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8)
- 2023(13562)
- 2022(10952)
- 2021(10132)
- 2020(8521)
- 2019(19028)
- 2018(18376)
- 2017(35771)
- 2016(18969)
- 2015(20796)
- 2014(20097)
- 2013(20140)
- 2012(18341)
- 2011(16017)
- 2010(16205)
- 2009(15528)
- 2008(14721)
- 2007(13092)
- 2006(11598)
- 2005(10800)
- 学科
- 业(84292)
- 济(78831)
- 经济(78741)
- 企(77068)
- 企业(77068)
- 管理(66794)
- 银(33562)
- 方法(33504)
- 银行(33416)
- 行(31877)
- 融(30256)
- 金融(30254)
- 业经(30103)
- 财(27485)
- 农(27304)
- 制(25811)
- 数学(25639)
- 数学方法(25503)
- 中国(24226)
- 务(21405)
- 财务(21390)
- 财务管理(21375)
- 农业(20583)
- 企业财务(20291)
- 技术(17372)
- 地方(16398)
- 体(15488)
- 贸(15445)
- 贸易(15429)
- 易(15055)
- 机构
- 学院(263163)
- 大学(256454)
- 济(113316)
- 经济(111239)
- 管理(106132)
- 理学(90681)
- 理学院(89812)
- 管理学(88779)
- 管理学院(88306)
- 研究(81627)
- 中国(77672)
- 财(54189)
- 京(52889)
- 农(50969)
- 科学(47580)
- 财经(43215)
- 中心(41164)
- 江(40557)
- 农业(40472)
- 所(40230)
- 业大(40186)
- 经(39352)
- 研究所(36375)
- 经济学(34752)
- 银(33713)
- 州(32932)
- 北京(32416)
- 银行(32401)
- 财经大学(32156)
- 经济学院(31742)
- 基金
- 项目(172979)
- 科学(137113)
- 基金(127469)
- 研究(124797)
- 家(111000)
- 国家(109938)
- 科学基金(96024)
- 社会(82014)
- 社会科(78018)
- 社会科学(77997)
- 省(69193)
- 基金项目(68618)
- 自然(62614)
- 自然科(61219)
- 自然科学(61201)
- 自然科学基金(60198)
- 划(56446)
- 教育(55120)
- 资助(50632)
- 编号(49073)
- 业(40253)
- 创(40154)
- 重点(38466)
- 发(37851)
- 部(37441)
- 成果(36854)
- 创新(36672)
- 国家社会(34275)
- 科研(33410)
- 制(33206)
- 期刊
- 济(125491)
- 经济(125491)
- 研究(76840)
- 融(51208)
- 金融(51208)
- 中国(49599)
- 农(47380)
- 财(45558)
- 管理(42856)
- 学报(38751)
- 科学(37045)
- 农业(30704)
- 大学(29844)
- 学学(28920)
- 业经(22992)
- 技术(22141)
- 财经(22016)
- 经济研究(19543)
- 业(19222)
- 经(18929)
- 问题(16535)
- 教育(16460)
- 技术经济(14536)
- 财会(13918)
- 现代(13906)
- 贸(13504)
- 国际(13483)
- 商业(13257)
- 世界(13032)
- 理论(12345)
共检索到403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祝英丽 李小建 乔家君
以花旗集团为例,分析当前金融危机对跨国银行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危机造成花旗的利润下降,总资产缩水,股价波动;迫使花旗减少组织层级,在全球大规模裁员;同时金融危机迫使花旗停滞部分原有扩张计划,收缩成本高、风险大的市场。除此常规影响外,危机中花旗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扩张,如新加坡、中国、菲律宾、墨西哥和巴西,这些国家多为新兴市场国家,具有长远战略地位,体现了跨国银行企业全球空间调整中获取超额利润的最终目的。从中得到启示:我国银行业企业应吸取花旗的经验,谨慎对待多元化经营战略,并不失时机地实施全球化战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凌轩坤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波
花旗集团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反映了银行业在机构和产品双重变革下面临的全面市场风险,也暴露了功能性监管体制与银行内控机制的双重脱节。有鉴于此,美国2008年监管改革蓝皮书提出建立基于目标的最优化监管架构。处于综合化转型期的我国商业银行,应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夯实监管协调机制,强化对金融控股集团的市场稳定性监管,在银行内部建立健全多元业务的风险协同管理,全面履行新巴塞尔协议,并在此前提下稳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继德 聂继虹
近年来,跨国并购已成为我国一些企业加速全球化经营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国平安就是其中之一。2007年11月,中国平安入股富通集团,短短1年的时间,其最初的238.74亿元投资额至今仅剩6亿元左右。本文在此以中国平安收购富通集团为例,分析探讨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玉梅
以我国物流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出发点,在进行相关案例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国内物流企业参与跨国并购中所遇到的问题与阻碍,就当前我国国内物流市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展开论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问题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物流业开展海外并购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物流企业 跨国并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晓慧 李杰
本文通过比较金融危机前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超额收益,分析金融危机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和相关因素作用的影响。采用Bai-Perron多重断点检验判断金融危机初始点,利用单因素和双因素市场模型评估企业跨国并购的超额收益,得到核心结论如下:金融危机提高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金融危机期间,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提高幅度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呈n字型;政府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的作用开始显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政府干预 跨国并购 超额收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飞鸣
