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4)
- 2023(14490)
- 2022(12627)
- 2021(11891)
- 2020(9889)
- 2019(22647)
- 2018(22394)
- 2017(43259)
- 2016(23262)
- 2015(26140)
- 2014(25762)
- 2013(25514)
- 2012(23256)
- 2011(20700)
- 2010(20973)
- 2009(19622)
- 2008(18178)
- 2007(15887)
- 2006(14023)
- 2005(12460)
- 学科
- 济(89890)
- 经济(89784)
- 管理(66102)
- 业(65520)
- 企(54527)
- 企业(54527)
- 方法(38865)
- 数学(33130)
- 数学方法(32697)
- 中国(29460)
- 融(27634)
- 金融(27630)
- 银(26389)
- 银行(26346)
- 农(26021)
- 行(25371)
- 财(24871)
- 业经(22398)
- 地方(21284)
- 制(20357)
- 学(18497)
- 农业(17689)
- 贸(17164)
- 贸易(17150)
- 易(16651)
- 理论(16555)
- 务(16448)
- 财务(16373)
- 财务管理(16339)
- 企业财务(15519)
- 机构
- 学院(320264)
- 大学(318527)
- 管理(127182)
- 济(127088)
- 经济(124200)
- 理学(109455)
- 理学院(108338)
- 管理学(106449)
- 管理学院(105916)
- 研究(104870)
- 中国(84396)
- 京(67565)
- 科学(63734)
- 财(59145)
- 所(51981)
- 中心(49607)
- 农(48531)
- 财经(47260)
- 研究所(46981)
- 江(46508)
- 业大(45927)
- 北京(42935)
- 经(42728)
- 范(42201)
- 师范(41851)
- 州(39275)
- 院(38147)
- 经济学(37860)
- 农业(37722)
- 财经大学(35105)
- 基金
- 项目(216569)
- 科学(169859)
- 研究(162332)
- 基金(155361)
- 家(133631)
- 国家(132453)
- 科学基金(114256)
- 社会(101033)
- 社会科(95788)
- 社会科学(95762)
- 省(85814)
- 基金项目(82862)
- 教育(73899)
- 自然(73245)
- 自然科(71503)
- 自然科学(71489)
- 划(71134)
- 自然科学基金(70159)
- 编号(67969)
- 资助(63929)
- 成果(55147)
- 重点(48160)
- 发(47021)
- 部(46948)
- 课题(46311)
- 创(45552)
- 创新(42371)
- 项目编号(42367)
- 科研(40998)
- 教育部(40655)
- 期刊
- 济(141837)
- 经济(141837)
- 研究(96498)
- 中国(60129)
- 学报(46973)
- 管理(46319)
- 农(45348)
- 财(44613)
- 科学(43809)
- 融(41159)
- 金融(41159)
- 教育(36456)
- 大学(35921)
- 学学(33714)
- 农业(30967)
- 技术(27182)
- 业经(24741)
- 财经(22592)
- 经济研究(22245)
- 经(19342)
- 问题(18304)
- 图书(17298)
- 理论(16836)
- 实践(15447)
- 践(15447)
- 科技(15301)
- 技术经济(14933)
- 业(14885)
- 现代(14801)
- 商业(14524)
共检索到476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龙斌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也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沿海地区通过实施产业转移战略,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而且可以化解资源约束,实现区域产业升级。而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既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经济跨越发展。为此,中西部地区应该依托优势找准承接点,积极打造承接载体,优化承接环境,构筑产业集群,以确保顺利承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海东 万弋芳
产业转移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资源要素在空间上的流动与重构。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要素流动重组的频率、规模和结构产生着重要影响,从而改变了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外部环境。文章以中部地区的典型代表——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动态与新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产业转移 区域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缑先锋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波及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受其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全球贸易增长放慢,金融危机正逐渐从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两个层面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服务外包产业无法在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它必将同样经历很大的冲击。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金融危机给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带来的机遇,要发挥我国在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方面的优势,弥补劣势,制定相应的对策,推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服务外包 SWOT分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因被指责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本文论述了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即财务报告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和次贷产品的复杂性;剖析了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实质,即金融工具是否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文章揭示了金融机构欲在金融工具领域废止公允价值会计、更广泛地应用摊余成本的动机,并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文章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途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亚运 胡宇晨 刘俊霞
基于2003-2020年地级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对承接地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1)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承接地的低碳发展;(2)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的低碳发展效应在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城市和非老工业基地城市间存在异质性;(3)从作用渠道上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主要通过刺激绿色技术创新和提升政府环境关注程度来促进承接地低碳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良 刘飞
中国选择的赶超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造成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排斥,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造成了经济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偏离,乡镇企业以及外向型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当中国进入经济周期调整与结构转型从而产生了巨大就业压力的时候,金融危机的发生加剧了就业压力,尤其影响了严重依赖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力。由此,必须从一个较长时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依赖于将经济发展转移到就业优先的模式上来,并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匹配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升级与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的匹配。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业 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家琳 王惠萍
产业布局在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四川省产业布局存在"小而全、散而乱、优势不集中、特色不明显"等弊端,没有充分考虑到四川自身优势。为了促进四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对现行产业布局进行调整,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抓紧做好产业承接与优化布局工作。针对四川省现行产业布局的调整提出可行性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产业承接 产业布局 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芳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版),湘南地区正面临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对接东盟的发展机遇。湘南作为湖南承接珠三角的前沿阵地,具有自身的特定情况,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实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承接产业转移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红线视角重点对如何承接转移产业提出了一些对策,使各个区域、部门的联动协调实现更高的承接绩效,以促进大湘南地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湘南 开发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彭国川
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背景下,重庆必须有效承接国际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以产业转移促进城乡产业统筹发展。要引导各地区承接不同梯度和类型的产业转移,形成城乡统筹的产业体系;要加快产业发展和升级,增强大城市带大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并推动大量的传统工业逐步向主城以外的区域转移。承接模式主要有要素注入式的直接投资模式、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以及"产业转移园区"模式。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城乡统筹 产业升级 重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利兵
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皖江职业教育来需要在战略上落实优先地位、推进区域一体化、突出重点建设;在策略上转变发展方式、改革教育体制、创新运作机制;在政策上要加大经费投入、严格就业准入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改变人才的社会评价、增强政策的执行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业转移 皖江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产业转移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新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肩负着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任。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科学规划,发挥优势,增强承接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与优化环境并重,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强化区域合作互动,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洁梅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金融诚信问题凸显。分析我国金融诚信问题的现状和生成机理,认为今后应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构建信用文化体系;强化立法和法律监管力度,提高失信成本;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金融诚信制度等,以构建我国的金融诚信体系。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失信 金融诚信 诚信体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姜凌 吴建强
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外部市场需求下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减弱。为保持经济的增长,国家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方针。扩大内需要求我国将过高的储蓄率转化为投资和消费,以拉动经济的增长。一、储蓄率的国际比较2005年下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了一项关于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大型研究(IMF,2005)。该研究认为,在全球的主要经济体中,一方面,存在储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文超
文章重点探讨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条件,认为,大萧条的教训之一是政府在某些领域的过度干预,而经济体的充分弹性则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 经济复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小好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土地等生产经营成本的上涨以及产业升级的需要,我国东部地区面临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是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借助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广西逐渐成为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新高地。一、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作用200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桂发[2007]18号)指出"承接产业转移是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