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72)
- 2023(17039)
- 2022(14523)
- 2021(13684)
- 2020(11394)
- 2019(25989)
- 2018(25551)
- 2017(49038)
- 2016(26125)
- 2015(29575)
- 2014(29235)
- 2013(29050)
- 2012(26769)
- 2011(24325)
- 2010(24536)
- 2009(23100)
- 2008(21758)
- 2007(18972)
- 2006(17069)
- 2005(15543)
- 学科
- 济(120238)
- 经济(120109)
- 管理(73882)
- 业(68844)
- 企(56776)
- 企业(56776)
- 方法(47244)
- 数学(41150)
- 数学方法(40702)
- 中国(36549)
- 融(28929)
- 金融(28927)
- 农(28839)
- 财(27938)
- 银(27673)
- 银行(27640)
- 地方(27194)
- 行(26662)
- 业经(25229)
- 学(23523)
- 制(23493)
- 贸(22247)
- 贸易(22228)
- 易(21614)
- 农业(19374)
- 理论(17848)
- 务(17489)
- 财务(17413)
- 财务管理(17377)
- 环境(17329)
- 机构
- 大学(373047)
- 学院(371659)
- 济(161697)
- 经济(158401)
- 管理(143342)
- 研究(130778)
- 理学(122659)
- 理学院(121332)
- 管理学(119357)
- 管理学院(118711)
- 中国(104890)
- 京(79747)
- 科学(76586)
- 财(73164)
- 所(65591)
- 中心(59720)
- 研究所(59275)
- 财经(58371)
- 农(54791)
- 江(53238)
- 经(53028)
- 北京(51534)
- 经济学(50470)
- 业大(50405)
- 范(48858)
- 师范(48485)
- 院(46993)
- 经济学院(45227)
- 州(43940)
- 财经大学(43327)
- 基金
- 项目(244641)
- 科学(192480)
- 研究(182626)
- 基金(178158)
- 家(153853)
- 国家(152590)
- 科学基金(130846)
- 社会(116949)
- 社会科(110909)
- 社会科学(110880)
- 基金项目(93588)
- 省(92978)
- 教育(83053)
- 自然(82276)
- 自然科(80348)
- 自然科学(80330)
- 自然科学基金(78869)
- 划(78169)
- 编号(74321)
- 资助(74120)
- 成果(61131)
- 部(54733)
- 重点(54676)
- 发(53227)
- 课题(51147)
- 创(50387)
- 国家社会(48577)
- 教育部(47637)
- 创新(47107)
- 人文(46399)
- 期刊
- 济(183495)
- 经济(183495)
- 研究(118711)
- 中国(71273)
- 财(54869)
- 管理(53916)
- 学报(53843)
- 科学(51182)
- 农(50876)
- 融(46452)
- 金融(46452)
- 大学(41363)
- 教育(39289)
- 学学(38828)
- 农业(34856)
- 技术(31261)
- 经济研究(30614)
- 财经(29502)
- 业经(27570)
- 经(25421)
- 问题(23527)
- 贸(20137)
- 技术经济(18796)
- 理论(18641)
- 图书(18413)
- 国际(18340)
- 世界(18328)
- 业(17650)
- 现代(16719)
- 实践(16459)
共检索到568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文超
文章重点探讨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条件,认为,大萧条的教训之一是政府在某些领域的过度干预,而经济体的充分弹性则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必不可少的条件。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 经济复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晓灵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自身结构调整、经济周期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的迭加。中国经济要走出困境,应立足于自身问题,将重点放在"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上。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结构调整 经济周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林跃勤
本文通过历史回顾与文献考察总结出全球失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货币霸权视角建立起失衡与危机的数理模型,指出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及美元霸权密切相关。文章进而分析了危机冲击与政策反应模式,重点探讨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条件。通过国际比较,我们认为,大萧条的教训之一是政府在某些领域的过度干预,而经济体的充分弹性(即灵活的市场机制)则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必不可少的条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汉林 魏磊
文章依据笔者所构建的《入世后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的计算结果,并结合国际机构的最新评估报告,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安全形势进行了初步分析与评估。发现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安全形势已经造成了影响和冲击。市场安全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最明显,就业与产业安全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金融安全受到的冲击虽未完全显现,但是长期影响不容低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洁 耿改智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全球金融持续动荡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约束增强,内部压力进一步增大。本文探讨在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内外部约束及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甚至建国60年以来,我们的生产目的是什么?从历年GDP增长构成不难看出,资本投资以及商品与劳务净出口占GDP增长的60%左右,而最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因被指责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本文论述了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即财务报告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和次贷产品的复杂性;剖析了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实质,即金融工具是否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文章揭示了金融机构欲在金融工具领域废止公允价值会计、更广泛地应用摊余成本的动机,并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文章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途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白雪原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时期,企业并购由于和经济具有较强的同向变动属性,受到了经济环境的影响,2008年的样本并购企业绩效表现不佳,但2009年开始因享受政策红利,并购的财富创造能力有所恢复。后危机时期,并购市场应当改变原有面貌,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体制,丰富并购及其融资形式,深化市场化改革,以其本应具有的市场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并购 并购绩效 影响因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明华 王林超
相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中国经济相对平稳,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中国出现了资本流入减少、回流增加的逆转现象。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动都成为资本流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证明,国内外利差和汇率的预期变动是国际资本追求短期投机收益的影响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存在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本流动 市场利差 预期汇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德礼 李惠彬 徐仕政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问题日益成为学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别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与物质产业部门等方面分析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两者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并剖析存在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实际,从四方面提出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有序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詹向阳 邹新 程实
本文以经济周期为切入点,对美国实体经济近百余年的周期演化历史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短、中、长三条周期弧线出现"相切"现象,并改变了周期"稳定性增强"的长期演化特征;预计NBER将于2010年下半年判定2009年6~10月中的一个月为本次经济收缩阶段的波谷;这个拐点之后,美国经济将同时进入新的短、中、长周期的扩张阶段。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结构要素深度调整,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和渐进的过程,伴随着短周期向中、长周期的过渡,复苏将呈现出"先抑后扬"的整体特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彭科
本文以金融脆弱性理论为基础,从银行、存款人、借款人视角说明了银行具有内在脆弱性。由于我国存在的高市场集中度、高政府隐形担保导致了银行脆弱性的表现主要以局部银行危机的形式出现,并且"脆弱+冲击"是其主要的实现途径。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以稳定存款人心理预期为着力点,从纠正我国最后贷款人制度的错位救助、构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赎买国家隐性担保、引入市场约束激励银行审慎经营三个方面,明确市场约束、流动性援助和存款保险激励兼容的局部银行危机处理策略,是构建局部银行危机向系统性银行危机转变的阻断机制的必要现实选择。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洁梅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金融诚信问题凸显。分析我国金融诚信问题的现状和生成机理,认为今后应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构建信用文化体系;强化立法和法律监管力度,提高失信成本;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金融诚信制度等,以构建我国的金融诚信体系。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失信 金融诚信 诚信体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易风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对"新资本主义"的构想;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市场与政府平衡"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本文最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易风
本文考察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对"新资本主义"的构想;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思和对新国家干预主义的构想;对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反思和对"市场与政府平衡"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政策体系的构想;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和对全球经济新秩序的构想;对西方经济学的质疑和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再认识。本文最后对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作了分析和评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