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0)
2023(5701)
2022(4638)
2021(4125)
2020(3524)
2019(7705)
2018(7286)
2017(12669)
2016(6751)
2015(7490)
2014(7352)
2013(7232)
2012(6823)
2011(5749)
2010(6913)
2009(7094)
2008(5618)
2007(4972)
2006(4663)
2005(4637)
作者
(17714)
(14195)
(13945)
(13701)
(9155)
(6788)
(6578)
(5491)
(5304)
(5177)
(4891)
(4840)
(4671)
(4471)
(4361)
(4262)
(4249)
(4098)
(4041)
(3990)
(3802)
(3532)
(3326)
(3304)
(3290)
(3275)
(3236)
(3154)
(2966)
(2848)
学科
(25265)
金融(25265)
(22485)
银行(22485)
(21995)
经济(21965)
(21912)
(19941)
管理(19343)
(17583)
企业(17583)
中国(17169)
审计(12144)
(11043)
中国金融(10914)
(10519)
(8116)
财务(8095)
财务管理(8027)
企业财务(7755)
地方(7748)
方法(7547)
业经(6796)
(6659)
各类(5897)
(5810)
数学(5782)
数学方法(5705)
制度(5540)
(5540)
机构
学院(85828)
大学(84832)
(35281)
经济(34288)
中国(31257)
管理(30040)
研究(26647)
理学(24292)
理学院(24096)
管理学(23761)
管理学院(23609)
(22991)
(18474)
(18343)
银行(17742)
财经(17220)
(16684)
中心(16202)
(15523)
(15474)
(15141)
金融(14836)
人民(14316)
(13190)
财经大学(12873)
国人(12724)
(12665)
中国人(12656)
科学(12642)
中国人民(12522)
基金
项目(48739)
研究(39826)
科学(38030)
基金(34547)
(28304)
国家(27969)
社会(25553)
科学基金(24557)
社会科(24373)
社会科学(24367)
(19574)
教育(18478)
基金项目(17396)
编号(17102)
成果(15730)
(15438)
资助(14602)
自然(13717)
自然科(13368)
自然科学(13366)
自然科学基金(13122)
课题(12352)
(11940)
项目编号(11514)
重点(11305)
(10821)
(10773)
(10692)
(10673)
(10617)
期刊
(41538)
经济(41538)
研究(33020)
(29423)
金融(29423)
中国(27200)
(20468)
教育(11530)
管理(11447)
(9944)
审计(9456)
学报(9393)
财经(8731)
科学(8202)
大学(8064)
会计(7642)
(7413)
学学(7285)
经济研究(7169)
财会(6897)
技术(6376)
业经(6029)
理论(5492)
农业(5181)
实践(5050)
(5050)
图书(5025)
中国金融(4888)
问题(4861)
通讯(4439)
共检索到158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武恒光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审计职业界可能被认为经历了一场"沉默"危机。通过梳理、分析金融危机期间的金融审计实务难题和审计职业界应对金融危机的行为选择,可以发现"沉默"并不意味着审计职业界消极的应对和"不思进取"。审计职业界被利益相关者认为陷入了"沉默"的原因可能在于,非正常市场状况下公允价值应用导致会计数字内在的剧烈"波动性"、审计的"复杂性",并最终由于审计实践的低"透明度"和审计期望差距而引发社会公众和监管机构对于审计质量的疑虑。这场金融危机促使我们思考审计是否正在失去其功能相关性,审计师是否需要扮演和承担更具挑战性的角色和责任。无论审计职业的角色如何变化,探讨和构建审计透明机制,有助于形成弥补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秋梅  
文章在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特点、消费者购买行为变化的基础上,从实施精准化营销、营销创新、加强企业内部营销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指导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营销实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倩  
本文以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巨额保险资金使用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我国保险业资金的使用现状。本文从资金使用规模,结构,收盖章,风险和监管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现阶段保险业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拓宽投资渠道、加强资金运用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监管等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夏宁  王艳霞  
国内外专家学者在SOX法案出台后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而国内在这方面研究较少,且多以规范研究为主。本文在对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几个方面作了思考与展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红兴  林文浩  
21世纪最初几年快速行进的"经济列车",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驶入了经济周期下行的轨道。金融市场动荡、资产价格缩水、要素价格回落、失业率上升,世界经济经历了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的蜕变。欧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洪江  周中之  
奢侈消费是指消费者的消费超出个人收入水平或财力状况,或者超过社会平均消费水平时的消费行为。从推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奢侈消费无疑是拉动内需、带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从实质上来看,奢侈消费会造成严重的浪费与挥霍,会使人们陷于物质享受的状态,最终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因此,在当今时代要限制奢侈消费,倡导适度消费,以适度消费引领当下的社会消费风尚。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何洪彬  
