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1)
- 2023(15811)
- 2022(12721)
- 2021(11367)
- 2020(9375)
- 2019(20886)
- 2018(20451)
- 2017(40220)
- 2016(21381)
- 2015(23795)
- 2014(23640)
- 2013(23259)
- 2012(21604)
- 2011(19743)
- 2010(20296)
- 2009(19441)
- 2008(18408)
- 2007(16720)
- 2006(15487)
- 2005(14319)
- 学科
- 济(106012)
- 经济(105909)
- 管理(62608)
- 业(62114)
- 企(48932)
- 企业(48932)
- 方法(35721)
- 中国(34887)
- 数学(31595)
- 数学方法(31354)
- 融(28819)
- 金融(28819)
- 银(28019)
- 农(28017)
- 银行(27982)
- 行(27084)
- 地方(26154)
- 财(25084)
- 业经(23263)
- 制(22965)
- 贸(19203)
- 贸易(19186)
- 农业(18996)
- 易(18712)
- 学(18121)
- 策(15823)
- 体(15303)
- 务(14746)
- 地方经济(14729)
- 财务(14702)
- 机构
- 学院(314929)
- 大学(312590)
- 济(146243)
- 经济(143453)
- 管理(117512)
- 研究(112124)
- 理学(100021)
- 理学院(98968)
- 管理学(97585)
- 管理学院(96991)
- 中国(91728)
- 财(68313)
- 京(65089)
- 科学(63299)
- 所(56399)
- 财经(53686)
- 农(52661)
- 中心(51376)
- 研究所(50726)
- 经(48603)
- 江(47542)
- 经济学(46772)
- 业大(43780)
- 经济学院(42056)
- 北京(41492)
- 农业(41085)
- 院(39606)
- 财经大学(39537)
- 范(38703)
- 师范(38283)
- 基金
- 项目(197666)
- 科学(155488)
- 研究(144910)
- 基金(144034)
- 家(125450)
- 国家(124371)
- 科学基金(105757)
- 社会(96252)
- 社会科(91522)
- 社会科学(91498)
- 省(76389)
- 基金项目(74818)
- 自然(65166)
- 教育(64848)
- 划(63888)
- 自然科(63668)
- 自然科学(63647)
- 自然科学基金(62543)
- 资助(58708)
- 编号(57447)
- 成果(47272)
- 发(45289)
- 重点(44826)
- 部(43842)
- 创(41241)
- 国家社会(40581)
- 课题(40366)
- 创新(38664)
- 教育部(37947)
- 人文(37213)
- 期刊
- 济(169752)
- 经济(169752)
- 研究(101852)
- 中国(60902)
- 财(50502)
- 农(49126)
- 融(48082)
- 金融(48082)
- 学报(46374)
- 管理(45647)
- 科学(43062)
- 大学(35794)
- 学学(34136)
- 农业(32091)
- 经济研究(29306)
- 财经(27811)
- 教育(26767)
- 业经(26595)
- 技术(25407)
- 经(24053)
- 问题(22585)
- 贸(19014)
- 国际(17894)
- 技术经济(16887)
- 业(15933)
- 商业(15815)
- 理论(15433)
- 世界(15263)
- 现代(15021)
- 统计(14511)
共检索到492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浩
由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演变的全球金融危机迅速影响到了实体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全球化战略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面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如何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中必须进行深层思考和对策调整的重大课题。本文回顾了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取得的成就和隐忧,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营运、就业、价格和我国进行海外投资的影响,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风险策略,着重分析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把握向海外投资的机会和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可行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晓阳 蒙克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经济体的影响是深远的,反映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相关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金融危机的爆发作出了解释。论文尝试从金融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与全球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首先,研究考察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国际劳动力分工的形成,指出了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并描绘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地理塑造的空间差异。对中国来说,全球金融危机是外部性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和消费收缩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出口,但危机并没有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其次,解释了为什么全球金融危机没有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制度的空间异质性、市场经济制度的多样性、政府积极的宏观调控和中国以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都是重要因素。第三,金融危机之后中西方金融地理学家对中国问题的兴趣逐渐增加,文章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在西方金融地理学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地理学的学科构建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金老
人们深知金融危机危害之大,又往往苦于避免不了,因此促使人们去寻求治理它的对策。早期的金融危机主要是银行危机,与实体经济息息相关。那一时期,主要依靠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给金融市场(银行)提供流动性,以制止抛售资产狂潮。金融全球化时代的危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紧密度下降,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史振华 卢燕平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国高额的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存款虽然能够帮助中国的金融机构渡过金融危机,但是我国的外汇储备和大量的金融资产遭到贬值或资产损失的风险。中国的经济增长、投资、就业和物价水平等实体经济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化解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我国目前面临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产损失 经济增长 就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效梅
