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59)
2023(17905)
2022(14976)
2021(13855)
2020(11366)
2019(25535)
2018(24627)
2017(46594)
2016(25082)
2015(27678)
2014(26977)
2013(26508)
2012(24680)
2011(22495)
2010(22817)
2009(21331)
2008(20415)
2007(18065)
2006(16344)
2005(14984)
作者
(71739)
(59626)
(59467)
(56350)
(38007)
(28708)
(26813)
(23243)
(22939)
(21248)
(20550)
(19721)
(18991)
(18990)
(18699)
(18521)
(17637)
(17551)
(17222)
(17192)
(14911)
(14822)
(14372)
(13649)
(13579)
(13229)
(13215)
(13208)
(12098)
(11961)
学科
(102161)
经济(102061)
管理(68669)
(67920)
(52383)
企业(52383)
中国(38391)
方法(37502)
数学(33172)
数学方法(32844)
(31746)
(29054)
金融(29053)
(28190)
银行(28150)
(27326)
(27032)
地方(26203)
业经(23595)
(23430)
贸易(23410)
(23050)
(22843)
农业(21508)
(18722)
环境(16499)
(16073)
财务(16029)
财务管理(16003)
(15605)
机构
学院(348480)
大学(345045)
(152388)
经济(149375)
管理(129125)
研究(128108)
理学(109666)
理学院(108437)
管理学(106767)
管理学院(106146)
中国(104384)
科学(75314)
(73750)
(70336)
(65486)
(63204)
中心(59471)
研究所(59262)
财经(54770)
(52659)
业大(51014)
(49929)
农业(49551)
经济学(47545)
北京(47284)
(45814)
(45428)
师范(44889)
经济学院(42782)
(42604)
基金
项目(228519)
科学(179807)
研究(167323)
基金(165582)
(145785)
国家(144531)
科学基金(122533)
社会(108562)
社会科(103056)
社会科学(103036)
(88658)
基金项目(85743)
自然(77060)
教育(76221)
自然科(75361)
(75347)
自然科学(75340)
自然科学基金(74036)
资助(68332)
编号(66709)
成果(54528)
(54221)
重点(52128)
(50796)
(48362)
课题(47657)
国家社会(45689)
创新(45266)
科研(43505)
教育部(43458)
期刊
(173415)
经济(173415)
研究(109549)
中国(75964)
(59326)
学报(54788)
(52427)
科学(51115)
(49531)
金融(49531)
管理(48790)
大学(41467)
农业(40041)
学学(39247)
教育(38400)
经济研究(29472)
业经(28705)
技术(28411)
财经(27268)
(23600)
问题(22214)
(21433)
(20575)
国际(19671)
世界(18308)
技术经济(16686)
商业(15838)
(15818)
科技(15661)
理论(15458)
共检索到547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庄贵阳  
全球碳市场交易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重要创举。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及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EUETS)启动以来,全球碳市场快速发展。然而,作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结合体,全球碳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波及中国CDM项目的开发。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碳市场交易的现状,进而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CDM项目开发的影响,探讨了金融危机和政策变动双重影响下中国CDM项目开发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加强风险控制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梅新育  
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所导致的国际金融和经济环境剧变,在影响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着眼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体系中的相对地位,文章由低到高提出了三个层次发展目标的设想,并分别就每一层次应采取的政策选择提出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洪昊  
2008年以来,浙江经济继续呈现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但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内宏观调整政策效应显现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等因素影响,全省经济增速出现回落,进出口顺差增速和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永臻  
大的经济危机往往会激发经济学理论的创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形成了新挑战。本文对深度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之难、"国家道德风险"的制约、价格稳定目标是否应当包括资产价格的稳定、央行如何有效监控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市场自由和政府干预的边界如何界定、收入和财富分配问题是否应该纳入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视野等几个方面的挑战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提出问题,推动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深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邹海燕  
2008年夏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界开始感受到源于本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强烈震撼。美国高校普遍面临拨款削减、捐赠减少、基金缩水、学生申请资助增加等诸多困难形势。为此,高校管理层紧急动员起来,从自减工资到紧缩开支,从提高学费到增加学生资助等采取了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分析这些经验对提高高校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将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丛树海  郑春荣  
我国长期面临劳动力相对过剩、储蓄资金过剩的不利局面,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不仅出口需求锐减,"双过剩"矛盾也更加显现。这既是目前经济增长的障碍,也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一方面,要大力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增支,推动内外需求,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劳动力和储蓄资金充裕的有利条件,因势利导,大力推动产业升级、调整经济结构,通过构建经济机制、完善税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洪范  
面对国际经济环境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应有长期准备与长远打算。让政府有效发挥作用,让各部门各单位有效发挥作用,让市场有效发挥作用,是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核心所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立群  
自去年7月起,东南亚一些国家货币相继贬值,由此发端的金融危机影响到整个亚洲经济发展。笔者认为,韩国危机的产生决非偶然,这次危机暴露出了在政企关系、政银(行)关系、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管理体制和企业集团经营战略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和弊端。(一)政银(行)间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业华  刘杰  
由于金融危机使得技术、竞争和消费者的品位等产生快速变化,企业必须持续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本文通过分析"口红效应"的特征、针对金融危机下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现状,提出了新产品开发的"口红效应"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磊  
多哈谈判八年来,由于各方在农业领域的特殊保障机制、棉花补贴以及非农领域的部门减让等问题上迟迟不能达成一致,导致多哈回合的谈判难以完成。金融危机下这一谈判前景如何?将对全球和中国经济产生哪些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春才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首先指出金融危机为苏南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机会,然后分析了苏南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从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苏南乡村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以及进一步开拓服务业市场四个方面阐述了苏南地区加快服务业发展,缓和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冲击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山红梅  杨乐义  
在金融危机的大潮席卷全球经济之际,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市场开拓、重点业务选择、企业规模提升、人才培养、品牌塑造等方面探讨了金融危机下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宏观经济课题组  韩康  王健  董小君  樊继达  惠双民  黄文虎  张占斌  李江涛  马小芳  时红秀  张青  蔡春红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断深入,政府、企业、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韩康副院长担任组长的"宏观经济课题组",分赴东部、中部和东北三个地区六个省市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六省市的经济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普遍对自身发展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预期持比较乐观态度,由于这些省市经济结构特点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可能性的差异。调研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批理论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刚  
本文从深层次分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对中国经济基本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面临中期调整、中国出口导向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要走出困境首先应该立足于自身问题,顺应周期波动,加快结构调整,将政策重点放在"调结构、扩内需、促改革"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