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52)
2023(5917)
2022(4870)
2021(4330)
2020(3673)
2019(8360)
2018(7997)
2017(15922)
2016(7892)
2015(8912)
2014(8653)
2013(8555)
2012(8042)
2011(6957)
2010(7549)
2009(7318)
2008(6157)
2007(5306)
2006(4712)
2005(4528)
作者
(20492)
(16821)
(16449)
(15640)
(10482)
(8108)
(7687)
(6496)
(6282)
(6104)
(5666)
(5602)
(5367)
(5326)
(5162)
(5136)
(5050)
(4874)
(4690)
(4655)
(4243)
(4155)
(3978)
(3878)
(3834)
(3769)
(3720)
(3718)
(3349)
(3336)
学科
(31642)
经济(31612)
(27259)
金融(27259)
(24687)
(23987)
银行(23981)
管理(23637)
(23353)
(21350)
企业(21350)
中国(16567)
(12180)
(12085)
中国金融(11043)
方法(10301)
地方(9492)
(8785)
数学(8778)
财务(8769)
财务管理(8749)
数学方法(8703)
(8631)
(8435)
企业财务(8430)
贸易(8424)
(8246)
业经(7907)
(7463)
体制(6276)
机构
学院(102252)
大学(100530)
(47369)
经济(46330)
管理(38507)
中国(36546)
研究(34602)
理学(31977)
理学院(31713)
管理学(31361)
管理学院(31177)
(24677)
(20418)
中心(18946)
财经(18908)
(18639)
银行(17860)
(17465)
(17195)
金融(17131)
科学(16747)
(16687)
(16454)
经济学(15308)
(15228)
人民(14721)
研究所(14368)
财经大学(14355)
(14300)
经济学院(13890)
基金
项目(64191)
科学(50672)
研究(50002)
基金(46811)
(39476)
国家(39153)
科学基金(34065)
社会(32701)
社会科(31295)
社会科学(31291)
(25136)
基金项目(24287)
教育(22313)
(20655)
编号(20264)
自然(20002)
自然科(19615)
自然科学(19613)
资助(19336)
自然科学基金(19277)
成果(17185)
(14781)
重点(14645)
(14396)
(14381)
课题(14311)
(14043)
国家社会(13874)
(13739)
创新(13532)
期刊
(50396)
经济(50396)
研究(33754)
(31986)
金融(31986)
中国(23094)
(20007)
管理(14366)
(13779)
学报(12074)
科学(10791)
国际(10351)
大学(10243)
学学(9782)
财经(9296)
教育(8969)
农业(8412)
经济研究(8139)
(8085)
技术(7897)
(7874)
业经(7140)
问题(6506)
理论(6154)
世界(5941)
会计(5868)
中国金融(5783)
财会(5725)
实践(5566)
(5566)
共检索到173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茅倩如  
金融自由化浪潮愈演愈烈的浪潮下,2008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揭示了金融监管的不足和失败。本文从各国对金融危机的处理对策入手,分析国际金融监管现状和协调合作的必要性,并以国际监管合作实践为基础,提出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和协调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仙慧  
后危机时代,混业经营纵深层次发展的大势下,国际金融监管协调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对此,须发挥以G20、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监管协调作用,以单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为基石,以区域化监管协调为阶梯,构筑三位一体的全球金融监管协调体系,方能弥合碎片化监管之缺。于中国而言,一方面,要从自身金融现实出发,靠拢国际监管标准;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参与到国际监管协调体系的改革进程中,维护本国金融利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苗永旺  王亮亮  
本文认为现有国际金融监管框架存在着金融监管全球化趋势与金融监管国别化的矛盾、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缺位和错位,以及国际金融监管框架主体的国家地位不对等三个主要不足之处。结合现有国际金融监管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其改革的方向和策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路妍  
本文阐述了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提出中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借鉴美、英、欧盟金融监管改革的新经验,在新形势下积极进行政策调整,重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框架,完善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加强跨境金融机构监管,增强政府处理金融危机的能力,积极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与合作,以保证中国的金融安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燕晓伟  赵然  
次贷危机爆发后,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问题普遍得到各国共识,但其理论研究明显落后。在总结和梳理自次贷危机之后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考察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理论基础和前沿发展,并做出评论性总结。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寇明婷  杨海珍  杨晓光  
基于对历史上重大金融危机政府救助实践的归纳总结,针对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总结梳理了金融危机的政府救助与国际协调模式的演变,并对不同危机背景下的救助措施和对象效果进行分类评析。分析表明,政府始终是危机救助的主角,传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危机救助最有效的措施,非常规政策在短期内促进了金融稳定,政策的最终选择需要在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综合平衡的原则下全盘权衡;金融危机救助与国际协调模式呈现主体多样化、领域扩大化、工具创新化以及方式扩展多样化的演变趋势;国际协调救助已成为降低跨国负向溢出效应的关键,高效主动的国际协调和跨国协作的退出战略是危机救助效果的有力保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玉强  汪川  武岩  
香港和新加坡是两个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对市场反应灵敏,在全球金融经济发展中有重要影响。在金融危机中,香港和新加坡利用自身发达与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通过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最大程度避免了危机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金融危机后两地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文浩  
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盟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欧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以应对金融危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原有的监管框架基础上加强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力度,修订了各项金融监管法规,并进一步推动了欧盟金融监管一体化的进程。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加强监管合作,凸显央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核心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祁欣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由此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的固有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反映了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有效性的不足,新一轮大规模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次铺开,国际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模式变革正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一、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体系冲击的反思目前普遍认为,此次国际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叶祥松  
:2007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并演变成为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至今,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性质和原因,论述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重要经济体的影响以及这些主要经济体所采取的对策。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石岳  刘博  徐洁勤  
本文首先回顾了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历程,指出了此轮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金融监管理念落后、监管资源不足等问题,并在分析当前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动向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方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凤岐  
从本次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提出的新挑战出发,本文探讨了金融国际化与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关系,以及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影响。未来,金融监管将日趋国际化,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对创新业务的监管,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而统一监管将成为监管体系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应走综合监管、统一监管之路,以适应混业经营发展和金融创新的需要;要加强宏观金融审慎监管,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注重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不断完善与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相配套的其他制度与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光宇  
本文通过分析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逻辑和理念特征,揭示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认为我国应从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继续坚持全面覆盖的监管理念,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体制改革,优化金融创新活动监管,将消费者利益保护纳入金融监管范畴等方面入手,进行金融监管改革,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路妍  孙刚  
美国于2009年6月17日发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构金融监管体制》白皮书,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利益,增强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以促进全球金融体系稳定。同时,中美首次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了联合协议,取得金融监管合作的重要成果,为中美未来经济金融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因此,中美应继续加强金融领域合作,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强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建立并完善中美金融监管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共同维持全球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郭春松  朱孟楠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去考察金融监管国际协调的动因 ,并在对金融监管国际协调合作的理论和我国的监管合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