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2)
- 2023(5877)
- 2022(4717)
- 2021(4363)
- 2020(3643)
- 2019(8100)
- 2018(7601)
- 2017(15342)
- 2016(8030)
- 2015(8588)
- 2014(8581)
- 2013(8571)
- 2012(8028)
- 2011(7188)
- 2010(7516)
- 2009(7319)
- 2008(6070)
- 2007(5374)
- 2006(4692)
- 2005(4440)
- 学科
- 济(31196)
- 经济(31167)
- 融(25752)
- 金融(25752)
- 业(23668)
- 银(22407)
- 银行(22397)
- 行(21817)
- 管理(21465)
- 企(19896)
- 企业(19896)
- 中国(15330)
- 方法(14849)
- 数学(13629)
- 数学方法(13522)
- 财(11274)
- 中国金融(11083)
- 制(10067)
- 务(8641)
- 财务(8624)
- 财务管理(8611)
- 农(8540)
- 企业财务(8381)
- 地方(7416)
- 业经(6912)
- 贸(6385)
- 贸易(6377)
- 易(6291)
- 体(6041)
- 学(5721)
- 机构
- 学院(107626)
- 大学(107163)
- 济(48809)
- 经济(47814)
- 管理(39007)
- 研究(36374)
- 中国(36043)
- 理学(33473)
- 理学院(33147)
- 管理学(32606)
- 管理学院(32420)
- 财(24730)
- 京(21202)
- 科学(20171)
- 财经(20049)
- 中心(19706)
- 融(18996)
- 农(18700)
- 金融(18685)
- 经(18375)
- 所(18121)
- 银(17610)
- 银行(16995)
- 经济学(16959)
- 研究所(16427)
- 行(15934)
- 经济学院(15528)
- 财经大学(15520)
- 江(15504)
- 业大(15230)
- 基金
- 项目(71417)
- 科学(56325)
- 基金(53628)
- 研究(50640)
- 家(46815)
- 国家(46447)
- 科学基金(39876)
- 社会(33715)
- 社会科(32336)
- 社会科学(32328)
- 基金项目(27844)
- 省(27446)
- 自然(25583)
- 自然科(25067)
- 自然科学(25059)
- 自然科学基金(24647)
- 资助(23062)
- 划(22888)
- 教育(22810)
- 编号(19231)
- 重点(16285)
- 部(16199)
- 性(15630)
- 创(15502)
- 成果(15359)
- 发(15332)
- 国家社会(14666)
- 创新(14586)
- 科研(14207)
- 教育部(14151)
共检索到166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潘婉彬 熊欣慰
基于分位点相协回归模型对黄金价格与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非金融危机期间黄金价格与汇率呈现显著为负的极端尾部相依,即市场低迷或高涨时两者走势相反;危机期间由于全球投资者避险情绪的高涨转变为正的极端尾部相依,即市场低迷或高涨时两者走势趋同.此外,危机期间黄金价格与欧元、澳元、英镑、加元汇率存在对称的极端尾部相依,但长期呈非对称的极端尾部相依.最后,黄金价格与汇率的尾部相依随分位点变小而增强,即市场高涨或低迷时相依程度更强.
关键词:
黄金 外汇 金融危机 联动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范为 房四海
作为一种特殊的大宗商品,黄金具有商品、货币和避险的多重属性。在200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黄金表现出了较强的货币和避险属性,而过去的研究很少有涉及到其避险属性。本文就当前货币体系下的黄金定价问题,综合考虑了黄金的大宗商品、货币和避险属性,将黄金价值分解为:商品基准价值、基于汇率的"隐性货币价值"、主权国家信用违约的风险溢价,并分别以大宗商品CRB指数、美元指数USDX和美国国债CDS利差等资产价格作为代理变量对其进行定价研究。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研究表明:美元指数USDX负向驱动黄金价格,大宗商品指数CRB、美国国债指数CDS正向驱动黄金价格;其中大宗商品指数CRB滞后一阶、美元指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国庆 李明雪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英国脱欧、意大利银行坏帐丑闻等"黑天鹅"事件频发,美元与黄金作为安全货币与安全资产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各国央行实施的积极货币政策,增加了跨类别资产相关走势的不稳定性,使美元指数与黄金价格联动性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DCC-GARCH模型对美元指数和黄金价格间的联动性关系进行了研究,选取了2000-2016年的美元指数和黄金价格日数据,采用GARCH族模型对美元指数和黄金价格分别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DCC-GARCH模型来分析两市场间的动态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美元与黄金市场间相关性的持续程度较高,动态条件相关系数显著异于0。根据动态相关系数图显示:美元指数与黄金价格在长期内具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2015年和2016年美元指数与黄金价格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丽君 张坤
本文基于适应性预期理论对美元指数与黄金价格联动性进行分析,在理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986年1月至2016年5月的月度数据,综合运用了相关性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回归模型等方法,实证考察了存在适应性预期下的美元指数与黄金价格之间的联动性。研究表明:长期内,黄金价格与美元指数显著负相关,适应性预期对美元指数影响显著;故投资者在美元指数与黄金价格同时上涨时,应更加理性,合理安排所持有的美元与黄金资产比例。本文结论一定程度上,为各国央行储备资产的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经济主体在做投资决策时也应充分考虑到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丽君 张坤
本文基于适应性预期理论对美元指数与黄金价格联动性进行分析,在理论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986年1月至2016年5月的月度数据,综合运用了相关性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回归模型等方法,实证考察了存在适应性预期下的美元指数与黄金价格之间的联动性。研究表明:长期内,黄金价格与美元指数显著负相关,适应性预期对美元指数影响显著;故投资者在美元指数与黄金价格同时上涨时,应更加理性,合理安排所持有的美元与黄金资产比例。本文结论一定程度上,为各国央行储备资产的多元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经济主体在做投资决策时也应充分考虑到适应性预期的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饶卫 闵宗陶
本文用ARJI跳跃扩散模型来探讨金融危机对美国、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与中国大陆股市产生跳跃频率与跳跃所引起的变异,并比较总变异、跳跃所引起的变异与扩散所引起的变异在金融危机期间与非金融危机期间是否有差异,最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美国、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与中国大陆股市波动性间的关系。
关键词:
ARJI模型 金融危机 股市波动 联动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培金 包鸿敏 赵颖
