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67)
- 2023(16440)
- 2022(13967)
- 2021(12985)
- 2020(11117)
- 2019(25370)
- 2018(24832)
- 2017(48907)
- 2016(26133)
- 2015(29281)
- 2014(28946)
- 2013(28944)
- 2012(26748)
- 2011(24237)
- 2010(24321)
- 2009(22924)
- 2008(21662)
- 2007(18967)
- 2006(16873)
- 2005(14879)
- 学科
- 济(103774)
- 经济(103653)
- 管理(74986)
- 业(74827)
- 企(60904)
- 企业(60904)
- 方法(50229)
- 数学(44195)
- 数学方法(43833)
- 中国(33918)
- 融(30449)
- 金融(30448)
- 财(30030)
- 银(28740)
- 银行(28674)
- 农(28028)
- 行(27622)
- 制(22935)
- 业经(22799)
- 贸(22310)
- 贸易(22295)
- 易(21718)
- 学(21046)
- 地方(20774)
- 务(19564)
- 财务(19500)
- 财务管理(19466)
- 农业(19124)
- 企业财务(18599)
- 理论(16819)
- 机构
- 大学(378763)
- 学院(375311)
- 济(154435)
- 经济(151270)
- 管理(147419)
- 理学(128106)
- 理学院(126736)
- 研究(125646)
- 管理学(124704)
- 管理学院(124051)
- 中国(100013)
- 京(79825)
- 科学(76667)
- 财(73143)
- 农(64556)
- 所(63237)
- 财经(59366)
- 业大(58313)
- 中心(58255)
- 研究所(57772)
- 经(54049)
- 江(52172)
- 农业(51272)
- 北京(50644)
- 经济学(47930)
- 范(46306)
- 师范(45762)
- 院(44945)
- 财经大学(44570)
- 经济学院(43735)
- 基金
- 项目(255860)
- 科学(199772)
- 基金(186710)
- 研究(183055)
- 家(164057)
- 国家(162717)
- 科学基金(138608)
- 社会(116392)
- 社会科(110524)
- 社会科学(110496)
- 基金项目(99485)
- 省(98520)
- 自然(90930)
- 自然科(88806)
- 自然科学(88780)
- 自然科学基金(87216)
- 划(83761)
- 教育(83266)
- 资助(77385)
- 编号(73524)
- 成果(59297)
- 重点(57234)
- 部(56755)
- 发(54186)
- 创(53344)
- 课题(50041)
- 创新(49791)
- 科研(49431)
- 教育部(48534)
- 国家社会(48111)
- 期刊
- 济(160804)
- 经济(160804)
- 研究(111402)
- 中国(65811)
- 学报(63776)
- 农(57432)
- 科学(55505)
- 财(53275)
- 管理(51748)
- 融(48465)
- 金融(48465)
- 大学(47737)
- 学学(45388)
- 农业(38817)
- 教育(34552)
- 财经(29351)
- 技术(28548)
- 经济研究(27055)
- 业经(25855)
- 经(24967)
- 问题(21779)
- 业(19440)
- 理论(19393)
- 贸(19001)
- 科技(17883)
- 实践(17599)
- 践(17599)
- 国际(17510)
- 技术经济(17449)
- 商业(17406)
共检索到545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辉 汪前元
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但甚少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严格的实证分析。文章以我国2005年7月至2012年12月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月度数据为样本,采用干扰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ARMAX检验的结果表明,金融危机降低了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水平,但不显著;考虑了GARCH效应之后的结果则表明,这一负相关关系显著存在,这表明,金融危机确实降低了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水平。此外,GARCH效应的存在意味着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模式在金融危机之后变得更加复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江波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由过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造成的。新自由主义和深刻的政治原因、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西方金融体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则是引发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它给世界各国的金融部门、实体经济、文化格局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因此,从长期看,必须改变经济增长结构;从中期看,必须完善经济要素的定价机制;从短期看,必须积极利用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另外,应继续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坚持金融创新。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风险防范 金融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璐 刘海龙
文章基于2003年3月~2013年9月的月度数据运用ARDL-ECM检验了金融危机前后推动因素和拉动因素与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国内外物价差、人民币汇率预期和全球流动性对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具有显著且一致的解释力,全球风险在2008年3月全球金融危机前后对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的影响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安起雷 李治刚
资本在国际间大规模地频繁流动已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倡导金融自由化政策,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大了金融市场开放的力度。可以说,资本流动程度对一国稳定政策的短期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如果对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的强弱程度知之甚少,对经济运行就有可能作出一些自相矛盾的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因此,评估资本流动程度对于决策者制定政策和预测政策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短期资本 流动及运行 对策研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斯蒂芬·格伦菲勒 洪维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西
为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必须要有短期与中长期结合的视角。原因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之中,中长期对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的积极作用和促进市场供求的平衡。结合的具体方法,即重视新型的城镇化;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市场化方向的制度改革与创新;推进国际化,走向良性发展轨道。在结合过程中,要关注制定好短期措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用中长期规范管理制约短期应急管理中的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祝恩扬 侯铁珊
本文利用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3个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从1991-2003年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短期外债对外汇储备比率、净外币头寸对M2比率与经济总量的模型分析得出:短期外债对外汇储备比率,净外币头寸对M2比率对经济的反方向影响有一年的滞后期,且对前一年的影响要大于当年;模型由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较大。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货币错配是引起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缺乏有效的债务管理的情况下,长期增高的短期外债对外汇储备比率和净外币头寸对M2比率能增加金融危机发生的机率;当发生危机时,经济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恢复。
关键词:
货币错配 新兴市场 短期外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彩
在对相关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和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之上,本文构建了影响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模型,并对1994—2007年我国国际资本流动进行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论表明,良好的宏观经济态势,人民币汇率以及中外真实利率差异与我国国际资本流动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是国际资本流入的Granger原因。因此,本文建议应该稳定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减缓国际资本大规模的流入,同时进行适当的制度安排引导国际资本的流出。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人民币汇率 中外利率差异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中和 王红霞
一、金融危机使国际资本流动趋势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1.全球FDI总量显著下滑,前景黯淡据联合国贸发会预测,2008年全球FDI流量会降至1.6-1.2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明华 王林超
相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中国经济相对平稳,是国际资本流入的首选国,但是受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中国出现了资本流入减少、回流增加的逆转现象。国际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经济增长和国内资本市场变动都成为资本流动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证明,国内外利差和汇率的预期变动是国际资本追求短期投机收益的影响因素。这种不确定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存在不利的影响,鉴于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本流动 市场利差 预期汇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海丽 周远
金融发展水平是影响资本账户开放效果的关键阈值因素。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深入探究内生金融发展阈值视角下,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动态影响,并使用主成分分析合成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测度指标。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双阈值,内生金融发展有助于跨越门槛,不同类型的短期国际资本面临的金融发展门槛值不同,均未出现金融发展过度现象。由此提出短期资本账户开放策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慧刚
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当时都实行固定或钉住汇率制度。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前,东亚各经济体大多实行钉住美元的相对固定汇率制,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本币严重高估,经常项目巨额逆差,宏观经济严重失衡。在汇率贬值的预期下,国际投机资本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发动攻击,大量资本流出,受攻击的经济体外汇储备耗尽,最终导致实际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崩溃,金融危机爆发,蔓延成危及东亚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的事实表明,金融危机、资本流动和汇率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资本流动 金融危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俞乔
过去一百多年世界经济史的启示是:各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经济全球化,以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为基础的金融市场全球化则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自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全局性公共产品,多是人类设计的产物,以3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就会出现大的问题,需要进行调整或重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