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24)
- 2023(6414)
- 2022(5121)
- 2021(4859)
- 2020(4034)
- 2019(9186)
- 2018(8525)
- 2017(16505)
- 2016(8234)
- 2015(9569)
- 2014(9075)
- 2013(9273)
- 2012(8772)
- 2011(8055)
- 2010(8200)
- 2009(8070)
- 2008(6795)
- 2007(5704)
- 2006(5104)
- 2005(4905)
- 学科
- 济(38729)
- 经济(38697)
- 融(25573)
- 金融(25573)
- 银(22633)
- 银行(22633)
- 行(22103)
- 业(21824)
- 中国(21557)
- 管理(20555)
- 企(16928)
- 企业(16928)
- 方法(16303)
- 数学(15353)
- 数学方法(15309)
- 中国金融(11179)
- 贸(10975)
- 制(10972)
- 贸易(10962)
- 财(10909)
- 易(10865)
- 农(9509)
- 业经(7793)
- 地方(7657)
- 务(7082)
- 财务(7068)
- 财务管理(7060)
- 体(6892)
- 企业财务(6832)
- 农业(6589)
- 机构
- 大学(117505)
- 学院(115483)
- 济(63692)
- 经济(62857)
- 研究(45472)
- 中国(44800)
- 管理(41587)
- 理学(35176)
- 理学院(34837)
- 管理学(34545)
- 管理学院(34342)
- 财(28424)
- 京(24967)
- 财经(23055)
- 经济学(23032)
- 中心(22186)
- 科学(21888)
- 所(21760)
- 经(21361)
- 经济学院(20901)
- 研究所(19779)
- 融(19280)
- 金融(18972)
- 财经大学(17610)
- 银(17258)
- 北京(16733)
- 银行(16653)
- 院(15934)
- 人民(15624)
- 行(15542)
- 基金
- 项目(74226)
- 科学(59721)
- 基金(57804)
- 研究(56578)
- 家(49807)
- 国家(49468)
- 科学基金(42274)
- 社会(40109)
- 社会科(38432)
- 社会科学(38427)
- 基金项目(29222)
- 资助(24608)
- 教育(24544)
- 省(24407)
- 自然(23975)
- 自然科(23500)
- 自然科学(23494)
- 自然科学基金(23132)
- 划(21507)
- 编号(20518)
- 中国(19082)
- 国家社会(18732)
- 部(18590)
- 成果(17206)
- 重点(17042)
- 发(16994)
- 教育部(16653)
- 创(15952)
- 社科(15497)
- 性(15474)
共检索到186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向前
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贷危机,又一次使人们更清醒地感受到"蝴蝶效应"。2007年6月,贝尔斯登投资银行旗下的两只基金,因次级抵押债券出现严重亏损。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紧接着第三大银行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摩根斯坦利从投资银行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这意味着华尔街仅剩的两大投资银行可以设立商业银行,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侯铁建 董盈厚
受制于自身的发展水平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发展中国家不仅是经济领域的落后,也是整体性制度安排的落后。所以,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影响的后果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非经济领域。金融危机放大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固有问题,使其反危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处于两难境地,进而制约各项反周期政策的实施,但反危机政策的+国际协调也为发展中国家提升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带来了机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松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婷 徐修德
经历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世界经济逐渐复苏,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中国对日服务外包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探析了中国对日服务外包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展机遇,并提出了加快人才培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组建战略联盟等推动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转型优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服务外包 日本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华民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的大危机,由于缺乏吸引流动性的新兴产业,本次调整有可能是长期的;由于有国际货币金融乘数效应和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必须全球共同救市。中国近期所做的价格调整是失败的,刺激内需的经济政策也是无效的,投资与出口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为此,需要进行产量调整,并通过恢复利率平价、降低税率平价来维持出口竞争力。人民币是被美元渗透的货币,在本质上不是一个国际货币,再加上人民币缺乏微观基础,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不是明智的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小川雄平,张世和
60年代以来 ,泰国的经常收支一直出现赤字 ,使得泰国经济严重依赖外国直接投资和短期资金 ,加之泰国政府采取的外资依赖型的工业化路线 ,导致了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而中国由于贸易、经常收支呈现为大幅度黑字 ,短期债务比率较低 ,同时中国对外汇管制较严 ,所以目前还不会发生金融危机。
关键词:
泰国 金融危机 中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兆量
经历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东亚金融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它的基础是广泛存在的泡沫经济。金融业的全球一体化,离岸金融中心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国际炒家的掀风作浪,加剧了危机的深度。中国由于实质经济比较稳固,对金融业开放持谨慎态度等原因,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危机给中国敲响了警钟,要求中国尽快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理查德·韦格 崔秀梅
基于本人于2019年出版的新书《末日简史》,本文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若干重大金融危机之前,都可见非中央政府债务的加速积累现象。借贷活动的快速大量累积,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产能过剩,进而出现泡沫经济,形成"过剩产能—不良贷款—银行等放贷机构破产"的典型循环。为了消化过剩产能,经济活动应该适当减速,使得需求与供给相匹配。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深度萧条,均由过剩产能引致。如今,各国政府早已熟稔于采取干预措施,避免陷入"银行破产—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中国1999年的那次潜在经济危机因此得以成功避免。通过回顾中国债务史,本文建议:在加强银行资本监管方面,中国应继续允许银行减记问题贷款,并适当进行贷款重组,减轻债务人的负担,以解决当前居高不下的债务问题;适度加大中央政府投资力度,并控制在适当水平,避免出现类似日本的极高水平中央政府债务率;持续策略地放缓经济增长,使得需求赶上供给。
关键词:
债务 过剩产能 金融危机 贷款重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乔磊
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超过了人们的估计与想象,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本文将这场危机与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从背景、机理、特征、原因和影响几方面进行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这场危机对中国在金融人才引进、创意产业发展和中国企业国际化等方面蕴含的机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比较 机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望 张雅璐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中国经济同样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经济一个组成部分的会展经济在危机中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危机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需求,淘汰了落后的企业,政府对会展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国际会展人才的引进成为了可能等。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会展业 机遇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策
随着金融危机的全球性蔓延,世界各国公司股价大幅下跌,资本市场迅速下滑,许多著名的国际公司都不得不寻求出售股权以获生机,这为坐拥大笔资金并获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荣升 高新涛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体系正经历着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地缘政治变动。后危机时代,国际体系将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新兴大国群体崛起,传统大国趋向衰落,国际战略力量分化重组,多极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中美力量对比发生此消彼长的重大变化,中美关系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大国关系趋向缓和,全球和地区地缘对抗色彩淡化;国际秩序酝酿结构性调整,中国面临历史性机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肖炼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湘平
文章认为,尽管我国证券行业2003年底经历的危机与全球金融危机在性质与危害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同样面临了严峻的形势,付出了前所未有的扶持代价,也为应对危机积累了一些经验。文章提出,为更好地促进我国证券业良性健康发展,必须吸取经验教训,始终坚持合规经营,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加强风险控制,强化成本管理,并切实做到资本稳健。当前的制度改革为我国证券业提供了重大的机遇,也使之面临更多的风险,如增量机会的高风险、存量机会的老问题、境外机会的新变数等。过去,我国证券公司大多采取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道路,而今后只有把业务发展转到集约化发展轨道上来,遵循业务赢利规律,与时俱进地调整发展战略,把握好发展机遇,不错过...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国证券业 机遇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