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5)
2023(9580)
2022(7791)
2021(7494)
2020(6099)
2019(13865)
2018(13120)
2017(25709)
2016(13220)
2015(15025)
2014(14249)
2013(14388)
2012(13347)
2011(12048)
2010(12244)
2009(11695)
2008(10819)
2007(9593)
2006(8645)
2005(8158)
作者
(34401)
(28630)
(28417)
(27131)
(18356)
(13657)
(13067)
(11054)
(10775)
(10119)
(9808)
(9523)
(9301)
(9000)
(8938)
(8916)
(8418)
(8378)
(8124)
(7806)
(7100)
(6894)
(6594)
(6505)
(6445)
(6426)
(6292)
(5961)
(5650)
(5547)
学科
(57388)
经济(57333)
(45021)
管理(41589)
(39615)
企业(39615)
(26707)
金融(26707)
中国(25233)
(24281)
银行(24281)
方法(24106)
(23622)
数学(21499)
数学方法(21382)
(20380)
(16619)
(15312)
财务(15290)
财务管理(15268)
(14879)
贸易(14864)
企业财务(14724)
(14688)
(14150)
业经(13262)
地方(11395)
(11362)
中国金融(11313)
体制(10001)
机构
学院(184896)
大学(184653)
(89844)
经济(88400)
管理(70697)
研究(65057)
理学(60252)
中国(59981)
理学院(59677)
管理学(59116)
管理学院(58764)
(42586)
(38676)
财经(34204)
科学(32166)
(31386)
(31000)
中心(30676)
经济学(29590)
研究所(27755)
经济学院(26750)
财经大学(25882)
北京(25329)
(24934)
(23803)
金融(23372)
(23363)
(21806)
商学(21770)
(21641)
基金
项目(115547)
科学(92836)
研究(88633)
基金(87629)
(74602)
国家(74042)
科学基金(64442)
社会(60097)
社会科(57440)
社会科学(57430)
基金项目(45018)
(40769)
教育(40172)
自然(38536)
自然科(37718)
自然科学(37710)
自然科学基金(37109)
资助(36714)
(34925)
编号(34727)
成果(28622)
(27743)
国家社会(26247)
重点(26077)
(25610)
中国(25083)
教育部(25031)
(24729)
(24014)
人文(23930)
期刊
(96481)
经济(96481)
研究(61656)
(36288)
金融(36288)
中国(35785)
(34102)
管理(28785)
科学(22647)
学报(21207)
(20519)
财经(17900)
大学(17748)
经济研究(17607)
学学(16749)
(15415)
教育(15076)
(14144)
国际(14066)
业经(13827)
农业(13642)
技术(13569)
问题(12361)
世界(12269)
技术经济(8722)
理论(8687)
现代(8679)
财会(8573)
会计(8217)
(8216)
共检索到291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宁震霖  
全球金融危机给在华跨国公司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了应对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在华跨国公司不得不对其"中国战略"做出适应性调整。这一适应性战略调整的背后有其深层次的动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永恒  张永庆  廉正  
此次金融危机改变了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中国经济在遭受冲击的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了自身的巨大发展潜力。鉴于此跨国公司正逐渐改变在华投资策略,提升中国在其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这一改变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从整体层面上看,其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但随着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战略在华布局的实现,其负面效应也在逐渐凸显。两方面效应形成的强大反差,揭示出中国在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过程中,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严重忽视和缺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蕾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冲击,也给跨国公司经营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危机后跨国公司面临新的宏观背景,同时也有着内在的调整需求,这些外在约束因素和内在发展需求决定了跨国公司全球范围的战略调整和投资方向,并对未来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产业转移、投资重点等产生深远影响。从区域布局看,跨国公司投资重心向新兴经济体倾斜,但是在短期内有制造业回归母国的倾向;从行业布局看,跨国公司将不断扩大服务全球外包的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志乐  
危机前的调整 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首先,冷战结束;第二,经济一体化加速;第三,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的图景。上述三个方面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为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的要求,西方各国主要跨国公司纷纷对企业进行战略调整、业务重组和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磊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逐渐扩散到实体经济,跨国公司在华FDI已经受到明显影响。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跨国公司资金链紧张,削弱了其投资能力;另一方面,各国提出的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金融危机的应对政策也限制了FDI的流动。加之我国外资政策环境的转变以及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也削弱了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意愿。为了实施其归核化战略,规避较大的无形风险,一些跨国公司开始在华撤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非正常撤资的现象,给我国带来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外资的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改善外资区域布局,建立撤资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对外资企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严格防范外资非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董超  
跨国公司是全球产业转移的主体,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作为通过吸纳整合全球资源而形成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格局的转换非常敏感,为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它们往往在全球最适宜的地点布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同时,世界许多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对吸引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高度重视,跨国公司产业布局的调整是影响国际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跨国公司全球产业转移的步伐放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霞  
2008年标志着自2003年开始的国际投资热潮的终结。由于不断恶化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与2007年相比,2008年全球FDI和跨国并购总额下降超过20%;考虑到危机对跨国公司投资支出的影响会随着时间而逐步完全显现出来,因此,2009年这种趋势仍将继续。我国鼓励吸引外资方式由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转变,然而由于各种因素,跨国并购占FDI的投资比重始终过低。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提出在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情况下,如何利用有利条件,更好地吸引跨国并购。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范黎波  郑建明  
本文沿循金融危机研究的理论脉络,揭示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技术性原因和心理原因,揭示了2008年金融危机在传导路径、证券及资产定价、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的突出特征。本文认为,跨国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总体战略是系统性战略收缩,而非从某个国家或某个特定市场撤资。中国企业已纳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应更加强调安全性、保障现金流,贯彻安全保值、审慎稳健的主导思维;政府应加强资本跨境流动的监测,建立一个功能性监管框架和体系,实现监管的升级和强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景华  申桂萍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恢复性复苏。各国政府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调整了对外投资政策,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制造业回归,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战略等,这促使企业跨国并购交易活动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文章深入考察了后金融危机时期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总结了并购发起者、并购对象、并购方式、并购行业和并购区域等方面的特征,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在中国并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应对的战略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景华  申桂萍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恢复性复苏。各国政府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调整了对外投资政策,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制造业回归,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战略等,这促使企业跨国并购交易活动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文章深入考察了后金融危机时期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总结了并购发起者、并购对象、并购方式、并购行业和并购区域等方面的特征,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在中国并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应对的战略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景华  申桂萍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恢复性复苏。各国政府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调整了对外投资政策,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制造业回归,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战略等,这促使企业跨国并购交易活动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文章深入考察了后金融危机时期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总结了并购发起者、并购对象、并购方式、并购行业和并购区域等方面的特征,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在中国并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应对的战略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志乐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以来 ,面对新的投资环境 ,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在华发展战略 :它们提升中国的战略地位 ,扩大在中国的投资 ,产品价值链各个环节以及上下游各个产业全面进入中国 ,向长江三角洲集中投资 ,逐步扩大对其他地区投资 ,进而调整业务机构和组织管理结构 :在华管理结构的目标设定为集团化 ,设立或加强在华地区总部 ,整合在华企业与经营机构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本文试图从博弈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在华战略演变与中国外资政策调整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回顾中国从第一阶段吸收港澳台资本到第二阶段吸收大型跨国公司到第三阶段跨国公司在华大规模开拓市场的整个过程,本文提出改革和开放双轮驱动是中国吸引外部资本要素流入和集聚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新阶段中国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更多地通过制度优化来创造吸引外部资本要素流入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实施中国与跨国公司的互利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