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0)
- 2023(9674)
- 2022(8206)
- 2021(7496)
- 2020(6594)
- 2019(15456)
- 2018(14992)
- 2017(29498)
- 2016(15590)
- 2015(17593)
- 2014(17858)
- 2013(18008)
- 2012(17059)
- 2011(15520)
- 2010(16286)
- 2009(15731)
- 2008(15030)
- 2007(13606)
- 2006(11932)
- 2005(10998)
- 学科
- 济(69915)
- 经济(69841)
- 业(43518)
- 管理(42440)
- 企(36105)
- 企业(36105)
- 方法(31936)
- 融(27534)
- 金融(27532)
- 数学(27390)
- 数学方法(27090)
- 银(24958)
- 银行(24929)
- 中国(24281)
- 行(24134)
- 财(19875)
- 农(18216)
- 制(16026)
- 地方(15326)
- 学(15289)
- 业经(14947)
- 贸(13565)
- 贸易(13554)
- 易(13157)
- 务(12820)
- 财务(12787)
- 财务管理(12759)
- 理论(12754)
- 农业(12413)
- 企业财务(12169)
- 机构
- 大学(233042)
- 学院(229847)
- 济(99147)
- 经济(97050)
- 管理(85846)
- 研究(78899)
- 理学(73172)
- 理学院(72353)
- 管理学(71102)
- 管理学院(70664)
- 中国(66599)
- 京(49152)
- 财(48137)
- 科学(46299)
- 所(40598)
- 农(39637)
- 中心(38331)
- 财经(38020)
- 研究所(36650)
- 江(35195)
- 经(34309)
- 业大(33260)
- 经济学(32228)
- 北京(31508)
- 农业(31270)
- 范(29955)
- 师范(29648)
- 经济学院(29215)
- 州(28638)
- 财经大学(28232)
- 基金
- 项目(145334)
- 科学(113400)
- 研究(107165)
- 基金(105025)
- 家(90799)
- 国家(90027)
- 科学基金(76299)
- 社会(67878)
- 社会科(64400)
- 社会科学(64378)
- 省(56548)
- 基金项目(55079)
- 教育(49477)
- 自然(47722)
- 划(47476)
- 自然科(46628)
- 自然科学(46611)
- 自然科学基金(45772)
- 编号(44115)
- 资助(43964)
- 成果(37231)
- 重点(33222)
- 部(32933)
- 发(31978)
- 创(30372)
- 课题(30270)
- 教育部(28351)
- 创新(28339)
- 科研(28131)
- 国家社会(28057)
共检索到354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公齐
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采取措施减少金融海啸的冲击。小国金融危机是大国与小国间的经济失衡及大国利用优势货币转嫁和分散风险的结果,具有外生性;大国金融危机是内部经济风险累积不可调和的产物,具有内生性。因而在拯救金融危机的策略上大国利用其国际货币地位和完善金融体系转嫁风险或分散危机;小国则要通过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才能摆脱金融危机及其冲击。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危机拯救 美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留禄
提高利率,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并进行结构性经济改革,推动国内经济的市场化和自由化,这是IMF拯救东亚金融危机方案中的主要措施。左翼经济学家认为东亚金融危机只是一场流动性危机,紧缩政策只会使危机国家雪上加霜,而右翼经济学家则认为IMF拯救行动加剧了道德风险问题,使国际金融更加动荡。IMF拯救方案引发的争议正在深入,并向国际金融领域的其他层面渗透。
关键词:
IMF 东亚金融危机 拯救方案 争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辅靖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当局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的措施拯救金融市场,阻止经济下滑,并对金融变革规划了初步蓝图。这些措施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奇效,美国经济低迷状态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仍有反复濒临衰退的可能。但长期效果不应低估。不应夸大危机对美国经济地位的冲击力,美国金融及金融监管存在严重漏洞,但不是不治之症。不应全盘否定美国金融的发展路径和监管制度。美国陷入日本式的长期低谷的可能性也不大。
关键词:
美国 金融危机 经济走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邹红军 柳海民
基于技术持存论的哲学基础,斯蒂格勒将教育指认为一种作为"传输"与"接受"机制的记忆术,进而揭示其功能性与存在论的双重本质构境,即个体与集体意识塑形及其经验性时空定位筑模。技术体系进化使人类社会普遍进入熵增状态,全球记忆术体系的确立使教育演变为一场资本主义精神掠夺,知识普遍性不可逆转的崩溃导致主体认知短路,数字化座架将教育促逼于思想赤贫的系统性愚昧状态。拯救教育的可能出路在于区别知识与非知识的知识,进行持留机制药理学批判以及重构有效的批判认识论。斯蒂格勒的教育本质观对于我国教育本质研究不失为一种有益补充,其关于教育危机及其拯救可能的深描与构序也具有一定警示意义,但其技术哲学本身的内在张力同样明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单宏宇
企业危机管理──拯救企业的手段单宏宇企业危机管理,是指企业发生危机情况下的特别管理方式.它是拯救企业危机、拯救企业不至于破产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当今变幻多端的市场下,许多企业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遭遇企业危机,如重大事故、外部突变,导致企业危机。所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饶凤艳 张文政
