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4)
- 2023(12727)
- 2022(10511)
- 2021(9707)
- 2020(8157)
- 2019(18188)
- 2018(17760)
- 2017(33777)
- 2016(17981)
- 2015(20312)
- 2014(20087)
- 2013(19754)
- 2012(18321)
- 2011(16478)
- 2010(16895)
- 2009(16435)
- 2008(15465)
- 2007(13943)
- 2006(12348)
- 2005(11666)
- 学科
- 济(73047)
- 经济(72926)
- 管理(56161)
- 业(52396)
- 企(44040)
- 企业(44040)
- 融(29364)
- 金融(29357)
- 中国(29063)
- 方法(29040)
- 银(26933)
- 银行(26916)
- 行(25980)
- 财(25949)
- 数学(25822)
- 数学方法(25662)
- 制(22649)
- 农(18782)
- 务(17147)
- 财务(17104)
- 财务管理(17074)
- 企业财务(16413)
- 业经(16313)
- 体(15986)
- 贸(15755)
- 贸易(15740)
- 易(15513)
- 地方(12755)
- 学(12527)
- 体制(12269)
- 机构
- 大学(255261)
- 学院(252425)
- 济(116670)
- 经济(114500)
- 管理(92795)
- 研究(91303)
- 中国(79655)
- 理学(78224)
- 理学院(77423)
- 管理学(76372)
- 管理学院(75902)
- 财(59659)
- 京(54203)
- 科学(48162)
- 财经(46266)
- 所(44952)
- 中心(42712)
- 经(42154)
- 研究所(40143)
- 经济学(38742)
- 江(37309)
- 农(37098)
- 北京(34975)
- 经济学院(34924)
- 财经大学(34634)
- 院(32913)
- 业大(31276)
- 范(29809)
- 州(29550)
- 师范(29490)
- 基金
- 项目(160745)
- 科学(127891)
- 研究(121199)
- 基金(120043)
- 家(103678)
- 国家(102832)
- 科学基金(88169)
- 社会(80995)
- 社会科(77033)
- 社会科学(77021)
- 基金项目(61432)
- 省(58705)
- 教育(55231)
- 自然(53120)
- 自然科(51900)
- 自然科学(51884)
- 自然科学基金(51014)
- 划(50078)
- 资助(49930)
- 编号(47343)
- 成果(40554)
- 部(37943)
- 重点(36638)
- 制(35699)
- 国家社会(35408)
- 发(34201)
- 创(33699)
- 课题(33626)
- 教育部(33470)
- 性(32922)
- 期刊
- 济(128378)
- 经济(128378)
- 研究(84059)
- 中国(56395)
- 财(48660)
- 融(43731)
- 金融(43731)
- 管理(37050)
- 学报(35923)
- 农(34652)
- 科学(34092)
- 大学(28921)
- 学学(27334)
- 教育(25278)
- 财经(24503)
- 农业(22518)
- 经济研究(22044)
- 经(21082)
- 技术(20222)
- 业经(17236)
- 贸(16939)
- 问题(16807)
- 国际(16801)
- 世界(15006)
- 业(12044)
- 理论(11960)
- 技术经济(11738)
- 财会(11521)
- 会计(11237)
- 版(11218)
共检索到405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郑秉文
金融危机对全球养老金影响巨大,总资产从2007年底的34.77万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初的29.88万亿。但受损情况很不平均:公共养老金最小,企业养老金最大,主权养老基金较大,根本原因在于投资策略和投资体制存在较大差异。国际经验对中国养老金的分类投资管理带来重要启示:基本养老保险中的统筹基金应以国债型投资为主,账户基金应加速市场化进程;企业年金应完善治理结构和扩大税优政策;全国社保基金应尽快充实和拓宽投资渠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戴国海
传统的货币政策只需要通过利率调节,保持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即可,因为物价稳定能够带来资产价格和金融稳定,中央银行不需要对资产价格做出特别反应。但最近的金融危机显示,一般物价稳定并不必然带来金融稳定,资产泡沫破裂的损失也相对较高。因此,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密切配合与协调,确保"一般物价/产出稳定"和"资产价格/金融稳定"的同时实现。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监管 资产价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芳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和国际投资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从多个方向上对国际投资体制建构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回顾国际投资体制的演化背景入手,着重分析了金融危机后,国际投资体制建构的四大新特征,即国际投资体制建构格局从统一转向分散、建构基础从双边协定转向跨区域诸边协定、建构理念从放任的自由主义转向内嵌的自由主义、建构目标从投资保护转向系统治理。论文进而立足于从单向引资大国转变为双向投资大国的中国在当前国际投资体制构建变化进程中所处的不利地位,提出以积极姿态实现从国际投资体制参与者向建构者的转型、以多层次战略应对分散化的国际投资体制建构格局、以深化国内改革应对国际投资体制构建的新议题等应对之策。
关键词:
国际投资体制 建构特征 中国 应对之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孟艳
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商业银行过度使用杠杆的弊病和被广泛采用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技术的缺陷。未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将会在改革中得以持续。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讲,由于内外部的原因,尚处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阶段,较西方商业银行仍存在很大差距。为逐步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一方面需要加快外部监管环境的完善,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证券市场改革。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必须提高认识,健全资产负债管理业务组织体系,坚持并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业务和产品创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曾芸
在中国经济发展总量得到实质性提高的今天,重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其着眼点不仅在于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带来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利用这次契机化解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约束,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财政政策也因此面临着如何权衡缓解经济危机冲击和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问题。从中国财政政策实践来看,单纯的反周期调节可以拉动经济走出低迷,却无力恢复经济的自主增长动力,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的长期内部失衡更需要财政政策着眼于整个改革过程和整个经济结构。本文基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面临双重失衡的判断,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内外失衡的概念,并探讨了两种失衡条件下财政政策的运行原理,同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庆义
