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7)
- 2023(9036)
- 2022(7619)
- 2021(7074)
- 2020(5683)
- 2019(12572)
- 2018(12171)
- 2017(24067)
- 2016(12591)
- 2015(13786)
- 2014(13320)
- 2013(12861)
- 2012(11632)
- 2011(10514)
- 2010(10847)
- 2009(10522)
- 2008(9429)
- 2007(8366)
- 2006(7572)
- 2005(6946)
- 学科
- 济(43298)
- 经济(43258)
- 管理(35562)
- 业(34785)
- 企(28729)
- 企业(28729)
- 融(26687)
- 金融(26686)
- 银(24490)
- 银行(24488)
- 行(23806)
- 中国(20240)
- 方法(16651)
- 财(15634)
- 数学(14815)
- 农(14608)
- 数学方法(14586)
- 制(13473)
- 贸(11836)
- 贸易(11823)
- 易(11606)
- 业经(11267)
- 中国金融(11242)
- 地方(10988)
- 务(10401)
- 财务(10361)
- 财务管理(10348)
- 企业财务(9841)
- 农业(9580)
- 策(9500)
- 机构
- 学院(164968)
- 大学(158787)
- 济(71471)
- 经济(69830)
- 管理(61137)
- 研究(53152)
- 理学(51203)
- 中国(51096)
- 理学院(50775)
- 管理学(49959)
- 管理学院(49675)
- 财(37461)
- 京(31755)
- 财经(28620)
- 科学(28024)
- 中心(27913)
- 经(25873)
- 所(25479)
- 江(25330)
- 银(24475)
- 银行(23699)
- 融(23612)
- 金融(23198)
- 经济学(22807)
- 农(22489)
- 研究所(22430)
- 行(22231)
- 州(21459)
- 财经大学(21240)
- 经济学院(20618)
- 基金
- 项目(101646)
- 研究(80315)
- 科学(80112)
- 基金(72523)
- 家(60591)
- 国家(60035)
- 科学基金(52289)
- 社会(50887)
- 社会科(48439)
- 社会科学(48434)
- 省(40606)
- 教育(36888)
- 基金项目(36742)
- 编号(34806)
- 划(33146)
- 自然(31199)
- 资助(30771)
- 自然科(30496)
- 自然科学(30488)
- 自然科学基金(29922)
- 成果(29001)
- 课题(24051)
- 发(22981)
- 重点(22794)
- 部(22250)
- 创(22124)
- 性(21969)
- 项目编号(21694)
- 年(21080)
- 创新(20619)
共检索到264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邢莹莹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根据本国金融市场变化情况,在《联邦储备法令》的授权下,创设了包括定期标售工具、定期证券借贷工具、一级交易商信用工具、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工具在内的7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旨在为各类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及恢复金融市场功能。该文详细介绍这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规则及市场功能。
关键词:
美联储 定期标售工具 定期证券借贷工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胜会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针对金融动荡、信贷收缩和经济减速在常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系列诸如TAF、PDCF、TSLF、AMLF等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应用对提供额外流动性,稳定市场信心,改善金融市场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给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提供了借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尹继志
2007年以来,美联储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实施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并根据市场需要,创设了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下,市场信心得以恢复,金融机构倒闭现象得到遏制,并阻止了经济深度衰退。但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也带来了后续的通货膨胀、债务风险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继志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银行体系遭受重创,信贷活动萎缩,市场利率上升,实体经济难以得到资金支持,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为了刺激经济复苏,稳定金融市场,修复银行体系,美联储密集地进行货币政策操作,通过各种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本文对2007年以来美联储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加以梳理,对其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美联储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美元贬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玉林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金融危机之前准备金短缺下的公开市场操作调控转变为金融危机之后准备金充裕下的利率走廊与公开市场操作相结合的调控方式。本文详细分析了危机前后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变化情况,这对于理解和预测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美联储 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兴韵
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美联储吸取了1929~1933年大萧条的教训,积极地通过货币政策来加强危机管理。本文对货币政策危机管理文献及历史经验的简要回顾基础上,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美联储这一次危机管理的货币政策操作,及其在维护金融体系流动性方面所创设的诸多货币政策工具,也分析了应对这次危机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机制和政策操作,最后对这次危机管理的货币政策操作做了简要评价。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危机管理 最后贷款人 货币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红霞 孙雪芬
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方法,对2007~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以利率为主的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针对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贷款机制等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在危机中有效地改善了货币市场条件;但对个别金融机构的救助、大规模资产收购计划,并没有改善货币市场条件,反而导致LIBOR-OIS利差扩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培新
在次贷危机的应对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激进、灵活,与正常时期的渐进主义策略大相径庭。文章在对次贷危机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机理,发现在危机时期,美联储始终坚持其担负的目标,货币政策体现为及时的、决定性的和灵活的。最后,文章探讨了美联储的危机时期政策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 美联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蔡祥玉 齐美杰 杜明
在疫情冲击下,全球金融市场激烈动荡,经济迅速进入衰退。对此,3月3日以来,美联储迅猛、激进地使用紧急大幅降息、"无限"量化宽松(QE)等六大类工具,进行了17次操作。2020年3月3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到1%~1.25%的水平,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经济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叶馨蔚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呈现衰退趋势。为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各国根据本国的特点制定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并采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在稳定物价的情况下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本文重点比较了中国和日本两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的变化和两国采用货币政策工具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并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杰
本文从后金融危机时代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着手,逐一引出货币政策规则和工具的演化与创新,进而展现美联储在面对金融危机时的决策制定过程。然后利用美国经济金融数据,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刺激经济、缓解通缩压力以及稳定金融市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总体效果有限,主要体现在对金融市场价格机制的修复。最后探讨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荣 王曦
伴随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入,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总需求调节的重要手段,其对经济刺激的效果值得关注。鉴于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最重要渠道,本文在M-F的模型框架下,引入Bernanke和Blinder(1988)的经典论文的结论,构建我们的经济结构模型。并在该模型指导下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以估计经济系统的动态调节特征,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计算了本轮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总体拉动效应,进而分析、比较了各渠道的效果。最后基于模型的实证结论,通过权衡货币政策的拉动效应和带来的通胀压力,认为本轮扩张性货币政策将会渐进而平稳地淡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SVAR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继五 李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历两次由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宏观经济紧缩,这表明外源性冲击已成为影响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在当前国内经济受到外部冲击而出现紧缩时,货币政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依然显著,但在效果上存在差异。降低利率能长期稳定提高消费增长;而货币供应量扩张仅在五个季度内能显著刺激投资增长,长期基本无效。因此,本文认为现阶段在与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配合拉动内需时,应将带动国内消费增长作为货币政策长期任务,而将提高国内投资作为短期目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伍戈
为应对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美联储积极配合美国政府的救援计划,采取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非常规措施。随着近期全球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国际社会对非常规政策何时退出问题的讨论日益增多。本文在回顾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危机前有关应对通货紧缩和金融危机的重要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对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可能方式、时机、顺序等进行分析,并探讨"退出"政策的潜在影响及其启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 退出策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学勇 宋雪楠
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呈现衰退趋势。为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各国货币管理当局纷纷根据本国特点制定了积极的货币政策。本文选择中国、美国、日本以及欧元区这四个主要经济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其在金融危机下采取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展开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倾向于选择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美国偏重于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日本货币政策更加基于银企密切的关系,而欧洲则偏重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从整体上看,货币政策对于带动经济走出危机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过货币政策效果在各经济体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M2 金融危机 GD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