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3)
- 2023(14245)
- 2022(12335)
- 2021(11677)
- 2020(9809)
- 2019(22411)
- 2018(22138)
- 2017(42642)
- 2016(22985)
- 2015(25899)
- 2014(25425)
- 2013(25103)
- 2012(22664)
- 2011(20071)
- 2010(20386)
- 2009(19238)
- 2008(18288)
- 2007(15693)
- 2006(13772)
- 2005(12282)
- 学科
- 济(82564)
- 经济(82461)
- 管理(68208)
- 业(65451)
- 企(56416)
- 企业(56416)
- 方法(37025)
- 数学(31343)
- 数学方法(30911)
- 中国(28200)
- 财(27575)
- 融(27543)
- 金融(27541)
- 银(26440)
- 银行(26407)
- 行(25235)
- 农(22877)
- 业经(20449)
- 务(20089)
- 财务(20016)
- 财务管理(19978)
- 制(19379)
- 学(18915)
- 企业财务(18849)
- 地方(18510)
- 理论(16603)
- 贸(16029)
- 贸易(16014)
- 易(15577)
- 农业(15452)
- 机构
- 学院(312575)
- 大学(310238)
- 管理(123476)
- 济(118918)
- 经济(116050)
- 理学(106159)
- 理学院(105071)
- 管理学(103202)
- 管理学院(102676)
- 研究(99198)
- 中国(81729)
- 京(65689)
- 科学(60949)
- 财(60338)
- 所(49642)
- 中心(47464)
- 财经(47227)
- 农(45768)
- 江(45750)
- 研究所(44366)
- 业大(44102)
- 经(42545)
- 北京(41774)
- 范(41223)
- 师范(40882)
- 州(38495)
- 院(36154)
- 农业(35497)
- 财经大学(34943)
- 经济学(34866)
- 基金
- 项目(208577)
- 科学(163022)
- 研究(156647)
- 基金(149259)
- 家(128157)
- 国家(126997)
- 科学基金(109653)
- 社会(96485)
- 社会科(91312)
- 社会科学(91287)
- 省(82551)
- 基金项目(79572)
- 教育(72153)
- 自然(70890)
- 自然科(69203)
- 自然科学(69189)
- 划(68546)
- 自然科学基金(67898)
- 编号(66452)
- 资助(61520)
- 成果(54319)
- 重点(46417)
- 部(45227)
- 课题(45044)
- 发(44206)
- 创(43666)
- 项目编号(41805)
- 创新(40565)
- 科研(39856)
- 大学(39449)
- 期刊
- 济(132071)
- 经济(132071)
- 研究(94515)
- 中国(59223)
- 财(50286)
- 学报(46006)
- 管理(44215)
- 科学(41930)
- 农(41872)
- 融(40723)
- 金融(40723)
- 教育(36829)
- 大学(35007)
- 学学(32803)
- 农业(28603)
- 技术(25927)
- 业经(22763)
- 财经(22726)
- 经济研究(20869)
- 经(19213)
- 会计(18038)
- 图书(17059)
- 问题(16749)
- 理论(16621)
- 财会(16435)
- 实践(15354)
- 践(15354)
- 版(14370)
- 科技(14165)
- 技术经济(14007)
共检索到467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因被指责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本文论述了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即财务报告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和次贷产品的复杂性;剖析了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实质,即金融工具是否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文章揭示了金融机构欲在金融工具领域废止公允价值会计、更广泛地应用摊余成本的动机,并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文章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途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东辉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成为争议的话题。解决好这一争议关系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更好实施。公允价值能为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但它也有可靠性弱、不确定性大的缺点,尤其在投资者恐慌状态下,公允价值需要大量的判断和假设。因此应重点对非理性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完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应明确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忠 徐琛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资产的虚拟化两方面讨论了公允价值产生的必然性,同时也从多个方面剖析了公允价值的内涵,分析了"公允价值具有顺周期效应"逻辑基础,讨论了公允价值的问题,从披露层面、会计层面、监管层面和从业人员层面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顺周期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国民 徐彦坤
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可靠性和稳健性等原则产生负面影响;公允价值会计通过造成报告实体报表业绩的波动、金融机构之间的危机传染、顺周期性的扩大等渠道恶化了金融危机;公允价值会计也存在着制度本身部分内容过于复杂、缺乏针对性披露、缺乏关于判断的具体指南、面临诉讼风险等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上述问题存在使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公允价值会计 金融危机 顺周期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国民
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支持和反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激烈争论,已经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未来发展以及将其推广到其他领域的进程带来了挑战。由于历史成本会计的缺陷,它不可能成为公允价值会计的替代。因此,可以通过完善现行会计制度,配合其他方法来减少公允价值会计制度所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措施:提升估值技术的可靠性,建立逆周期的准备金制度,解决准则执行中存在的诸如部分准则过于复杂、针对性披露较少、面临的诉讼风险等问题。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顺周期性 估值技术 准备金制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鹏 田高良 齐保垒
文章通过讨论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争论来说明金融危机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关系。研究的结论认为公允价值不是引起当前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它也决不仅仅只是充当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替罪羊角色;人们之所以在金融危机中诟病公允价值会计是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陷以及监管的力度不够所造成的。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 争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安红梅
