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9)
2023(8899)
2022(7447)
2021(6834)
2020(5843)
2019(12592)
2018(12407)
2017(24501)
2016(12791)
2015(14254)
2014(13541)
2013(13468)
2012(12391)
2011(11013)
2010(11452)
2009(11338)
2008(10232)
2007(9262)
2006(8449)
2005(7795)
作者
(34159)
(28151)
(27823)
(26569)
(17379)
(13165)
(12837)
(10588)
(10482)
(10039)
(9407)
(9120)
(8830)
(8729)
(8545)
(8385)
(8297)
(8101)
(8079)
(8020)
(7077)
(6724)
(6663)
(6599)
(6371)
(6228)
(6182)
(6129)
(5557)
(5444)
学科
(46873)
经济(46829)
(36500)
管理(36178)
(29400)
企业(29400)
(27271)
金融(27270)
(25408)
银行(25395)
(24671)
中国(23831)
方法(18819)
(17115)
数学(16791)
数学方法(16657)
(15379)
(15085)
业经(11885)
(11644)
财务(11622)
财务管理(11602)
(11427)
贸易(11414)
中国金融(11335)
(11220)
企业财务(11063)
地方(10249)
农业(10079)
(9063)
机构
学院(175512)
大学(171851)
(75763)
经济(74101)
管理(63918)
研究(56030)
理学(53625)
理学院(53161)
中国(52488)
管理学(52382)
管理学院(52088)
(40418)
(35311)
财经(31429)
科学(29625)
(28357)
中心(27928)
(27285)
(25613)
经济学(24567)
(24153)
研究所(24085)
财经大学(23418)
北京(22846)
(22729)
经济学院(22348)
金融(22303)
(22120)
(21975)
银行(21286)
基金
项目(105488)
研究(82426)
科学(82312)
基金(75312)
(63667)
国家(63099)
科学基金(53746)
社会(52748)
社会科(50105)
社会科学(50095)
(41487)
基金项目(39113)
教育(37725)
编号(35355)
(34298)
自然(31528)
资助(31158)
自然科(30740)
自然科学(30727)
自然科学基金(30153)
成果(29418)
课题(24089)
(23854)
重点(23768)
(23422)
(22713)
(22401)
项目编号(22112)
国家社会(21638)
创新(21216)
期刊
(86407)
经济(86407)
研究(57111)
(37344)
金融(37344)
中国(33479)
(30914)
管理(23937)
(23232)
学报(21671)
科学(20084)
教育(17985)
大学(17212)
学学(16336)
财经(15889)
农业(15195)
业经(15098)
经济研究(15088)
技术(13771)
(13607)
问题(11431)
(11072)
国际(10551)
理论(10370)
实践(9373)
(9373)
商业(9351)
现代(8609)
技术经济(7715)
财会(7372)
共检索到276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颖  
资本外逃对我国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造成经济紧缩效应、恶化收入分配、增加财政负担以及对金融体系造成危害等方面。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本外逃产生了一定的运作空间,为此,我国应从金融、财政、货币、汇率等相关政策入手,加强对外资的引导。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永伟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在一些国家普遍抬头,我国产品的对外出口也随之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为了应对出口困难的局面,我国应当进一步调整国内税收政策,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积极应对国外反倾销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努力减少保护措施的不利影响;采取适当的对等措施,遏制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扩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朝弟  
发展消费信贷、拉动经济回升已成为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以山东省为例,着重分析了金融危机以来消费信贷的运行状况及对经济回升的作用效果,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消费信贷发展、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的针对性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申凯  林通  
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超出了金融领域,并向其他行业蔓延。对高校的影响也日益显现,本文就金融危机对高校财务的影响从资产的购置、专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投入的加大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辅靖  
美国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措施拯救金融市场,阻止经济下滑,并对金融变革规划了初步蓝图。当选总统奥巴马也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主张。显然,这些措施与主张对我国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特别是其行动背后的战略和哲学,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我们要眼睛向外,充分利用难得的历史机遇,开足马力促发展,要把扩大内需与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要根据本国的根本利益,处理好联合行动与自主行动的关系,对美国只能有限配合,而且配合应该附带条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大卫  王大奔  徐群  
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继续保持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是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考验。上海的企业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采取了多样化的方式来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企业的平稳过渡,争取继续保持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努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明华  王林超  
相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中国经济相对平稳,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中国出现了资本流入减少、回流增加的逆转现象。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动都成为资本流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证明,国内外利差和汇率的预期变动是国际资本追求短期投机收益的影响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存在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锡良  
虽然全世界联手出台了很多反危机的措施,但当前的金融危机在短期内不可能结束,中国经济率先回暖的可能性也较小。我们要防止各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失效以后出现的通货膨胀预期以及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也要注意防范政府融资平台可能出现的风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段咏竹  
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经济、政治体制的不同,两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国主张的是政府投资,以政府为主导型的措施,而美国则是拼命的救助金融产业,对中小企业采取减税让利的措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牛珂荣  孙毅  
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金融业收入占全国G D P的1 2%。在本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新加坡金融市场总体遭受的冲击较小,经济恢复较快,主要得益于其不断发展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和适时调整的金融管理政策。本文在简要介绍新加坡金融监管体系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的基础上,总结新加坡金融监管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静  
文章首先界定出口信用保险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及其种类,分析金融危机下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对浙江省实证分析,进一步调查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科法斯最新经济增长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当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应对措施。研究表明:加快制定出口信用保险法规,为信用保险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尽快解决管理体制问题为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改变企业内部核算办法,完善企业风险防范机制;适度降低投保费用,进一步拓宽出口信用保险服务领域;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企业加深对信用保险业务的了解,是有效的措施手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荣才  郝立亚  李梦珊  
文章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亚洲金融危机前(1987—1997)我国资本外逃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对通过协整检验的模型拟合误差修正模型,以反映短期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亚洲金融危机前,财政赤字、外汇储备状况和本币高估是驱动资本外逃的主要因素,我国资本外逃具备非经济衰退驱动特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庆祥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高职院校应强化产业发展周期和人才需求规律的研究,应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优化专业布局,应适应国际职教发展趋势加强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要遵循高职办学规律提升院校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柴渊哲  
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使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新背景下的贸易保护不仅势头猛烈,而且形式更为复杂多样,我国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由此受到了巨大影响。本文针对贸易救济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蓝色壁垒等贸易保护主义形式,从我国产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崔艳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