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2)
2023(12738)
2022(10534)
2021(9647)
2020(8026)
2019(17589)
2018(17070)
2017(33211)
2016(17422)
2015(19045)
2014(18074)
2013(18081)
2012(16817)
2011(14987)
2010(15361)
2009(14904)
2008(13952)
2007(12676)
2006(11236)
2005(10212)
作者
(49797)
(41051)
(41016)
(38824)
(25790)
(19690)
(18532)
(15805)
(15564)
(14509)
(13989)
(13494)
(13062)
(12853)
(12770)
(12560)
(12236)
(12075)
(11930)
(11926)
(10160)
(10117)
(10038)
(9522)
(9290)
(9271)
(9138)
(8963)
(8153)
(8070)
学科
(67807)
经济(67741)
(55500)
管理(55117)
(45524)
企业(45524)
(28100)
金融(28100)
方法(27905)
中国(27743)
(26773)
银行(26732)
(25893)
数学(24678)
数学方法(24510)
(22206)
(19887)
(18926)
业经(16665)
技术(15663)
(15451)
贸易(15437)
(15124)
地方(14804)
(14202)
财务(14180)
财务管理(14155)
企业财务(13557)
农业(13528)
(11552)
机构
学院(244012)
大学(243792)
(107406)
经济(105387)
管理(93909)
研究(81520)
理学(80662)
理学院(79860)
管理学(78780)
管理学院(78341)
中国(70610)
(53024)
(49977)
科学(46516)
(41760)
财经(41696)
(40423)
中心(39200)
(37901)
研究所(36350)
业大(35762)
(35567)
经济学(34220)
农业(32920)
北京(31718)
经济学院(31186)
财经大学(31171)
(29150)
(29032)
(28454)
基金
项目(158055)
科学(124471)
基金(115948)
研究(114166)
(101745)
国家(100884)
科学基金(86057)
社会(75989)
社会科(72337)
社会科学(72318)
(61613)
基金项目(61435)
自然(54033)
自然科(52825)
自然科学(52804)
自然科学基金(51917)
(51890)
教育(50944)
资助(45984)
编号(44310)
(36439)
成果(35590)
重点(35532)
(34949)
(34910)
创新(34276)
国家社会(32160)
课题(30608)
科研(30269)
教育部(30203)
期刊
(115539)
经济(115539)
研究(75968)
中国(48321)
(41730)
金融(41730)
(40397)
学报(38465)
(37423)
管理(36458)
科学(34124)
大学(29445)
学学(28120)
农业(24261)
财经(21159)
教育(20938)
经济研究(20229)
业经(19020)
技术(18354)
(18163)
问题(15461)
(13897)
国际(13189)
理论(12845)
(12610)
商业(12567)
科技(12566)
技术经济(12188)
实践(11420)
(11420)
共检索到373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胜邦  陈颖  
正在演进中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对银行监管制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刚刚开始在发达国家实施的新资本协议也是争议焦点之一。本文首先讨论业界争论的四个重要问题:(1)国际化大银行遭受重创与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关系;(2)流动性危机与资本监管的关系;(3)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对资本监管的影响;(4)资本监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第二部分评述巴塞尔委员会最新发布的几个新资本协议修改建议,最后分析金融危机和修改建议对我国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颖  王胜邦  张守川  
本文以风险管理为切入点,讨论次贷危机与新资本协议之间的关系,试图回答业界对新资本协议制度合理性的某些质疑。与1988年资本协议相比,新资本协议建立了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和前瞻性的资本监管制度,赋予资本充足率更加丰富的风险管理内涵,为商业银行改进风险管理提供了正向激励;次贷危机不仅未否认新资本协议的合理性,反而进一步凸现了全面实施新资本协议的重要性;新资本协议应顺应金融创新的趋势,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做出适应性调整;虽然实施新资本协议不可能阻止金融危机再度发生,但可以提升银行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至少可以缓解未来金融危机的破坏力,从而提高社会福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四清  
中国银行业对新资本协议在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来的缺陷应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探索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策略和方法,更好地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跃  刘朝阳  
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新资本协议无疑是各国央行监管的指南针,也是各国商业银行所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本文从金融监管者的视角,阐述了巴塞尔资本协议产生的背景并对新旧巴塞尔协议内容加以比较,剖析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难点问题,探讨我国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必须解决的若干问题及方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罗平  
新资本协议是一个全面的资本监管框架,要求银行根据风险大小配置资本,有力地激励了银行提高风险测量和风险管理水平。但是,鉴于新兴市场的现状,过快的套搬新资本协议并不是理想的选择。积极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而不是被动地遵循复杂的监管条例,是银行业成功的关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四清  
内容一场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影响着世界经济。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危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也对其与新资本协议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大格局下,中国银行业为应对危机,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认真做出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莉  
2004年6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出台后,中美两国加快了新资本协议本土化的进程。2006年12月,美国修订了1989年资本规则。2007年11月,又进一步公布了《风险资本标准:新资本协议高级法框架》。与之相比,中国银监会在2006年12月修订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随后,又于2007年2月28日公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洋  宋玉颖  
在巴塞尔协议规则下,运用Va R预测模型的组合构建风险管理策略,包括保守型和积极型策略。从实践应用出发,运用沪深300指数检验这两种风险管理策略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市场风险模型的Va R和每日资本要求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巴塞尔资本协议能够有效覆盖存款类金融机构可能的市场风险损失。第二,从每日资本要求测算结果来看,保守型风险策略的违反次数最小,但会导致较高的资本要求,对于希望保持在巴塞尔协议II绿色区域的银行是更好的选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惠惠  马永波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本文主要对内部评级法的框架思想、风险要素以及信用风险衡量步骤进行了全面剖析,并且提出了我国国内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应该分三阶段逐步推进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康钰  
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资本监管的概念和要求;从1999年开始,该委员会又开始在全球广泛征求意见,促成新的监管协议。然而,随着2008年9月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各国监管层又开始探讨对现有的新协议的改进。本文首先介绍新协议的基本内容和与旧协议的不同之处;接着讨论在征询意见稿结束之后、此次危机发生之前,几个主要地区所提交的意见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及比较;然后讨论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给这几个地区银行监管部门带来的新的思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凌  
自1988年巴塞尔协议发布实施以来,巴塞尔协议就成为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支持和质疑的声音一直不断。2004年新资本协议的诞生,并没有使这些争议和讨论减少,尤其是随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鲍静海  苏立光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我国银行将最早于2010年底实施新资本协议,其中信用风险实行内部评级法(IRB)。IRB法更多的要求银行自己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猛  罗平  
公司治理水平与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绩效水平息息相关。当前,我国银行业自身的公司治理面临严重挑战,而2004年新资本协议的推出对银行业的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借鉴这些要求以及各国商业银行在实施这一协议的成熟做法,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总结和梳理了新资本协议中公司治理的要求以及各国相应做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对国有大银行)公司治理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尤其是对董事会和高管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将有助于新资本协议的推行,并促进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绩效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