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52)
- 2023(4694)
- 2022(3662)
- 2021(3302)
- 2020(2640)
- 2019(5657)
- 2018(4991)
- 2017(10137)
- 2016(4980)
- 2015(5420)
- 2014(5130)
- 2013(5005)
- 2012(4676)
- 2011(4118)
- 2010(4581)
- 2009(4756)
- 2008(3453)
- 2007(2955)
- 2006(2707)
- 2005(2586)
- 学科
- 融(24541)
- 金融(24541)
- 银(21244)
- 银行(21244)
- 行(20739)
- 济(17943)
- 经济(17927)
- 业(17735)
- 管理(16308)
- 企(15961)
- 企业(15961)
- 中国(13658)
- 中国金融(10844)
- 制(8938)
- 财(8784)
- 务(7064)
- 财务(7051)
- 财务管理(7042)
- 企业财务(6866)
- 方法(6480)
- 业经(6200)
- 地方(6053)
- 体(5925)
- 农(5760)
- 数学(5570)
- 数学方法(5538)
- 体制(5225)
- 事业(4329)
- 农业(4125)
- 理论(3987)
- 机构
- 学院(66530)
- 大学(65062)
- 济(29752)
- 经济(29123)
- 管理(25422)
- 中国(24273)
- 理学(21591)
- 理学院(21442)
- 管理学(21218)
- 管理学院(21105)
- 研究(20646)
- 财(16540)
- 银(14754)
- 银行(14264)
- 融(14214)
- 金融(13947)
- 行(13400)
- 财经(13130)
- 中心(12388)
- 京(12318)
- 经(11920)
- 人民(11092)
- 经济学(10481)
- 国人(10196)
- 中国人(10154)
- 中国人民(10090)
- 财经大学(10065)
- 经济学院(9559)
- 科学(9375)
- 江(9246)
- 基金
- 项目(43316)
- 科学(34763)
- 研究(34204)
- 基金(32242)
- 家(26924)
- 国家(26665)
- 科学基金(23663)
- 社会(23656)
- 社会科(22623)
- 社会科学(22616)
- 省(16950)
- 基金项目(16670)
- 教育(14937)
- 编号(13772)
- 划(13535)
- 自然(13253)
- 自然科(12957)
- 自然科学(12956)
- 自然科学基金(12723)
- 资助(12598)
- 成果(11522)
- 融(10566)
- 国家社会(10327)
- 重点(9935)
- 创(9908)
- 制(9775)
- 发(9752)
- 性(9729)
- 部(9641)
- 课题(9315)
共检索到106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卢玲 蒋广超 蒋广武
为保证中国金融市场健康、安全快速发展 ,对金融危机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无疑有迫切的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金融危机形成机理 ;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生成机理 治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范俏燕
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风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为什么资产规模并不大的次级债,而危机波及面这么大。一方面是因为金融创新产生的衍生品CDO快速发展,促使风险承担者分散化、全球化的金融市场加大了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使危机逐步传导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信用评级机构对结构性融资产品评级扭曲,更加扩大了金融风险。目前我国楼市火爆、房价攀升、房贷市场增长、通胀率较高、利率不断提高,这些都与美国发生次级房贷危机前的金融背景非常相似,要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次级抵押贷款 证券化 流动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继志
早期金融危机生成机制分析强调的是经济周期变化使企业经营状况恶化,进而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现代金融危机生成机制分析注重的是投机冲击和金融体系脆弱等因素的作用。美国次贷危机由房地产泡沫、房贷市场风险、房贷资产过度证券化和金融监管失灵等因素共同促成。金融危机一经发生,就会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传导扩散,造成金融市场动荡乃至经济衰退。对金融危机生成和扩散机制进行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维护金融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投机冲击 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新初
金融机构回收贷款本金货币的同时,还要回收贷款利息货币,因借贷者不能创造货币,由此导致贷款悖论。该文通过构建模型阐明贷款悖论是爆发金融危机的内在机理。同时提出利用利息平衡机制,解决利息货币来源,可破解贷款悖论,消除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贷款悖论 利息平衡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朝阳 宋英慧 唐智沛
鲜有文献专门讨论金融市场跨国传导对全球金融危机形成的影响机制。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7个国家股票市场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检验金融危机的跨国传导机制,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价格在金融危机期间的波动性显著提高,金融市场间跨国传导是危机扩散的重要渠道。扩散之后传导具有反馈传导与交叉传导的特点,越是处于重要地位的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其传导的影响越大,对其它地区的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冲击效应也越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季小立 洪银兴
