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70)
2023(21935)
2022(18828)
2021(17560)
2020(14985)
2019(34433)
2018(33827)
2017(63988)
2016(34778)
2015(39415)
2014(39060)
2013(38723)
2012(35589)
2011(32177)
2010(32193)
2009(30216)
2008(29134)
2007(25628)
2006(22285)
2005(19894)
作者
(101642)
(84812)
(84316)
(80151)
(53675)
(40860)
(38663)
(33185)
(32237)
(30296)
(28745)
(28703)
(26839)
(26775)
(26434)
(26398)
(25652)
(25194)
(24452)
(24359)
(21042)
(20844)
(20577)
(19365)
(19097)
(18883)
(18771)
(18770)
(17309)
(16921)
学科
(137118)
经济(136968)
管理(96289)
(92445)
(75796)
企业(75796)
方法(64086)
数学(55640)
数学方法(54915)
中国(41519)
(38432)
(37023)
(33284)
贸易(33262)
(32367)
(30679)
(30455)
金融(30451)
业经(30392)
(29677)
银行(29596)
(28430)
地方(27801)
(27555)
农业(25084)
理论(23448)
(23446)
财务(23358)
财务管理(23301)
企业财务(22010)
机构
大学(493648)
学院(492164)
(198841)
经济(194614)
管理(186669)
研究(170208)
理学(161184)
理学院(159352)
管理学(156227)
管理学院(155386)
中国(131919)
科学(106859)
(105473)
(90053)
(87365)
(87199)
研究所(79728)
中心(78643)
业大(76611)
财经(72402)
(71901)
农业(69224)
北京(66666)
(65799)
(64035)
师范(63277)
(61642)
经济学(60818)
(58402)
经济学院(54975)
基金
项目(334224)
科学(260178)
基金(241497)
研究(239232)
(212768)
国家(211048)
科学基金(179011)
社会(149184)
社会科(141379)
社会科学(141338)
(130268)
基金项目(126752)
自然(117931)
自然科(115211)
自然科学(115174)
自然科学基金(113094)
教育(110530)
(110228)
资助(101228)
编号(97160)
成果(79173)
重点(75781)
(73299)
(71409)
(68982)
课题(67370)
科研(64883)
创新(64540)
大学(62311)
教育部(62231)
期刊
(212411)
经济(212411)
研究(142579)
中国(94111)
学报(84757)
(79065)
科学(74629)
(69153)
管理(66491)
大学(63319)
学学(59559)
农业(54280)
教育(52431)
(51330)
金融(51330)
技术(41754)
经济研究(35801)
财经(34959)
业经(34505)
(30055)
(29096)
问题(28035)
(27619)
图书(25646)
国际(24335)
(24294)
技术经济(23036)
统计(22860)
理论(22720)
科技(22497)
共检索到728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野青  叶静  
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贸易的萎缩程度远大于GDP的缩减程度,同时国际商品贸易价格也急剧下降。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现象的主流解释是在国际生产网络为基础的产品内分工背景下,发达国家需求的下降造成产品内贸易的成倍萎缩;同时,由于收入的下降,人们转向消费价格较低的替代品,造成国际商品贸易品质和价格的下降。作为世界出口大国,中国既处于国际生产网络的组装和装配重要环节,又大量出口价廉物美的一般消费品,以上两个因素对我国出口影响如何?对此,本文运用2008-2010年中国对美国各类商品出口规模与价格的面板数据,建立时刻固定效应模型加以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美出口变化率与出口产品单位价值成正比,与垂直专业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合群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但目前尚有一系列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如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问题、政府支持政策不完善,受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及反倾销措施限制等内部和外部问题。尤其是受当前金融风暴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呈继续扩大趋势。本文从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入手,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如何克服现存问题,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有效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求光  李洪英  
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影响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结合海关统计数据,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贸易方式、贸易区域、贸易产品三个方面就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对外贸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和chow检验,发现中国的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出口贸易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以及在国际经济危机背景下促进出口贸易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毕玉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额增长迅速。但总量趋势反映不出我国外贸发展的结构问题。文章基于现有研究文献和一位数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数据构建了我国各类商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仍然是基于低技术产品、廉价劳动力形成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形成竞争优势。为此,应积极开拓市场,继续转变外贸产品结构,提升出口产中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扩大内需,同时重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推动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居占杰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需求减弱,我国水产品出口面临严峻的形势,出口呈明显下降趋势。我国水产品出口下降,除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导致出口环境恶化外,还包括进口市场更加严厉的贸易技术壁垒、原料性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导致出口成本上升以及食品安全事件损害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声誉等原因。为此,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转变贸易方式,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晓琴  黄怡伟  
