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3)
2023(9151)
2022(7606)
2021(7181)
2020(5882)
2019(12854)
2018(12229)
2017(24407)
2016(12768)
2015(14031)
2014(13363)
2013(12822)
2012(11460)
2011(10013)
2010(10298)
2009(10060)
2008(9110)
2007(8092)
2006(7333)
2005(6834)
作者
(31251)
(25543)
(25431)
(24121)
(16244)
(12125)
(11871)
(9938)
(9511)
(9212)
(8741)
(8545)
(7968)
(7906)
(7853)
(7731)
(7572)
(7495)
(7313)
(7199)
(6300)
(6217)
(5921)
(5844)
(5841)
(5786)
(5779)
(5616)
(5139)
(4967)
学科
(40672)
经济(40610)
(39703)
管理(39294)
(36002)
企业(36002)
(33213)
银行(33068)
(31457)
(30012)
金融(30011)
(20832)
(19604)
中国(19169)
方法(17488)
(15825)
财务(15802)
财务管理(15777)
企业财务(15228)
数学(15107)
数学方法(14980)
中国金融(11775)
业经(11612)
业务(11608)
(11367)
(11283)
制度(11281)
(10879)
银行制(10011)
体制(9639)
机构
学院(160521)
大学(157459)
(65544)
经济(64060)
管理(60919)
中国(52909)
理学(51310)
理学院(50879)
管理学(50212)
管理学院(49919)
研究(48208)
(36970)
(31543)
(30640)
银行(29413)
财经(28887)
(27364)
中心(26349)
(26216)
科学(24487)
(24376)
金融(23899)
(23743)
(22429)
财经大学(21934)
经济学(21127)
(20872)
(20788)
人民(20246)
北京(19725)
基金
项目(99926)
科学(79150)
研究(78253)
基金(72722)
(60695)
国家(60149)
科学基金(53059)
社会(50646)
社会科(48140)
社会科学(48129)
(38916)
基金项目(37902)
教育(36375)
编号(33138)
自然(32000)
(31905)
自然科(31257)
自然科学(31252)
自然科学基金(30682)
资助(29654)
成果(27618)
重点(22498)
(22404)
课题(22036)
(21938)
(21929)
项目编号(21697)
(21323)
国家社会(20786)
(20593)
期刊
(71456)
经济(71456)
研究(51884)
(47434)
金融(47434)
中国(31697)
(31695)
管理(23023)
(20615)
学报(18751)
科学(17915)
教育(16584)
大学(15546)
财经(14851)
学学(14807)
(12482)
农业(12201)
经济研究(12080)
业经(11985)
技术(11355)
财会(10156)
会计(9477)
理论(9290)
国际(9189)
实践(8467)
(8467)
问题(8220)
(8037)
现代(7686)
世界(7269)
共检索到258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本文在简要回顾金融危机对银行业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金融危机产生根源的各种观点进行评述,提出了应基于更微观层面的公司治理视角来研究危机爆发原因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系统考察了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银行业公司治理中存在的缺陷。最后结合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及中国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银行业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慕冰  
国际金融危机已进入第五个年头,深层次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风险还在积聚,经济复苏的基础仍很脆弱,危机还远没有结束。在危机持续发酵的过程中,按照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确定的改革方向,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共同努力推动金融监管改革,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欣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银行业遭受了巨大冲击。据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有25家银行倒闭或被接管,2009年,这一数字上升为140家。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晓  
本文在简要回顾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泰国政府和银行业为加强银行公司治理而采取的措施基础上,分析了泰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现状与不足,并应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泰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的改革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庆  林琳  刘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股票期权在美国银行业经理人报酬总额中的比重大幅增加,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已成为美国银行业长期激励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这种薪酬制度下,美国银行业经理人盲目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推动了金融危机的蔓延。本文从现象和理论两个层面分析了银行业股票期权激励的负面影响,认为银行业经理人的报酬契约应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并通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等措施积极推动银行治理的进步和完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姜占英  
由商业银行次级抵押贷款质量恶化引发的这场次级贷款危机,将美国金融市场拖下泥潭。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发端,美国投资银行业遭遇多米诺骨牌效应,相继倒下。美国投资银行业全军覆灭后,中国投资银行业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本文首先探析美国投资银行监管模式及其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接着对比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四清  
中国银行业对新资本协议在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缺陷应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探索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策略和方法,更好地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岷  
本文在对公司治理理论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对加强银行公司治理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着重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公司治理面临的挑战和暴露出的弊端。同时,详尽阐述了银行公司治理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国际共识,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思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维达  于一  陈宝东  
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美国5大投行首当其冲,最终分别以收购、破产或转型宣告了华尔街时代的终结。商业银行同样受到严重冲击,欧美主要商业银行均出现巨亏。尽管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欧美商业银行所谓"完善"的、被我国商业银行广泛借鉴和学习的治理结构显然也存在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从我国现实出发,审慎地选择一条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发展道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梅良勇  刘勇  
本文剖析了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和韩国产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化转型的最新动态,并对两家政策性银行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应对举措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和归纳了两家政策性银行商业化转型带来的启示和经验,并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商业化转型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四清  
内容一场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着世界经济。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也对其与新资本协议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格局下,中国银行业为应对危机,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认真做出选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赶  刘林  
近期,因德意志银行巨额亏损引发CoCo债市场和欧洲银行业股价暴跌,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和国际资本市场大幅动荡的大背景下,有市场人士担忧德意志银行是否会成为下一个雷曼公司,并引爆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为此,本文对欧洲银行业CoCo债危机的背景、传导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研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路妍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美国金融危机,进而又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带来严重影响。2009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彰显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国际银行业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凸现了加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袁吉伟  
目前,全球私人银行业已从金融危机中复苏,资产管理规模接近危机前水平,但盈利水平依然承受较大压力。同时,随着监管力度的增强、客户需求的转变以及全球经济增速的差异化,全球私人银行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通过转变经营模式、加大IT投入、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加强客户经理团队培训以及大量拓展新兴市场客户等措施,不断适应新的外部经营环境。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时间比较短,还需要顺应经营环境变化,学习借鉴国际私人银行发展新趋势和经验,理顺经营思路,提高市场竞争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忠  徐琛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资产的虚拟化两方面讨论了公允价值产生的必然性,同时也从多个方面剖析了公允价值的内涵,分析了"公允价值具有顺周期效应"逻辑基础,讨论了公允价值的问题,从披露层面、会计层面、监管层面和从业人员层面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