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4)
2023(12641)
2022(10514)
2021(9715)
2020(7966)
2019(17888)
2018(17399)
2017(34199)
2016(17807)
2015(20034)
2014(19632)
2013(19673)
2012(18908)
2011(17075)
2010(17942)
2009(17227)
2008(16385)
2007(14983)
2006(13745)
2005(13029)
作者
(50713)
(41657)
(41597)
(39247)
(26752)
(19739)
(18951)
(15899)
(15860)
(14993)
(14248)
(13980)
(13303)
(13299)
(13057)
(12772)
(12134)
(12096)
(12043)
(11595)
(10692)
(10065)
(10056)
(9607)
(9588)
(9419)
(9382)
(9332)
(8366)
(8206)
学科
(80106)
经济(80031)
(58155)
管理(54786)
(47324)
企业(47324)
中国(33202)
(29504)
金融(29504)
(28128)
银行(28109)
(27352)
方法(26853)
数学(23056)
(22982)
数学方法(22921)
地方(22704)
(21038)
(20396)
业经(20113)
技术(19431)
农业(15634)
(15075)
贸易(15052)
(14576)
技术管理(13369)
(13019)
财务(12990)
财务管理(12966)
(12727)
机构
学院(258763)
大学(256879)
(116839)
经济(114413)
管理(98613)
研究(90082)
理学(82237)
理学院(81381)
管理学(80497)
管理学院(79981)
中国(78432)
(58486)
(54675)
科学(47698)
财经(44860)
(44599)
中心(42495)
(40545)
(40498)
研究所(39253)
经济学(36762)
(36224)
北京(36035)
(33738)
(33605)
师范(33471)
财经大学(33319)
经济学院(33029)
(31902)
业大(30479)
基金
项目(154236)
科学(122903)
研究(120867)
基金(110339)
(93065)
国家(92182)
科学基金(79853)
社会(78741)
社会科(74844)
社会科学(74827)
(61513)
基金项目(57609)
教育(54970)
(50517)
编号(49386)
自然(46695)
自然科(45631)
自然科学(45621)
自然科学基金(44848)
资助(44512)
成果(41791)
(39165)
(38080)
课题(35350)
创新(34638)
(34557)
重点(34429)
发展(32692)
国家社会(32349)
(32152)
期刊
(139548)
经济(139548)
研究(89964)
中国(60273)
(47218)
金融(47218)
(43608)
管理(41689)
(35063)
教育(31988)
科学(31190)
学报(30249)
大学(24671)
业经(23551)
农业(23296)
财经(23239)
技术(23186)
学学(22806)
经济研究(22779)
(20027)
问题(18158)
(15557)
国际(14675)
技术经济(14212)
理论(14185)
商业(13675)
现代(12768)
科技(12717)
世界(12624)
实践(12567)
共检索到427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啸  
本文总结了金融创新的三方面教训:金融创新不应脱离监管约束,鼓励创新与加强监管不能偏废;金融创新的动力不能来自短期逐利,短期激励和利益冲突必须避免;金融创新不应唯模型化,金融工程的自娱自乐、自欺欺人倾向应该警惕。本文提出应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地进行资本市场发展与创新,具体包括:(1)大力扩展资本市场规模,改善结构失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有序发展场内交易金融衍生品,发挥其对风险的定价、对冲、分散等功能;(3)鼓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业务创新,改变业务模式传统、单一的局面,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4)深化交易机制市场化改革,在风险可测、可控和可承受的情况下推进融资融券等制度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啸  
有人认为金融创新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我们应暂缓乃至搁置种种创新举措;也有人认为此次金融危机为我国加快与国际接轨,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金融话语权和资源定价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应将金融发展和创新尽快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上来。笔者认为,美国等成熟市场近几十年的繁荣与危机为我国发展金融创新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祁斌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与华尔街不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应该审慎推进金融创新,强化风险控制机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史立新  于娟  黄云鹏  
目前,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对美国、欧洲等国家的实体经济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一些国家的经济已经陷入衰退。由于开放程度较低,金融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直接影响较小。但是,当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符浩东  
次级贷危机即银行住房信贷在次级贷资产证券化推动下通过杠杆效应扩张信用,而后在房地产进入熊市时引发金融风险报复性回归,导致资本市场市值严重紧缩和流动性恶化的过程。从次级贷作为分散风险的工具,在实现金融产品创新、分散风险的同时进而演变成席卷全球金融风暴的过程看,次级贷发展的教训在于忽略了对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规模及其信用评级的监管,放大了信用风险,失去了对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关键时机,稳健推进金融产品创新进程与建立重大金融风险应对机制成为战略性的课题。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权证、资产证券化等产品创新进程的加快,市场风险总量呈现不断累积的态势。建设一个充分确保风险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揭水利  
