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8)
- 2023(11606)
- 2022(9588)
- 2021(9019)
- 2020(7552)
- 2019(16654)
- 2018(16053)
- 2017(30916)
- 2016(15919)
- 2015(17699)
- 2014(16805)
- 2013(16593)
- 2012(15178)
- 2011(13629)
- 2010(13785)
- 2009(13552)
- 2008(12591)
- 2007(11059)
- 2006(9879)
- 2005(9041)
- 学科
- 济(65503)
- 经济(65335)
- 业(45302)
- 管理(43130)
- 企(36549)
- 企业(36549)
- 方法(29581)
- 中国(29420)
- 融(28729)
- 金融(28727)
- 银(26646)
- 银行(26645)
- 行(25776)
- 数学(25345)
- 数学方法(25188)
- 财(21013)
- 农(17701)
- 制(17685)
- 贸(15536)
- 贸易(15521)
- 业经(15331)
- 易(15279)
- 务(14291)
- 财务(14267)
- 财务管理(14242)
- 企业财务(13706)
- 地方(12020)
- 中国金融(11574)
- 农业(11563)
- 理论(11367)
- 机构
- 大学(216380)
- 学院(216058)
- 济(102359)
- 经济(100610)
- 管理(81705)
- 研究(74501)
- 中国(69876)
- 理学(69104)
- 理学院(68461)
- 管理学(67527)
- 管理学院(67144)
- 财(50959)
- 京(44773)
- 财经(40229)
- 科学(38258)
- 经(36839)
- 中心(36094)
- 所(35555)
- 经济学(34179)
- 研究所(31805)
- 经济学院(30875)
- 财经大学(30407)
- 江(29651)
- 北京(29090)
- 融(28175)
- 农(27864)
- 金融(27693)
- 院(26574)
- 范(25213)
- 师范(25026)
- 基金
- 项目(137912)
- 科学(110713)
- 研究(105319)
- 基金(104510)
- 家(88918)
- 国家(88192)
- 科学基金(76816)
- 社会(72817)
- 社会科(68304)
- 社会科学(68284)
- 基金项目(53707)
- 省(49596)
- 教育(47579)
- 自然(46028)
- 自然科(45057)
- 自然科学(45044)
- 自然科学基金(44299)
- 资助(43586)
- 划(42071)
- 编号(41819)
- 成果(34253)
- 部(32587)
- 国家社会(31176)
- 重点(30895)
- 发(29469)
- 教育部(29261)
- 创(29039)
- 中国(28329)
- 人文(28302)
- 性(28282)
共检索到340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浩然 申曙光
本文在分析中国社会保险基金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出路不在于盲目地海外投资或"静观其变",而是要配合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选择性地参与一些具有良好盈利前景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将部分财政资金释放出来,加大民生等方面的支出以刺激消费需求。同时,国家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减税、低息贷款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保证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险基金的正常增长。
关键词:
社会保险基金 金融危机 投资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自俄罗斯、中国等新兴市场大国纷纷创建主权财富基金以来,主权财富基金这一群体开始引发全球关注。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扩展给全球主权财富基金造成了显著冲击,也带来了新的投资机遇。作为回应,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缩减了投资规模、调整了投资地域、切换了重点投资行业。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也不例外。自2009年以来,中投公司在投资行业、地域分布、投资方式上的多元化显著增强,且控股与参股并行,国内与国外投资并重,单笔投资金额显著下降。中投公司的创建和日趋成熟,重塑了中国主权财富管理领域的市场格局。在外管局、中投公司与社保基金之间形成的动态竞争机制,将有助于中国国民福利最大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洪涛 郭菊娥 席酉民 郭广涛
四万亿财政刺激性投资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定量测算财政投资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投入产出分析,社会核算矩阵乘数分析可以更全面深入地分析收入的再分配效应。本文扩展建立了2005年中国能源社会核算矩阵,使用社会核算矩阵乘数分析定量测算了2008年第四季度1000亿元财政投资对各部门总产出、GDP、就业增长、能源需求量和单位GDP能耗的影响效应。测算结果说明这一投资将促进各部门总产出增长3798.83亿元,GDP增长1444.34亿元,能源需求量增加1369.46万t标准煤和就业增长88.58万人,也将促进单位GDP能耗降低和产业结构优化。最后,本文提出今后投资应进一步注重自主创新和技术...
