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9)
- 2023(7399)
- 2022(5750)
- 2021(5008)
- 2020(4131)
- 2019(8884)
- 2018(8280)
- 2017(16125)
- 2016(8067)
- 2015(9200)
- 2014(9159)
- 2013(9048)
- 2012(8702)
- 2011(8093)
- 2010(8703)
- 2009(8634)
- 2008(7298)
- 2007(6588)
- 2006(6261)
- 2005(6054)
- 学科
- 济(59039)
- 经济(59005)
- 融(25352)
- 金融(25352)
- 银(22103)
- 银行(22096)
- 管理(22038)
- 行(21568)
- 业(21083)
- 中国(20311)
- 地方(18809)
- 企(16945)
- 企业(16945)
- 方法(15187)
- 数学(13401)
- 数学方法(13352)
- 地方经济(11996)
- 业经(11722)
- 制(11388)
- 学(11388)
- 中国金融(11028)
- 财(10819)
- 农(10205)
- 体(8382)
- 农业(7916)
- 产业(7243)
- 理论(7185)
- 务(6914)
- 财务(6897)
- 财务管理(6885)
- 机构
- 学院(123960)
- 大学(123167)
- 济(65824)
- 经济(64632)
- 研究(46893)
- 中国(42364)
- 管理(41993)
- 理学(34431)
- 理学院(34056)
- 管理学(33655)
- 管理学院(33413)
- 财(29759)
- 京(25035)
- 科学(23939)
- 财经(23337)
- 所(23194)
- 经济学(23138)
- 中心(22319)
- 经(21002)
- 研究所(20653)
- 经济学院(20578)
- 江(19036)
- 融(17926)
- 银(17707)
- 金融(17628)
- 财经大学(17204)
- 银行(17111)
- 北京(16333)
- 人民(16178)
- 院(16139)
- 基金
- 项目(71933)
- 科学(56562)
- 研究(55921)
- 基金(51934)
- 家(43526)
- 国家(43137)
- 社会(38726)
- 社会科(36949)
- 社会科学(36941)
- 科学基金(36930)
- 省(28084)
- 基金项目(25972)
- 教育(24566)
- 划(22153)
- 编号(21905)
- 资助(21520)
- 自然(19638)
- 自然科(19143)
- 自然科学(19139)
- 自然科学基金(18793)
- 成果(18516)
- 发(17995)
- 国家社会(16863)
- 重点(16671)
- 课题(15851)
- 部(15767)
- 发展(15655)
- 展(15440)
- 济(15300)
- 经济(15161)
共检索到211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晓晶
文章通过分析次贷危机爆发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现代经济学带来的巨大挑战,指出未来经济学首先应抛却经济学的自负,并侧重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努力把握经济中的不确定性、推动抽象模型与直接经验的对话、注重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平衡以及探索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机制。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不确定性 符号经济 现代经济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钱津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至少在十个方面给予现代经济学严峻的挑战,即从今往后的经济学研究必须在经济人假设、经济研究范围、价格理论、效用理论、政府作用、信用理论、金融衍生品市场、货币理论、宏观调控理论、经济学研究基础范畴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理论认识创新。
关键词:
经济学 国际金融危机 挑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育川
两年以前我们还在庆贺亚洲奇迹的成功——几十年建立在人们误以为是完善的经济基础上的强劲的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自由化的市场以及全知全能的政府干预。一年前我们则热衷于谈论亚洲金融危机的独特性———源于亚洲国家私人部门、金融体系以及公司制度的结构性缺陷。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贾洪波 刘欣欣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实施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揽子计划可以概括为:全方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来应对金融危机。具体的应对措施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贾保华
重新审视亚洲金融危机,可以发现它已经具有全新的含义:去年发生的危机,既不仅仅是“亚洲”的、也不仅仅是“金融”的,在本质上,它是现行全球经济体制和现有经济理论体系的危机。 理论探讨特点 1.参与讨论的地区范围大大超过危机爆发的地理范围 直接遭受危机的亚洲自不待言,北美和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梅波 熊爱宗
东亚经济已经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在实体领域,美国经济减速,造成东亚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同时也为东亚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带来了调整的压力。在金融领域,东亚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面临着损失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加剧,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难度加大。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说明了东亚加强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 东亚经济合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勇
对经济学者来说,当下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极富挑战的时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经济更多是防过热、防通胀,重点是抑制蓬勃的增长动力不至失控,增长几乎不用担心。危机过后,可谓新旧问题交织,长期短期矛盾杂陈,国际国内互溢,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概括来说,这几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肖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志国
2010年,世界经济已进入金融危机后的复苏阶段,但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影响乃至挑战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存在。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能否长期持续以很高的国外市场份额支撑未来经济高速增长?如果改变中国目前外需过大的发展方式,中国的投资、消费和产业结构成长将是什么样的格局?本文对这些问题作出了一些解答,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思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埃德蒙·菲尔普斯
一个国家的活跃性主要表现为创新及其在商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创新无论从消费、发展还是营销的角度看,都非常值得关注。它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带来更高的工资水平,提高国家的活跃性和世界地位。消费作为产业链中一个关键的环节,能有效检验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创新,使产业链不断持续下去。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消费也越来越多,中国必须实现自给自足,要特别注意创新,产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而不是主要依赖其他国家。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局势下,消费行为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消费者如果能够储蓄得少一点,就能够刺激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减少失业率。为应对更多的出口需求,中国应把资源从出口方面调转过来,要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范恒山
自2006年中央作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以来,中部各省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自主性明显增强,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城市群集聚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永臻
大的经济危机往往会激发经济学理论的创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形成了新挑战。本文对深度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之难、"国家道德风险"的制约、价格稳定目标是否应当包括资产价格的稳定、央行如何有效监控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市场自由和政府干预的边界如何界定、收入和财富分配问题是否应该纳入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视野等几个方面的挑战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提出问题,推动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深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伊然
对危机传导链条的逆推式探究表明,在泡沫破裂、泡沫形成这两个关键阶段的背后都有着共同的政治经济根源,即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美国政治的右转,新自由主义开始盛行,从而导致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朝着不利于前者的方向大大倾斜。在住房政策、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推动下,泡沫逐渐成形。然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供给只是暂时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了支付手段,却无法解决实际收入与真实购买能力不足的根本问题。正是由于缺乏实际收入的支撑,泡沫最终破裂,引发了本次金融危机。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决之道在于,平衡收入分配、提高社会保障力度、使经济增长的果实能够惠及广大中低收入阶层。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泡沫 过度消费 收入不平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华 王晓玲
本文首先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分析视角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也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分析视角对政府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提出了自由放任的主张。本文在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辨析的基础上,对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政府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奥地利学派 经济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姜伟
本次金融危机是部分利益集团以在世界范围内攫取利润为目的,利用目前体制和市场存在的瑕疵或漏洞,以美国金融体系为突破口,采取突然的关联行动,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危机是个别利益集团对金融体系的狙击,是制度本身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金融危机应采用灾害经济学的思想,提前预防、系统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