10月23日是全球雪豹日。在这个全球关注雪豹的日子,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正式发布题为"脆弱的关联性:雪豹、人类、水源与全球气候化"的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呼吁国际社会通过保护森林植被、遏制全球气候变化来保护雪豹。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下,雪豹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由于气候变化、非法捕猎及人兽间的长期冲突,使得这一高山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处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明芳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3968平方公里(1998年数据)。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之一。历史上的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号称"八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潘素昆 刘源超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研究很多。但是大多数研究没有注意到FDI的大量流入对于东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FDI没有直接引起金融危机的爆发,但是它确实对危机国家经济脆弱性的形成发挥了作用。FDI给东道国带来的金融风险往往是潜在的,如果不能有效监管,这种潜在金融风险就有转化成现实金融风险的可能。所以,一味提高FDI的引资比重并不能使发展中国家摆脱金融危机的侵扰,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加强对FDI的监管。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FDI) 东亚 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李濛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对信息机制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解读,并对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信息失真问题进行了剖析。实证结果表明:提高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质量,减轻腐败因素对信息处理和传递机制的干扰,有助于降低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同时,简单、易于理解的金融工具更有利于信息传递和金融稳定,而过于复杂的金融创新则可能在投资者之间形成新的信息不完全,导致投资者的风险识别状态发生系统性改变,最终诱发金融危机。因此,只有当市场参与者能够接收到真实、准确的信息并反映出真实的市场交易状态时,信息的传递才是有效的。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只是降低金融危机发生概率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尤其是过度金融创新所...
关键词:
信息披露 金融创新 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华 赵俊燕
本文在总结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国内与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如何从房地产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由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由国内传导至全球的路径。最后得出简要结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传导机制 路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建良 赵俊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的传导更快且难以控制。美国金融危机蔓延至今仍未见底,且已经损害到实体经济。研究其传导渠道,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并减弱危机的影响。本文在总结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国内与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如何从房地产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由国内传导至全球的路径。最后做出简要结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传导机制 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政
"城市危机"的研究与破解需要多个学科和多重理论维度。通过哲学追问与呈现,认为城市本质上是一个生活场所,一个生存空间。因而,"城市危机"的根源就是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面异化。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城市危机"的经济、价值与日常生活等三重批判,揭示"城市危机"的根源是资本的扩张、消费异化与城市自我的异化。由此可见,未来我们摆脱"城市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资本运作,引导城市发展;回归日常生活,赋予生活意义;创造新的人类生活形式及其文明形态。
关键词:
城市危机 城市本质 批判与拯救 哲学沉思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尹洪炜
一、两次危机的成因不同(一)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美国金融模式的固有缺陷及金融监管的严重缺失,导致美国金融危机波及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美国金融业的过度扩张及所推崇的自由主义经济理念,使得美国金融创新的深化速度快于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继克林顿的信息经济及新经济发展热潮之后,布什政府的导弹经济、军事经济及金融创新并没有推动美国的实体经济在21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美国借助发达的信息及通讯技术,使得虚拟经济表现出虚假繁荣,从而继续维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泽
本文依据马克思危机理论,指出此次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是美国IT革命后技术创新难以为继,资本深化速度超过技术进步导致的结果。西方国家需要新一轮的技术变革才能彻底走出这次危机。这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过度依靠财税等手段刺激经济,只能起到延缓经济增长时间的作用,长期中必须关注提高劳动生产率,找到利润增长的源泉。
关键词:
次贷危机 IT革命 马克思危机理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红军
本文比较了次贷危机与既往金融危机后发现: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房价、股价攀升更为显著,而危机爆发后的跌幅也更为惨烈;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率要高于历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平均水平。从行为金融角度分析,每一次危机演进的全过程,投资者的行为及心理均表现为危机前的非理性疯狂、危机来临时的极度惊恐。不同的是,每次危机投资对象有所差异。本轮危机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要更为深远,涉及面更为广泛,复杂程度也远甚于历次危机。最后,本文还探析了金融危机演进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
次贷危机 经济指标 行为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