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3)
2023(14019)
2022(12226)
2021(11634)
2020(9822)
2019(22472)
2018(22460)
2017(43822)
2016(23532)
2015(26682)
2014(26460)
2013(26245)
2012(24043)
2011(21538)
2010(21989)
2009(20816)
2008(19575)
2007(17212)
2006(15437)
2005(13959)
作者
(67002)
(54785)
(54744)
(51842)
(34754)
(26246)
(25037)
(21278)
(20891)
(19769)
(18735)
(18311)
(17232)
(17137)
(17032)
(16654)
(16282)
(16223)
(15747)
(15606)
(13687)
(13403)
(13165)
(12471)
(12412)
(12306)
(12230)
(12229)
(11072)
(10742)
学科
(88938)
经济(88826)
管理(67947)
(65292)
(54099)
企业(54099)
方法(39850)
数学(34390)
数学方法(33956)
中国(31787)
(28497)
金融(28495)
(27912)
银行(27879)
(26894)
(25937)
(25538)
(21869)
业经(20986)
地方(19231)
(18401)
贸易(18384)
(18248)
(17921)
(16930)
农业(16862)
财务(16857)
财务管理(16822)
理论(16306)
企业财务(15950)
机构
学院(330179)
大学(329553)
(130300)
管理(129532)
经济(127219)
理学(110801)
理学院(109644)
管理学(107783)
研究(107366)
管理学院(107210)
中国(88463)
(70402)
科学(64748)
(64130)
(53856)
财经(50769)
中心(50762)
(48836)
研究所(48340)
(47942)
业大(46206)
(45780)
北京(45352)
(43509)
师范(43160)
(40496)
经济学(38810)
(38772)
农业(38021)
财经大学(37671)
基金
项目(215323)
科学(168015)
研究(162154)
基金(153962)
(132024)
国家(130858)
科学基金(112171)
社会(99920)
社会科(94601)
社会科学(94575)
(84458)
基金项目(81965)
教育(74520)
自然(71770)
(70535)
自然科(70036)
自然科学(70020)
编号(68881)
自然科学基金(68708)
资助(63969)
成果(56814)
重点(47734)
(47255)
课题(46813)
(46044)
(44704)
项目编号(42944)
创新(41617)
科研(40962)
教育部(40857)
期刊
(146564)
经济(146564)
研究(102855)
中国(61324)
(47909)
学报(47743)
管理(47599)
(45027)
(44935)
金融(44935)
科学(44045)
教育(38241)
大学(36421)
学学(34059)
农业(30657)
技术(27592)
业经(25207)
财经(24446)
经济研究(23337)
(20766)
问题(19469)
理论(18483)
图书(18085)
实践(16980)
(16980)
(15734)
商业(15436)
现代(15356)
技术经济(15256)
科技(14811)
共检索到497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洁梅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金融诚信问题凸显。分析我国金融诚信问题的现状和生成机理,认为今后应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构建信用文化体系;强化立法和法律监管力度,提高失信成本;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金融诚信制度等,以构建我国的金融诚信体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因被指责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本文论述了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即财务报告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和次贷产品的复杂性;剖析了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实质,即金融工具是否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文章揭示了金融机构欲在金融工具领域废止公允价值会计、更广泛地应用摊余成本的动机,并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文章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途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姜凌  吴建强  
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外部市场需求下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减弱。为保持经济的增长,国家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方针。扩大内需要求我国将过高的储蓄率转化为投资和消费,以拉动经济的增长。一、储蓄率的国际比较2005年下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了一项关于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大型研究(IMF,2005)。该研究认为,在全球的主要经济体中,一方面,存在储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霞  祁向前  
尽管我国鼓励吸引外资方式由绿地投资向外资并购转变,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外资并购占FDI的投资比重始终过低。2008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全面爆发,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完善外资并购环境,将中国塑造成为外国资本的避风港,成为近期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重心。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外资并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情况下,如何利用有利条件,更好地吸引外资并购。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锦萍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再次暴露出目前监管机制存在的缺陷。金融行业对内部风险控制要求实时性高,传统的审计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其监管的要求,实时保证是解决其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衍生金融工具实施实时保证的关键是要确定合理的审计频率,XBRL财务报告的应用和发展为实时保证提供了可行的实现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东辉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成为争议的话题。解决好这一争议关系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更好实施。公允价值能为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但它也有可靠性弱、不确定性大的缺点,尤其在投资者恐慌状态下,公允价值需要大量的判断和假设。因此应重点对非理性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完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应明确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六一  
国债市场完善的标志之一是国债的流动性,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不仅能有效降低中央财政的国债筹资成本和风险,而且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和债券资产运作,既为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提供广泛的回旋余地,又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深入研究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为加强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进行对外开放的"相互持债"概念。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白雪原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时期,企业并购由于和经济具有较强的同向变动属性,受到了经济环境的影响,2008年的样本并购企业绩效表现不佳,但2009年开始因享受政策红利,并购的财富创造能力有所恢复。后危机时期,并购市场应当改变原有面貌,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体制,丰富并购及其融资形式,深化市场化改革,以其本应具有的市场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明华  王林超  
相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中国经济相对平稳,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中国出现了资本流入减少、回流增加的逆转现象。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动都成为资本流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证明,国内外利差和汇率的预期变动是国际资本追求短期投机收益的影响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存在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文超  
文章重点探讨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条件,认为,大萧条的教训之一是政府在某些领域的过度干预,而经济体的充分弹性则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必不可少的条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龙斌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也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发展机遇。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沿海地区通过实施产业转移战略,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而且可以化解资源约束,实现区域产业升级。而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既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有利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经济跨越发展。为此,中西部地区应该依托优势找准承接点,积极打造承接载体,优化承接环境,构筑产业集群,以确保顺利承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强  张宝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信用评级机构未能及时向投资者提示结构化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是其原因之一。金融危机使得评级机构面临着"声誉危机",这也显示出声誉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本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通过声誉溢价模型考察了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并结合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缺失动因,提出了重塑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提高评级质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杰如  
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服务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是,我们还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这既有助于达到保增长、促就业的目标,又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业的发展策略是优先发展中小服务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关系到民生的服务业,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实施人才兴业战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彭科  
本文以金融脆弱性理论为基础,从银行、存款人、借款人视角说明了银行具有内在脆弱性。由于我国存在的高市场集中度、高政府隐形担保导致了银行脆弱性的表现主要以局部银行危机的形式出现,并且"脆弱+冲击"是其主要的实现途径。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以稳定存款人心理预期为着力点,从纠正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错位救助、构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赎买国家隐性担保、引入市场约束激励银行审慎经营三个方面,明确市场约束、流动性援助和存款保险激励兼容的局部银行危机处理策略,是构建局部银行危机向系统性银行危机转变的阻断机制的必要现实选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长健  罗洁  
本文认为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美欧等国际金融中心的震荡给世界金融投资者带来了恐慌,中国稳定的国内金融体系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倾斜为外资进驻中国农村金融提供了良好契机。以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法律制度、社区化发展制度、风险转移补偿制度、系统与集中监管制度吸引国外资本入股农村合作金融,能够充分利用国外金融资本提升农村合作金融的行业信誉和管理水平,并改善其资产状况以实现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