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5)
- 2023(13646)
- 2022(11807)
- 2021(11044)
- 2020(9204)
- 2019(20914)
- 2018(20687)
- 2017(40003)
- 2016(21329)
- 2015(23872)
- 2014(23225)
- 2013(22853)
- 2012(20602)
- 2011(18367)
- 2010(18420)
- 2009(17325)
- 2008(15728)
- 2007(13378)
- 2006(11620)
- 2005(10057)
- 学科
- 济(78217)
- 经济(78132)
- 管理(61261)
- 业(59121)
- 企(50808)
- 企业(50808)
- 方法(36425)
- 数学(31239)
- 数学方法(30879)
- 融(27003)
- 金融(27001)
- 中国(26387)
- 银(25084)
- 银行(25051)
- 行(24155)
- 财(22757)
- 农(20735)
- 业经(19093)
- 地方(17591)
- 学(17152)
- 制(16965)
- 务(16235)
- 财务(16169)
- 财务管理(16147)
- 理论(15426)
- 企业财务(15384)
- 贸(14830)
- 贸易(14816)
- 易(14410)
- 农业(14201)
- 机构
- 学院(287957)
- 大学(286934)
- 管理(115407)
- 济(110578)
- 经济(108042)
- 理学(100312)
- 理学院(99288)
- 管理学(97545)
- 管理学院(97064)
- 研究(91433)
- 中国(73486)
- 京(60054)
- 科学(56558)
- 财(51401)
- 所(44407)
- 中心(43589)
- 农(42311)
- 业大(41897)
- 财经(41890)
- 研究所(40634)
- 江(40053)
- 范(37988)
- 经(37987)
- 北京(37719)
- 师范(37659)
- 州(34088)
- 院(33587)
- 农业(33061)
- 经济学(32945)
- 财经大学(31351)
- 基金
- 项目(200402)
- 科学(157131)
- 研究(149405)
- 基金(144308)
- 家(124259)
- 国家(123178)
- 科学基金(106583)
- 社会(92855)
- 社会科(87953)
- 社会科学(87930)
- 省(79124)
- 基金项目(77129)
- 自然(69059)
- 教育(68634)
- 自然科(67425)
- 自然科学(67411)
- 自然科学基金(66156)
- 划(65887)
- 编号(62867)
- 资助(59049)
- 成果(50212)
- 重点(44552)
- 部(43373)
- 发(42633)
- 创(42292)
- 课题(42272)
- 项目编号(39542)
- 创新(39292)
- 科研(38318)
- 大学(37807)
- 期刊
- 济(117579)
- 经济(117579)
- 研究(83925)
- 中国(50967)
- 学报(43320)
- 管理(40775)
- 科学(39775)
- 财(39052)
- 农(38335)
- 融(37024)
- 金融(37024)
- 教育(33286)
- 大学(32980)
- 学学(31024)
- 农业(26566)
- 技术(24052)
- 业经(20536)
- 财经(19645)
- 经济研究(19301)
- 经(16617)
- 图书(15731)
- 理论(15229)
- 问题(14546)
- 实践(14230)
- 践(14230)
- 科技(13754)
- 业(13081)
- 商业(13030)
- 现代(12960)
- 技术经济(12863)
共检索到413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雷东辉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成为争议的话题。解决好这一争议关系到金融机构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更好实施。公允价值能为利益相关人决策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但它也有可靠性弱、不确定性大的缺点,尤其在投资者恐慌状态下,公允价值需要大量的判断和假设。因此应重点对非理性市场下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完善,加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同时应明确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部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因被指责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本文论述了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即财务报告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和次贷产品的复杂性;剖析了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实质,即金融工具是否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文章揭示了金融机构欲在金融工具领域废止公允价值会计、更广泛地应用摊余成本的动机,并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文章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忠 徐琛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资产的虚拟化两方面讨论了公允价值产生的必然性,同时也从多个方面剖析了公允价值的内涵,分析了"公允价值具有顺周期效应"逻辑基础,讨论了公允价值的问题,从披露层面、会计层面、监管层面和从业人员层面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顺周期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潘念萍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方面暴露了决策者的决策错误,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公允价值自身的缺陷。公允价值本质上仅是一种公允价格,价格不是价值,价格波动频繁,尤其对于金融产品而言更是如此。所以,优化市场环境、构建以规则为导向的公允价值统一框架、建立完整和系统的公允价值估价程序、扩展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引入风险披露、加强特定行业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才是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次贷危机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国民
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支持和反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激烈争论,已经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未来发展以及将其推广到其他领域的进程带来了挑战。由于历史成本会计的缺陷,它不可能成为公允价值会计的替代。因此,可以通过完善现行会计制度,配合其他方法来减少公允价值会计制度所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措施:提升估值技术的可靠性,建立逆周期的准备金制度,解决准则执行中存在的诸如部分准则过于复杂、针对性披露较少、面临的诉讼风险等问题。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顺周期性 估值技术 准备金制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万兰芳
