程中贯穿的是,包括监管者、金融机构和个人在内,各方都严重的忽视了风险管理因素。产生次级债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三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连军  
金融危机冲击导致经营环境恶化,银行信贷萎缩,在政府施加的指令性贷款和自身经营利润最大化的双重任务约束下,银行道德风险增加,贷款资金投放背离政府救市意图。文章在一个双重任务约束模型框架下分析了危机中政府干预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影响,根据任务之间的关联度对银行的激励行为做出拓展性解释。动态面板GMM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干预没有造成不良贷款的上升,但对信贷规模的扩张存在明显影响,长期将造成银行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潜在风险的上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卫  王振卯  
目前影响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出现见底迹象,未来有可能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这场危机引起了我国出口型企业、外向型经济、财政收入、劳动就业等经济领域的波动,现阶段经济社会走势处于经济风险向社会风险泛化阶段。本文提出,在经济波动背景下应重点防范与控制体现在劳动就业、劳资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社会债务、要素分配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社会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陈文芳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和蔓延,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日益加深。为了提高外贸企业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能力,保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外贸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当前,外贸企业只有合理分析面临的财务风险,实施恰当的财务管理策略,综合运用财务管理措施和衍生交易工具,规避财务风险、提高收益,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明龙  
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及相关价格指数的走势,认为我国宏观经济处于复苏状态,但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稳固,价格运行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在此背景下,我们提出提高企业价格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成本价格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应加强经济及价格运行情况预测,合理运用价格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二明  王文彬  
当前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在带来资产损失与风险警示的同时,也带来了银行业并购的机遇和挑战金融危机重创全球金融机构在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很多著名国际金融机构因投资损失而陷入困境,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国国际集团、花旗集团、苏格兰皇家银行等曾经被全球金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爱国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引起社会各界对会计尤其是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质疑,甚至有人认为,会计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元凶"。对这样的"罪名"会计界当然不能接受。但是,对这次危机所暴露出来的"会计问题"进行反思,则是既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庆祥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高职院校应强化产业发展周期和人才需求规律的研究,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优化专业布局,应适应国际职教发展趋势加强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要遵循高职办学规律提升院校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岳川  
一、金融危机与价值低估(一)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21世纪初,为防止经济衰退,美联储多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得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房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美国次级债市场得以迅速发展,各金融机构纷纷运用财务杠杆效应发放次级贷款,并由此衍生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将其打包成证券出售给其他机构投资者。从而将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转移给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