深化财政绩效审计以提升审计监督层次,是国家审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后金融危机应有的战略思考。在我国现有的公共管理状况下开展财务收支效益性审计的同时,探索性开展独立类型的政府财政绩效审计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环境基础的改善决定深入开展政府财政绩效审计的可能性,经济性、法律性、政治性构成一定的审计环境基础。深化绩效审计应该把政府的绩效评价指标及经济绩效作为审计的主要对象,审计对象与内容的确定是基本的技术前提。在具体技术层面上还要解决审计对象与内容、绩效指标和标准的确定、审计评价方式方法等问题。实践中要创新审计评价的方式方法,运用先进的审计方式方法开展政府财政绩效审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辜明华  
企业在经历金融危机后,更容易受到社会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未来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文章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特点以及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制定财务战略时面临的问题,提出应选择稳健型的财务战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靳东升  
世界金融危机以后,涉及银行业的问题引起普遍关注,银行业税收制度也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首先介绍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的基本情况,然后介绍了银行业及与银行业务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现状,进一步介绍了国外对银行业的税收,最后提出完善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和政策的思考。本文作者认为,我国银行业的情况要比欧美国家好得多,提出完善我国银行业税收制度的设想:一是我国银行业税收改革的长远发展方向可考虑在银行业取消营业税,全面实施增值税。二是应该继续允许银行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提取足够的坏账准备金,降低银行业的金融风险。三是近期内,我国尚没有研究开征银行税的客观基础和主观需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产业转移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新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肩负着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任。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科学规划,发挥优势,增强承接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产业集群发展与优化环境并重,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强化区域合作互动,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模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娟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是发展中国家可供选择的两种贸易发展战略,亚洲"四小龙"出口导向战略的成功,使得许多学者主张以出口导向战略带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对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产生的背景进行综述,得出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的目标、弊端及实施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贸易战略进行较深入全面的对比分析,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实证分析与外部环境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得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更适宜采用混合贸易战略,即以出口导向带动进口替代,以进口替代推动出口导向,同时进一步加强内需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美玲  
全球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经受各种考验,对公允价值的不断修正是当今会计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通过借鉴国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修订,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趋势,从公允价值运用情况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娟  王荣艳  王学成  
入世后中国开始重视建立与东亚区域各经济体的多领域合作,总体来看中国的东亚区域战略始终与其在该地区生产网络的地位紧密相关。随着中国在该区域的经济地位愈发重要,中国所采取的区域战略对其区域和全球化发展就愈发关键。不可否认中国当前所达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涂怡雯  
创新是金融体系保持活力的关键因素,表面上看是因为金融创新导致了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的中国股灾,但实质上是由于监管者对创新的应对不够。尤其是由技术驱动带来的金融创新,往往游离于传统监管之外,面对传统监管制度以及手段较为落后的情况,推动监管改革理论的创新势在必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  陈洁  宗文龙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日益增加,美国次贷危机导致金融危机进一步证明了金融安全的重要性。金融危机后各国调整金融体系、改革金融监管,金融审计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挑战。我国金融审计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更好地维护金融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