通过梳理经典金融危机模型,从金融自由化的次序和程度两个维度阐释危机生成机理,结合金融深化驱动经济虚拟化的全球背景以及经济虚拟化过程中经济运行的心理依赖特征,推演出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汇率-贸易渠道:"波及效应";金融-债务渠道:"传染效应";心理-行为渠道:"羊群效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转型国家,在金融自由化加速改革的进程中,为了防止金融危机发生、阻断危机蔓延和维护我国转型经济安全,应采取的对策为:合理安排金融自由化的次序和速度;实现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动态匹配;转向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对金融市场实施积极干预;拓展国际合作、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等。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金融危机 虚拟经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爱民 高蓉 张萍 季伟杰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次危机与过去的各次金融危机有很大的不同,这次危机是由银行体系内部危机开始,最终导致整个经济体的危机。文章就危机后学者关于危机的背景、原因及其对未来监管启示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理论 最新研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公齐
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采取措施减少金融海啸的冲击。小国金融危机是大国与小国间的经济失衡及大国利用优势货币转嫁和分散风险的结果,具有外生性;大国金融危机是内部经济风险累积不可调和的产物,具有内生性。因而在拯救金融危机的策略上大国利用其国际货币地位和完善金融体系转嫁风险或分散危机;小国则要通过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才能摆脱金融危机及其冲击。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危机拯救 美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红芳
东亚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和东亚经济发展的逆向转变引发了有关国际经济理论的纷争并促使各种理论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化、组合与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鲁桐 党印
金融危机之后,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在对危机进行反思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进展。本文回顾了相关研究议题,包括从公司治理角度反思危机成因、法与金融学派的新发展、治理与绩效的关系、董事会的功能与运作、管理层政治背景及CFO的角色、媒体的治理功能和内外部治理的替代关系等等,为学界进一步研究作参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公司治理课题组 许善达 钱毅 陆钦 张春煜 杨才然 丁朝霞 李媛
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中欧美金融业暴露的严重公司治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文章提出对"股权结构越分散越好"、"股权激励力度越大越好"、"股东利益至上"及"大而不倒"等信条的反思,并认为此次金融危机有如下启示:一是在监管中必须重视系统效应的监管责任、逐步建立综合监管模式、探索开展逆经济周期监管;二是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要处理好创新与发展的关系;三是合理设计薪酬激励机制;四是在风险管理中必须坚持稳健经营理念、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理性开展金融创新;五是在董事会建设方面要提高董事会素质、强化风险管理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危机 公司治理 工商银行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宁军明
韩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在于企业的高负债率与低赢利率长期并存 ,以及脆弱的公司治理结构又是导致企业低赢利能力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本文分析了韩国企业高负债率与低赢利率的状况及形成原因 ,阐明了公司治理结构对增加企业价值的重要性 ,最后总结了危机之后韩国政府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韩国 金融危机 公司治理结构 财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勇军 叶志鹏 陈宇峰
温州区域金融危机是"温州模式"衰落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结果,其本质上是由温州经济的人格化交易特征和关系型治理模式的内在缺陷所致,宏观环境恶化、货币政策紧缩以及金融抑制等外部因素只是加剧危机爆发的催化剂。文章构建了交易方式—治理模式—金融风险的分析框架,剖析了温州金融危机发生的内在机理,认为人格化交易特征的温州文化及其伴生的关系型治理模式难以适应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发展,甚至阻碍了区域经济的产业转型升级。文章认为,解决温州经济发展中的金融风险问题不能仅靠金融综合改革,更需通过制度创新加快推进温州经济的交易治理模式由关系型向规则型转变。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鲁桐
公司治理的失效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国际社会在金融危机后的公司治理改革,重点应放在提高董事会的责任、加强风险控制和改善薪酬制度等方面。从近年来公司治理改革的发展趋势看,维护监管与灵活性的平衡已经成为新一轮公司治理改革的出发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公司治理规范的"服从或解释"规则。在给予公司充分的治理选择权的条件下,通过提高透明度,加强市场约束和问责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