随着金融危机从华尔街到全球的蔓延,此前作为防范金融风险利器的公允价值会计,被一些金融界人士指责为次贷危机的"帮凶"。在2009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许多银行家强烈呼吁彻底改革资本充足和公允价值会计等金融规则。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否仍值得信任,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能带来哪些启示?值得深入思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盖地 杜静然
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相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会计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指责,并且这次争论的焦点是公允价值会计。不确定环境是公允价值产生的客观条件,完全信息理论是公允价值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存在问题导致其对美国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而是对公允价值的估价不准确引起了金融机构等各方对形势产生了误判。因此,对公允价值会计来说,金融危机为其完善带来机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钟扬廉
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关于公允价值的激烈论战。本文立足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和本质入手,分析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结合公允价值的特质深入剖析导致金融危机的机理,最后提出改进与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丽 吴金龙 余利雄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席卷全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此,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力图避免本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在缓解危机的同时,人们不得不思考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中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受到了空前关注,目前对公允价值的争议主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素玲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风暴,已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为拯救危机,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纷纷探求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和针对性策略。美国银行家认为"按市值计价"会计原则在市场高涨或发生危机时,严重高估或低估资产价值,容易造成财务结果失真是导致当前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2008年美国《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要求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对公允价值相关会计准则进行完善性修正。本文在总结分析公允价值计量的两面性和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允价值应用变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实经济环境,提出中国在金融危机下正确应用和还原公允价值本质的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应用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潘念萍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方面暴露了决策者的决策错误,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公允价值自身的缺陷。公允价值本质上仅是一种公允价格,价格不是价值,价格波动频繁,尤其对于金融产品而言更是如此。所以,优化市场环境、构建以规则为导向的公允价值统一框架、建立完整和系统的公允价值估价程序、扩展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引入风险披露、加强特定行业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才是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次贷危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孙文刚 李云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公允价值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加速器和资产市场混响效应的基础上引入会计加速器,使风险承担更具顺周期效应,这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在坚持公允价值会计的原则下,从金融市场稳定的角度,建立了一个理想信息框架。通过该框架,市场参与者,不仅能从微观层面上获得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的估计、风险轮廓的估计和计量的不确定性等信息,而且还能从宏观层面上获得风险的相关性、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及其系统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卢启金
"公允价值"这一概念在会计史上出现较晚,但是财会领域对财会报告公允性的要求却由来已久。"公允"作为财会理想状态下能够实现的最大"价值",必然会与现实交易的实际价值产生差异,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实际交易价值。那么公允价值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即客观反映资产在理想状态下的定价期望,因而公允价值具有假设性、合理性、严谨性等多种特点,对于财会报表编制、金融市场研究、上市企业股权转换等都具有显著参考价值。切实深入研究探索公允价值会计在财会领域的作用和影响,可以为财会、金融领域体系完善和优化,以及地区金融政策、宏观调控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凤英 刘凯旋
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有密切关系,但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凶",充其量只是"帮凶"。正确认识公允价值,充分发挥公允价值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对应对和解决当前的金融危机有现实意义。我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做法,而应结合具体实际,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进和完善,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 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