关键词:
社会核算矩阵 投入产出模型 投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于明言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但没有放缓,反而迅速增长。本文对现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机遇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相应战略。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机遇 问题 战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晓灵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自身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迭加。中国经济要走出困境,应立足于自身问题,将重点放在"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上。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结构调整 经济周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白雪原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时期,企业并购由于和经济具有较强的同向变动属性,受到了经济环境的影响,2008年的样本并购企业绩效表现不佳,但2009年开始因享受政策红利,并购的财富创造能力有所恢复。后危机时期,并购市场应当改变原有面貌,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体制,丰富并购及其融资形式,深化市场化改革,以其本应具有的市场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并购 并购绩效 影响因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明华 王林超
相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中国经济相对平稳,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中国出现了资本流入减少、回流增加的逆转现象。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动都成为资本流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证明,国内外利差和汇率的预期变动是国际资本追求短期投机收益的影响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存在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本流动 市场利差 预期汇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舜 邱三发 凌洪
随着WTO项下人民币自由兑换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对冲基金对中国市场的参与程度将不断加大。目前,对冲基金之于中国市场还比较陌生,人们往往将其视为金融市场的掠夺者和金融动荡的罪魁祸首。实际上从西方学者们对近年主要金融事件的实证分析来看,对冲基金并不全是这些事件的始作俑者。
关键词:
对冲基金 金融危机 人民币升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荣哲 农丽娜
对于保险公司的投资决策而言,资产收益率信号的门限效应是显著的。在不同的资产收益率区间,保险公司对于投资风险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投资比率对于各种资产收益率信号的反应存在较大差异。在现阶段的国际金融危机后期,宏观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除非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资产价格的最低价位,否则保险公司不应该贸然地参与"抄底"。
关键词:
保险公司 资本市场 投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婷婷 韩忠雪 李浩波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季度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和固定效应模型,探讨金融危机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司的财务实力、竞争优势以及治理质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投资额明显降低,但是,那些拥有雄厚财务实力、良好竞争优势以及完善治理机制的公司,受金融海啸的冲击程度较小,其投资支出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维军
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金融危机背景下更凸显出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功能的缺失。通过制度升级与优化,使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从被动事后保障转向主动提前介入,使其定位从"保生活"扩大到稳定就业、促进再就业和预防失业,应成为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尹庆双 奉莹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开始企稳,经济复苏迹象明显。然而,就业问题却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复苏路上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改善投资结构,促进就业增长,本文从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两方面分析和评价了我国政府"4万亿"投资方案产生的就业效应,指出目前的投资方案在促进就业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最后提出了改善投资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投资 就业结构 就业质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岳川
一、金融危机与价值低估(一)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21世纪初,为防止经济衰退,美联储多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得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房价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美国次级债市场得以迅速发展,各金融机构纷纷运用财务杠杆效应发放次级贷款,并由此衍生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将其打包成证券出售给其他机构投资者。从而将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转移给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利会
金融危机引发企业员工的心理危机,影响企业在困难条件下的生存能力。本文试图探讨在危机背景下,企业以危机调适理论为支撑开展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强调通过增加企业员工的社会支持以及帮助员工认知重建的方法来提升员工的适应能力,使员工的心理危机得到化解,认知处于平衡状态。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企业人力资源策略 社会工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卫 王振卯
目前影响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出现见底迹象,未来有可能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这场危机引起了我国出口型企业、外向型经济、财政收入、劳动就业等经济领域的波动,现阶段经济社会走势处于经济风险向社会风险泛化阶段。本文提出,在经济波动背景下应重点防范与控制体现在劳动就业、劳资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社会债务、要素分配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社会风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风险 社会风险 防范 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