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新兴加转轨"的我国资本市场跌宕起伏,上证指数从最高的6124点跌至最低的1664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投资者心理和金融创新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也为我国的产业金融转型创造了机会。本文认为,我们要化危为机,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改善宏观运行环境、强化应急机制、稳定市场信心、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和化解风险能力,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利用资本市场加速产业转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蔡玮  乜玉平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发生动荡,我国资本市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在积极应对次贷危机带来影响的同时,应该从次贷危机吸取经验和教训,得到启示,使我国金融改革平稳地进行,以确保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正庆  
美国推崇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和金融自由化是这次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源。我国资本市场建设,既不能脱离国际金融市场搞封闭运行,又不能照抄照搬国外模式;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按照邓小平理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改革开放,构建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为此,还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大力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发展创新与市场监管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封铁英  李梦伊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动荡低迷的资本市场已严重威胁到我国养老基金的稳定发展,金融危机的恶性演化凸现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困难和迫切。在借鉴西方国家养老基金和资本市场的互动效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指出基金积累规模、基金投资收益、资产流动性、资本稳定性和市场运行效率是两者产生互动影响的关键要素。通过系统分析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并结合我国经济现状与制度环境,提出促进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增长、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路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细松  
美国次贷危机缘于资产证券化,但资产证券化本身不是危机的主要成因。金融创新还强化了金融脆弱性,使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性下降,因而成为金融危机的真正根源之一。问题还在于,有缺陷的资本市场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在负向冲击时它推进了虚拟经济崩溃向实体经济衰退的转化。因此,要防控资产证券化负向功能的快速膨胀,重点是加强资本市场金融创新工具及其风险的监管,同时坚持金融市场发展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满红智  
自2007年7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业乃至整个美国经济深受重创,虽然美国政府采取了大幅降息、增加流动性、巨额注资等多种救市方式,均无法扭转次贷危机的继续深化,最终引发了美国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从美国政府资助摩根大通290亿美元收购贝尔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正庆  
本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西方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贪婪性和欺骗性,我们应对某些西方经济理论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正确理念,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构建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发挥其融通资金、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发展、增加财富和拓宽国际交流渠道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发展资本市场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发展创新与市场监管的关系,集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秦建文  梁珍  
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仍未探底。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美国实行"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直接原因是脱离实体经济发展滥用金融创新产品,并疏于金融监管。虽然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创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停止金融创新,相反,要在吸取这场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不断继续金融创新,并在金融创新中切实做到:金融创新立足于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重,加强场外监管,保证金融创新的基础资产质量,审慎对待复杂的金融产品创新,规范信用评级,加强风险控制;坚持行之有效的外汇管理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欣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银行业遭受了巨大冲击。据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有25家银行倒闭或被接管,2009年,这一数字上升为140家。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崔晓春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回购市场健全成熟与否对于防范流动性危机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本次金融危机对国际回购市场的影响以及各国的应对措施,结合我国银行间回购市场的实际情况研究认为,有必要在我国银行间回购市场引入CCP清算和回购第三方服务,它们在危机时刻能够有效降低回购市场的整体信用风险,维持市场流动性。同时,还应该妥当协调抵押品变现问题,提高抵押品的利用率,以及建立应对金融危机的回购市场监管应急预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