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衰退,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抬头趋势。文章以机电产品对美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例,通过协整分析、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对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对我国出口的短期冲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下经济的不景气反而促进了中国的出口,但有可能恶化出口商品结构,而贸易保护和总需求下降是严重抑制中国出口的主要因素,引入金融危机冲击这一虚拟变量后,贸易保护的影响加剧。因此,扩大国内外需求和冲破贸易壁垒限制是解决出口下行的根本途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沙文兵  
本文选取中国与G7国家双边贸易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G7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失业率上升、金融市场动荡和国内需求萎缩,由此带来的贸易传播效应给中国出口贸易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具体的传递渠道来看,G7国家实际GDP指数下降、股票价格指数下跌和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较为显著;而G7国家失业率增加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较小且并不显著。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聪  张海云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整体下滑。短期内,外部需求萎缩、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导致的企业出口成本上升、国外银行信贷紧缩导致的国内企业资金周转能力下降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使得中国出口贸易增速明显下降。从中长期来看,外需明显萎缩是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预计2009年中国出口贸易增速将降为3.2%左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梅  秦学志  尚勤  
本文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遭受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了统计描述,并结合中国HS4位数编码的出口数据,运用构建的动态差分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外国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出口受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显著冲击。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程度大于发展中国家。关税措施和政府采购等非关税壁垒是限制中国出口的主要形式,救助/国家援助和出口补贴对中国出口的间接冲击较为突出。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机械、金属、矿产品和加工食物行业中产品的出口阻碍尤其明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天顶  黄璟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行业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的月度统计数据,重点探讨了在国际性金融危机冲击以及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变化下,商业信用的发展对中国工业行业出口贸易恢复的影响作用。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商业信用在中国工业行业部门应对外部需求不断恶化以及出口艰难等困境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采用异质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方法,本文发现商业信用与出口贸易之间具有双向的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最后,结合经验发现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和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洪飞  万兰兰  张翅  
本文用1994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二季度的季度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际金融危机可以通过收入途径和汇率途径影响中国的对外出口,但人民币汇率实际升值对于中国出口造成的影响不大,而贸易伙伴的经济衰退对中国出口造成的影响更为显著。而除了汇率途径和收入途径外,金融危机还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纯粹的显著不利影响。此外,出口退税率在调节中国出口方面的效果明显,因此提高出口退税率可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清  魏伟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美出口贸易受到极大冲击,本文从美国政府应对危机而实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中国政府实施的提高出口退税率政策入手,利用VAR模型分析上述政策的实施对中国对美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对中国对美贸易产生积极影响,货币政策也会对于中国对美出口产生正向影响,但程度相对较小;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实施更具预见性的出口退税政策来稳定对美出口。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小玲  周宇华  
受金融危机影响,新贸易壁垒出现了新的发展变化,本文主要从社会壁垒、环境壁垒、健康和安全技术壁垒、新贸易壁垒的"扩散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新贸易壁垒变化对江西机电、轻纺、农产品等主要出口产品产生的影响,并针对上述影响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几点应对新贸易壁垒变化的应有之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晓琴  黄怡伟  
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衰退,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抬头趋势。文章以机电产品对美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例,通过协整分析、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对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对我国出口的短期冲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下经济的不景气反而促进了中国的出口,但有可能恶化出口商品结构,而贸易保护和总需求下降是严重抑制中国出口的主要因素,引入金融危机冲击这一虚拟变量后,贸易保护的影响加剧。因此,扩大国内外需求和冲破贸易壁垒限制是解决出口下行的根本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建清  魏伟  
作为一个区域发展差异明显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水平、结构均存在明显不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同地区对外贸易所受到的冲击也不尽相同。首先分析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东部、中部和西部出口贸易的整体波动情况,发现不同地区的贸易波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然后从贸易主体、贸易方式、出口市场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各地区的出口表现,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