论文使用包括美国在内的28个经济体的股票指数的日收益率,进行相关系数及其费雪Z转换来检验美国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染效应;并运用单因素模型回归来验证纯传染效应的存在以及用经异方差调整后的相关系数对此纯传染效应进一步判断,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在本次危机中不仅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而且存在金融危机纯传染效应,而另外8个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经济体则不存在纯传染效应。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跨国传染 实证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晓慧
文章以2003-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A股上市企业的3710个观察值为样本,实证研究得到: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概率增加,民营企业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加敏感,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增加的比例大于国有企业,尤其是大规模民营企业。因此,中国企业要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合理进行跨国并购。对政府而言,要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进行跨国并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晓慧
文章以2003-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A股上市企业的3710个观察值为样本,实证研究得到: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概率增加,民营企业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更加敏感,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增加的比例大于国有企业,尤其是大规模民营企业。因此,中国企业要以金融危机为契机,合理进行跨国并购。对政府而言,要加大支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进行跨国并购。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忠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中资银行如何根据战略发展计划抓住有利时机,进行跨国并购,提高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程度,提升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成为当前中资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中资银行海外并购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同时给出了中资银行面对挑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资银行 跨国并购 机遇 挑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启阳 张艳
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甚至全球的金融业都进入了一个低谷。欧美许多大型金融机构资产贬值,价值被低估,股价也出现大幅下挫。可以说,流动性充沛的中国金融企业迎来了并购的良机。但受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金融企业自身能力限制,跨国并购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金融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机遇与挑战,并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并购中的经验教训,得出中国金融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海外并购应持谨慎态度,不可盲目抄底。目前,中国金融企业最重要的是把国内的业务做好,等待时机。确保金融业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跨国并购 金融企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新夫 宋玉
本文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民营上市公司政治联系对银行贷款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有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比无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具有更高的财务杠杆,能获得更长期且条件更优惠的银行贷款。而且,在金融危机时期,有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更有可能因为承担了政策性负担而使得这种贷款效应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果从银行信贷决策的角度为民营企业建立政治联系提供了一种解释。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政治联系 金融危机 银行贷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成卉
一、国际金融危机显现,对中国企业集团跨国经营的影响(2007年8月至今)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蔓延,经美国到欧洲,再到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一场世纪金融海啸实实在在地冲击着全世界的经济。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的市场无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加里·B·戈顿 王宇
本文认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回购市场挤提引起的银行恐慌。机构投资者是回购市场的需求者,他们向影子银行"存款",影子银行则以资产抵押支持证券保证"存款"的安全。当证券化资产的折价率大幅提高时,就出现了回购市场挤提,引起银行恐慌,从而导致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危机 回购市场 机构投资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浩 葛岳静 王姣娥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并购热潮为中国民航企业加快航空自由化探索和参与国际航空市场竞争提供了机遇,在跨国并购内容模式梳理及后金融危机时代航空企业"走出去"战略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海南航空集团跨国并购的发展基础、市场选择、航空自由化探索进行经济分析和空间分析,结果得出:海航作为中国开放航权试点省份的唯一民航企业,可以凭其在中国对外航空格局中的市场地位和雄厚的集团发展实力去进行航空运输市场的国际化探索,借鉴其国内低成本多元化的并购经验,锁定美欧和亚太市场,探索其联盟合作和多元发展的跨国并购之路。
关键词:
民航企业 跨国并购 后金融危机时代 海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