随着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汇率的市场化特征日益显著,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大成为常态。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以及黄金价格之间高度相关,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美元持续走强,将影响人民币汇率和黄金价格走势。本文基于时差分析法判断美元指数、黄金指数、CFETS指数对人民币汇率的先行、滞后或同步关系,运用VAR模型分析了各指标之间的动态关系,结合汇率制度以及当前全球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实证结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德珵 孙路 陈哲
在梳理国际主要股票市场间联动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采用1991-2011年数据,通过对各个时间区间的分析尤其是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前后比照,按照由表及里、由特征属性到变化趋势与影响机制的系统与动态分析的思想方法,对国内A股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香港股市之间的联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1)2000年特别是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境内外主要股市联动性显著增强;(2)境内外股市相互冲击效果不断增大,传导速度加快;(3)在股市资金联动性不断加强的同时,波动幅度也随之扩大;(4)这种市场联动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英杰
随着美国股市大幅波动,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美国次贷危机已转化成全球性金融危机。本文主要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基于有向无环图(DAG)结果的VAR结构化、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危机前和危机期间六个主要国家(地区)的股市进行联动性实证分析,发现危机期间股市联动性加强,美国股指对其他股指的影响增大;英美之间因实体经济竞争产生的联动在危机期间被全球风险导致的共同震荡所取代;危机期间日元套利资本在美日之间的大规模流动加剧了美股波动,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日股波动;危机期间日经指数取代恒生指数而成为美股向亚洲市场的直接价格传导者;上证指数与世界股指的联动在危机期间显著增强,但仍然是六...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梁芹 陆静
本文采用2000-2012年欧元、澳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五种货币的汇率数据研究了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期间各汇率市场都出现大幅波动,且多数汇率市场样本对中,均存在由共同冲击的结构性传导机制的改变而引起的影响系数的变化。在高波动状态和低波动状态下,共同冲击的影响系数不成比例地改变,表明各汇率市场样本对之间存在一定的传染效应。部分汇率市场样本对中,共同冲击的结构化传导机制未发生改变,系数的变化仅仅是由于冲击的强弱程度而导致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震 徐晓妹
本文以"次贷危机"为分界线,采用SVAR模型对中美两国的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间的联动性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危机前,中国金融市场对美国各子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美国金融市场对中国股市、货币市场的影响较弱。危机后,中美金融市场间的联动性增强但存在一定非对称性。中国金融市场对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相较危机前略有增强,相比之下,美国金融市场对中国的影响则更加显著。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加快、中美两国实体经济联系密切、投资者投资理念更加成熟以及信息传递便捷等因素,是使得两国金融市场联动性增强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次贷危机 中美金融市场 联动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艾莲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的过程中,不同类型和程度相异的危机成为一种常态,其中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性攻击是主要表现形式。由于相似的经济发展状况,中国与俄罗斯、巴西、印度被称为"金砖四国",但是各自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常常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通过构建四国投机性攻击压力指数并实证检验表明,中国的外汇市场最为稳定而印度外汇市场的稳定性最弱。抵御投机性攻击压力主要依赖于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实力,当支撑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发生本质性改变时,原有增长模式无法维持,就需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只有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政策措施的有效性,才能应对外汇市场的投机性攻击并规避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雪峰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打开了流动性注入的阀门,其流动性供给不仅规模庞大,而且采用了非传统、创新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在美联储流动性供给的救助下,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短缺得到缓解,金融市场波动趋于降低,金融市场恐慌情绪得以驱散。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美联储 流动性供给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相宁 张思聪
构建半参数时变Copula模型,检验人民币汇率与黄金价格间的动态相关性,根据相关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两者相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间接标价法下)与黄金价格的一般相关系数为正,且具有对称的尾部相依结构;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两者相关性的影响最为显著,次贷、欧债危机,以及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政策,也对两者相关性产生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虎群 李育林
基于国际贸易说、J曲线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本文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与股价的联动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价格在长期具有均衡关系,在短期存在误差修正机制;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两者之间高度正相关,通常股票价格先下跌,随之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股票价格影响较大,而股票价格波动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相对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