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6)
2023(13321)
2022(11096)
2021(10276)
2020(8543)
2019(18993)
2018(19158)
2017(35499)
2016(19283)
2015(21293)
2014(20879)
2013(19711)
2012(17975)
2011(15986)
2010(16592)
2009(15942)
2008(14983)
2007(13321)
2006(11873)
2005(11129)
作者
(50835)
(42016)
(41888)
(40045)
(26551)
(19953)
(19241)
(15957)
(15953)
(15073)
(14249)
(14197)
(13406)
(13300)
(13188)
(13032)
(12343)
(12315)
(12185)
(11867)
(10559)
(10137)
(10135)
(9713)
(9496)
(9421)
(9419)
(9339)
(8484)
(8298)
学科
(62009)
经济(61889)
管理(56669)
(51425)
(44856)
企业(44856)
(29848)
金融(29840)
(27644)
银行(27622)
(26735)
中国(26164)
(24580)
(24425)
方法(20604)
(18797)
业经(17850)
(17171)
数学(16559)
数学方法(16322)
(15323)
财务(15276)
财务管理(15236)
企业财务(14477)
理论(13929)
(13731)
体制(13721)
贸易(13718)
地方(13617)
(13430)
机构
学院(250554)
大学(248605)
(100832)
经济(98400)
管理(89421)
研究(86582)
中国(74820)
理学(74563)
理学院(73764)
管理学(72525)
管理学院(72051)
(55593)
(52654)
科学(48205)
(42830)
中心(42022)
财经(41590)
(40044)
(38406)
研究所(37982)
(37620)
北京(33330)
(33081)
师范(32704)
业大(32551)
(32195)
(31961)
经济学(31575)
财经大学(30915)
农业(29796)
基金
项目(158810)
科学(124475)
研究(122995)
基金(112869)
(96978)
国家(96109)
科学基金(82140)
社会(77286)
社会科(73209)
社会科学(73197)
(62945)
基金项目(58382)
教育(57687)
(52482)
编号(51869)
自然(49730)
自然科(48575)
自然科学(48561)
自然科学基金(47680)
资助(45467)
成果(44724)
课题(37099)
重点(36399)
(35473)
(35211)
(34491)
(34163)
(33303)
项目编号(32515)
创新(31981)
期刊
(118917)
经济(118917)
研究(82078)
中国(59948)
(45861)
(43546)
金融(43546)
(36994)
教育(36028)
管理(35935)
学报(35800)
科学(31958)
大学(28514)
学学(26557)
农业(24154)
技术(21087)
财经(21056)
业经(19328)
经济研究(19257)
(18061)
国际(14627)
问题(14555)
(14155)
理论(12600)
(12531)
世界(12078)
财会(11939)
会计(11596)
职业(11586)
(11551)
共检索到408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石岳  刘博  徐洁勤  
本文首先回顾了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历程,指出了此轮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金融监管理念落后、监管资源不足等问题,并在分析当前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动向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方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文浩  
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盟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欧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以应对金融危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原有的监管框架基础上加强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力度,修订了各项金融监管法规,并进一步推动了欧盟金融监管一体化的进程。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加强监管合作,凸显央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核心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留禄  陈福根  
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德国凭借其严格的金融监管体制保持了经济的基本稳定。目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正在不断加深,它给我国高速发展的金融业敲响了警钟。针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暴露出的不足之处,笔者借鉴德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及其应对次贷危机的金融监管举措,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京波  
次贷危机的暴发和蔓延暴露了金融监管中的漏洞,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正在经历新的发展。在分析次贷危机原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国际金融监管新的发展动态及其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祥松  
:2007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并演变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至今,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性质和原因,论述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影响以及这些主要经济体所采取的对策。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光宇  
本文通过分析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逻辑和理念特征,揭示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认为我国应从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继续坚持全面覆盖的监管理念,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体制改革,优化金融创新活动监管,将消费者利益保护纳入金融监管范畴等方面入手,进行金融监管改革,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达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带来国际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同时,也催生了相关机构对现行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理念的深刻反思。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继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最新动向,对深化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现行监管体系的缺陷1.存在明显的监管真空和盲区。1999年《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扬  全先银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英国以及欧盟等相继推出了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它们反映了金融监管发展的新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仁杰  
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也让各国重新审视自身的金融监管制度,强化金融监管成为了各国的普遍共识。中国金融业虽然未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但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对中国目前的分业监管和监管联席会议的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存在功能性监管缺失、监管联席会议不具备决策职能和执行决策的能力、割裂金融监管与金融调控关系等问题。故本文提出:明确法律法规的授权,组建一个有明确法律权限、有实体组织的协调机构,以完善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王元  
一、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发展与创新健全的金融体系是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迄今为止的金融体系,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和以资本市场为主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波  
金融监管体制应当以市场为基准不断变革与完善。以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为标志的美国金融市场改革极大地推进了机构和产品的双重市场转型,但相应建立的功能性监管体制却产生了自觉性和自生性的监管滞后。次贷危机促使美国检讨现行监管体制,于2008年3月底出台《现代化金融监管架构蓝皮书》,计划通过三个阶段的变革最终建立基于目标的最优化监管架构。我国正处于综合化市场转型期,在当前主要是明确市场稳定性监管主体,并强化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霞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去已6年有余,然而各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仍在进行中。通过比较分析各国在危机后进行的监管体制改革发现:金融监管职能不断强化,进入全面监管、系统监管、国际协作监管阶段;金融监管目标的针对性增强,强调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金融监管原则更加丰富全面,强化依法监管以及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统一的原则;金融监管模式与金融结构相匹配是金融监管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也为我国未来金融监管改革提供了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光  
2008年金融危机仍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表现之一是金融监管体制呈现出由独立机构向政府参与的变革趋势。独立机构监管模式源于行政机构独立的理念,有利于在专业判断基础上做出监管决策、保证金融政策连续性以实现长期监管目标。金融危机反映出金融监管机构"集体失败"、市场"自我调节"失灵、"监管俘虏"现象和"公众关注"等问题。世界主要国家注重政府参与机制表现为深化政府参与程度、拓宽政府参与范围、监管权力多样化及机构整合。该机制面对的风险包括择机决策、公众反对意见及游说影响等,但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增进社会福祉,提高决策效率,因此应予提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玉强  汪川  武岩  
香港和新加坡是两个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对市场反应灵敏,在全球金融经济发展中有重要影响。在金融危机中,香港和新加坡利用自身发达与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通过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最大程度避免了危机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金融危机后两地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慕冰  
国际金融危机已进入第五个年头,深层次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风险还在积聚,经济复苏的基础仍很脆弱,危机还远没有结束。在危机持续发酵的过程中,按照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确定的改革方向,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共同努力推动金融监管改革,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