本文分析探讨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价格及产量明显下降、农民工就业难、农产品出口受阻、乡镇企业发展困难加大等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实施财税支持政策,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加大对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有效化解金融危机的危害。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农村经济 影响及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肖元真 郭卫民 徐光新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传导,使得世界各国也因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衰退。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就我国如何通过经济政策、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加工贸易、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积极应对,以保持经济持续和谐发展提出策略和建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曹红辉
现在我们来探讨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对策。很多人说这两年是次贷危机,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这次危机不仅仅是次级贷款的危机,次贷只是其中一个小的贷款。为什么二三万亿的贷款规模,毁约率也不过百分之十几,竟会引发全球性的危机?为什么金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青
文章阐述了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背景及现状,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宏观经济 调控政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慧
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层面,并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欧洲、亚洲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贸易不平衡、存在巨额贸易顺差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一大特点,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为我国带来大量的外汇储备,也成为我们抵御外来金融危机和经济冲击的坚强后盾,然而昔日顺差的优势,成为这次危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软肋。
关键词:
贸易顺差 金融危机 出口 经济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继志
经济全球化将各国的贸易、生产和金融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客观上要求各国的货币政策由各自为政走向国际协调。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有了新发展,通过同步降息、货币互换、G20峰会等形式,实现了特定时期和特定形势下多国货币政策的密切合作。在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应以多种方式进行,相关国际组织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中应进一步发挥作用,而经济联系紧密和经济总量较大国家之间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更为重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后凯
金融危机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影响呈现出典型的由东南沿海向北部和中西部地区转移扩散的趋势,其影响程度在不断加深,目前已波及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这种影响的行业和地区差异性较大,各地区外贸出口、工业生产、房地产业、地方财政和劳动就业受到的影响较大,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受到的影响较小。但总体上看,这次金融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和基本面。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应该实行长短结合,把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促升级、促协调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优彩 李树标
进入1997年7月,泰国爆发货币危机,在泰国政府被迫宣布放弃联系汇率制转而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后,泰国铢急剧贬值。随后一场股市和汇市风暴迅速席卷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而后取道香港、台湾直奔韩国。与此同时,日本的金融市场也危机四起。11月,日本的三洋证券公司,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公司和仙台德阳城市银行等四家金融机构先后倒闭,标志着日本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日本股市暴跌,日元也直泻而下,并再次触发股汇两市的全球性动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宏观经济课题组 韩康 王健 董小君 樊继达 惠双民 黄文虎 张占斌 李江涛 马小芳 时红秀 张青 蔡春红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断深入,政府、企业、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韩康副院长担任组长的"宏观经济课题组",分赴东部、中部和东北三个地区六个省市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六省市的经济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普遍对自身发展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预期持比较乐观态度,由于这些省市经济结构特点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可能性的差异。调研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批理论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斌
世界金融危机虽然对湖北经济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我们应该看到国际国内经济格局的调整、金融支撑经济的力度以及湖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等都有利于湖北经济的发展,我们应提振信心,努力把支持实体经济、扩大内需、规范第三产业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着力点,努力实现湖北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湖北经济 影响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