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3)
2023(17314)
2022(14765)
2021(13895)
2020(11743)
2019(26547)
2018(26201)
2017(49444)
2016(26863)
2015(30153)
2014(29204)
2013(28683)
2012(26179)
2011(23428)
2010(23835)
2009(22270)
2008(21111)
2007(18623)
2006(16545)
2005(14530)
作者
(75385)
(62408)
(62275)
(58869)
(39911)
(29810)
(28173)
(24155)
(23739)
(22406)
(21517)
(21157)
(19805)
(19775)
(19342)
(19202)
(18420)
(18418)
(18029)
(17890)
(15628)
(15387)
(15076)
(14332)
(14140)
(14003)
(13903)
(13814)
(12547)
(12454)
学科
(94974)
经济(94866)
管理(85838)
(80271)
(70504)
企业(70504)
方法(42048)
数学(34939)
数学方法(34461)
中国(31429)
(29626)
(28624)
金融(28621)
(28038)
银行(27989)
(26882)
(25665)
业经(24330)
(23030)
(22218)
地方(20942)
技术(20780)
(20451)
财务(20371)
财务管理(20333)
理论(19805)
企业财务(19344)
农业(17468)
(17388)
贸易(17370)
机构
大学(364765)
学院(364078)
管理(145160)
(137887)
经济(134528)
理学(123788)
理学院(122391)
研究(120273)
管理学(120191)
管理学院(119521)
中国(97423)
(78107)
科学(75764)
(67402)
(60212)
(56986)
中心(56973)
(55102)
研究所(54969)
业大(53336)
财经(52880)
北京(49300)
(49046)
师范(48565)
(47949)
(45309)
农业(44560)
(44169)
经济学(40534)
财经大学(39485)
基金
项目(247730)
科学(194888)
研究(182199)
基金(178389)
(155451)
国家(154127)
科学基金(132658)
社会(112791)
社会科(106813)
社会科学(106783)
(98126)
基金项目(95048)
自然(86987)
自然科(84981)
自然科学(84959)
教育(83812)
自然科学基金(83420)
(82387)
编号(74924)
资助(72326)
成果(61135)
重点(55884)
(55005)
(53368)
(52660)
课题(51871)
创新(50725)
科研(47374)
项目编号(46834)
大学(46159)
期刊
(153852)
经济(153852)
研究(107817)
中国(74562)
学报(57547)
管理(56537)
科学(53788)
(52883)
(51256)
(44846)
金融(44846)
教育(44460)
大学(43577)
学学(40806)
农业(34965)
技术(31676)
业经(25428)
财经(25266)
经济研究(23835)
(21603)
图书(20311)
(20004)
科技(19008)
问题(18551)
理论(18044)
技术经济(17271)
(17195)
现代(16913)
实践(16592)
(16592)
共检索到548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彭建娟  陈阳阳  
逆创新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创新模式,打破了经典创新理论隐含的既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上下游相关主体原有稳定的分工关系及创新合作模式。这种新型关系正处于待建与正在建设过程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这一体系建设中具有一定优势,及早关注将会更有利于我国创新体系迅速融入世界创新体系,实现国家创新能力的跨越式提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沈鹏  杨丽华  
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规避信用风险,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创新结算方式尤其重要,因此,本文在对各种传统结算方式的风险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推出结算方式的创新机理,尝试性地提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的结算模式和风险买断的结算方式,并分别从政府、银行、贸易主体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创新措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磊  安涛  
由于受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已经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能使中小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必须加大对这些企业的融资和支持。同时,应结合中小企业的特点,通过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方式,帮助企业度过困境,为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喜成  
金融危机下,辽宁企业如何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化危为机,将是辽宁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在分析科技创新是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动力的基础上,从科技创新环境、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管理四个方面探讨辽宁企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的融合。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爱国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引起社会各界对会计尤其是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质疑,甚至有人认为,会计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元凶"。对这样的"罪名"会计界当然不能接受。但是,对这次危机所暴露出来的"会计问题"进行反思,则是既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连巧  
2008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并由此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危机环境下,我国很多企业发展速度减缓,有的甚至破产倒闭,而传统的融资模式不利于企业摆脱困境。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创新,以便为企业提供健康稳定的融资环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锦萍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再次暴露出目前监管机制存在的缺陷。金融行业对内部风险控制要求实时性高,传统的审计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其监管的要求,实时保证是解决其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衍生金融工具实施实时保证的关键是要确定合理的审计频率,XBRL财务报告的应用和发展为实时保证提供了可行的实现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东辉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成为争议的话题。解决好这一争议关系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更好实施。公允价值能为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但它也有可靠性弱、不确定性大的缺点,尤其在投资者恐慌状态下,公允价值需要大量的判断和假设。因此应重点对非理性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完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应明确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六一  
国债市场完善的标志之一是国债的流动性,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不仅能有效降低中央财政的国债筹资成本和风险,而且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和债券资产运作,既为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广泛的回旋余地,又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深入研究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为加强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进行对外开放的"相互持债"概念。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白雪原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时期,企业并购由于和经济具有较强的同向变动属性,受到了经济环境的影响,2008年的样本并购企业绩效表现不佳,但2009年开始因享受政策红利,并购的财富创造能力有所恢复。后危机时期,并购市场应当改变原有面貌,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体制,丰富并购及其融资形式,深化市场化改革,以其本应具有的市场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因被指责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本文论述了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即财务报告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和次贷产品的复杂性;剖析了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实质,即金融工具是否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文章揭示了金融机构欲在金融工具领域废止公允价值会计、更广泛地应用摊余成本的动机,并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文章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途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明华  王林超  
相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中国经济相对平稳,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中国出现了资本流入减少、回流增加的逆转现象。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动都成为资本流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证明,国内外利差和汇率的预期变动是国际资本追求短期投机收益的影响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存在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嘉萍  
本文从金融危机的背景出发,对导致会计准则顺周期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和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了其顺周期的产生原因,并结合主要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的应对措施,提出了逆操作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娟  何惠珍  
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曾一度低迷,那么怎样发挥银行信贷的资金链功能并保证经济迅速走出低迷,就势必成为政府的头等大事。文章在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银行信贷所凸显的一系列顺周期隐患的基础上,从"逆周期"的角度对银行信贷路径选择展开探讨,认为:只有增加逆周期资本缓冲、提高资本充足率,才能达到银行信贷控制监管的预期目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海东  万弋芳  
产业转移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资源要素在空间上的流动与重构。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要素流动重组的频率、规模和结构产生着重要影响,从而改变了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外部环境。文章以中部地区的典型代表——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动态与新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