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引人注目的。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展阶段,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人们将焦点直指公允价值能否满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上。在公允价值计量实施过程中,要正视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问题,让公允价值尽可能接近理想假设条件下的公允程度。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计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京海 陈新辉
思考一:支持公允价值计量,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和等效。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备受争议,欧美国家的准则制定者和金融监管机构等各方对是否暂停公允价值计量观点不一。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讲,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确是存在缺陷的。如在非流动的市场上,形成资产或负债的价值需要更多的主观判断和估计,估计技术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国民 徐彦坤
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可靠性和稳健性等原则产生负面影响;公允价值会计通过造成报告实体报表业绩的波动、金融机构之间的危机传染、顺周期性的扩大等渠道恶化了金融危机;公允价值会计也存在着制度本身部分内容过于复杂、缺乏针对性披露、缺乏关于判断的具体指南、面临诉讼风险等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上述问题存在使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公允价值会计 金融危机 顺周期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钟扬廉
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关于公允价值的激烈论战。本文立足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和本质入手,分析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结合公允价值的特质深入剖析导致金融危机的机理,最后提出改进与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鹏 田高良 齐保垒
文章通过讨论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其争论来说明金融危机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关系。研究的结论认为公允价值不是引起当前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它也决不仅仅只是充当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替罪羊角色;人们之所以在金融危机中诟病公允价值会计是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陷以及监管的力度不够所造成的。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 争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素玲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风暴,已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为拯救危机,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纷纷探求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和针对性策略。美国银行家认为"按市值计价"会计原则在市场高涨或发生危机时,严重高估或低估资产价值,容易造成财务结果失真是导致当前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2008年美国《2008紧急经济稳定法案》要求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同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对公允价值相关会计准则进行完善性修正。本文在总结分析公允价值计量的两面性和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允价值应用变迁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实经济环境,提出中国在金融危机下正确应用和还原公允价值本质的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应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建兵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曾在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受到质疑。本文在介绍公允价值产生背景以及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娟 李慧蓉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成为经济和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按照公允价值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虽然可能成为市场泡沫的催生剂,但其仍然是相对合理的资产计价模式。但是金融危机也促使我们思考在确定公允价值方面的具体作法,使之更加完善,应该建立适用于特殊市场环境下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完善现有公司业绩的评价体系,实现金融资产减值与市场环境的协调一致。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无序市场 风险应对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杨黎明 孙德轩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被质疑。美国政治集团、金融机构、学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产生了公允价值"打压派"和"改进派"两大阵营。笔者将这些争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美国 公允价值 观点综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高华 李艳 吴东立 甄立敏
本文对当前美国次贷业务问题诱发的金融危机进行了剖析,认为在金融危机出现的特殊时期,具有"盯市"特征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适用性存在问题,并从"盯市"计量、报表附注、约束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改进思路。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循环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