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工业品出口进而对工业经济造成了冲击。提出了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工业经济的理论框架,然后分行业分省市对这种影响作了实证分析。分析发现,各行业和各省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有些行业如机械设备制造业受到很大的冲击,而有些行业如采掘业的出口增长率及产值增长率反而没有下降。对于省市而言,依赖外需越严重,受到的影响越大。据此,政府在出台出口退税政策和刺激计划时,对于不同行业和省市应该区别对待。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中国工业经济 冲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庆义;
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工业品出口进而对工业经济造成了冲击。提出了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工业经济的理论框架,然后分行业分省市对这种影响作了实证分析。分析发现,各行业和各省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有些行业如机械设备制造业受到很大的冲击,而有些行业如采掘业的出口增长率及产值增长率反而没有下降。对于省市而言,依赖外需越严重,受到的影响越大。据此,政府在出台出口退税政策和刺激计划时,对于不同行业和省市应该区别对待。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中国工业经济; 冲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杨丹辉 黄速建 张其仔 罗仲伟 陈耀 吕铁 刘楷
本文根据目前各种统计数据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工业的反应。外部需求萎缩致使中国工业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利润明显减少。工业企业总体经营状况不佳;工业增长的区域结构调整加快,出口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压力增大。在世界经济仍处于下行通道的情况下,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同时也为中国工业发展路径调整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政府尚须出台更有效的后续政策应对日趋加深的危机影响。从长远来看,中国工业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建立层次丰富、结构完整的大国工业体系仍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长期任务。
关键词:
工业发展 金融危机 出口 产业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文 蔡昉
金融危机透过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等渠道,对中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随着订单减少或流失,沿海地区出口导向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最先受到生产和出口冲击,进而使得在这些部门就业的农民工受到就业冲击。随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加深,中国未来城镇就业形势变得非常严峻。为此,我们需要树立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把"反冲击"和"反周期"的政策措施有效结合起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军 高谦
全球养老基金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新世纪以来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在本轮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的养老基金遭受了重大损失。DB型养老基金的筹资率大幅下降,筹资不足将成为政府和企业的负担;DC型养老基金的投资损失对即将退休的缴费人有长期负面影响。危机后养老改革需要继续朝着建立多支柱养老体系的方向,推进养老基金多元化,增强养老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径
本文通过对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前后的10个国家的货币汇率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危机爆发前受到对冲基金冲击的国家的货币都呈现出汇率高估的现象。中国在1997年能够避免冲击,部分地得益于当时的汇率及其他金融市场的制度安排。在回顾人民币汇率改革历程的基础上,作者指出:我国在今后的调整汇率的时机把握上要更加凸现不可预料的特征,以应对国际投机集团投机人民币的企图。
关键词:
对冲基金 汇率 金融危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大松 黄溪
金融危机带来了严重的失业,而失业又是金融危机进一步转化为社会危机的中介链条。投资与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发动机",中国的产能过剩和美国的过度借债消费构成了硬币的正反面。当泡沫破灭,危机不期而至时,经济陷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俞乔
过去一百多年世界经济史的启示是:各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是经济全球化,以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为基础的金融市场全球化则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自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全局性公共产品,多是人类设计的产物,以3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就会出现大的问题,需要进行调整或重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占熬 陈春
在目前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比重64%的中国,农业发展意义重大,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农业发展更是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农业发展对于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首先探讨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的冲击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农业 农民工 农产品价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勇
对经济学者来说,当下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极富挑战的时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经济更多是防过热、防通胀,重点是抑制蓬勃的增长动力不至失控,增长几乎不用担心。危机过后,可谓新旧问题交织,长期短期矛盾杂陈,国际国内互溢,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概括来说,这几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