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84)
- 2023(6729)
- 2022(5474)
- 2021(4690)
- 2020(3926)
- 2019(8672)
- 2018(8084)
- 2017(16171)
- 2016(7987)
- 2015(8979)
- 2014(8887)
- 2013(8929)
- 2012(8581)
- 2011(7967)
- 2010(8475)
- 2009(8362)
- 2008(6773)
- 2007(6056)
- 2006(5700)
- 2005(5428)
- 学科
- 济(60289)
- 经济(60257)
- 融(25313)
- 金融(25313)
- 管理(22942)
- 银(21971)
- 银行(21971)
- 行(21433)
- 业(21392)
- 中国(19223)
- 地方(18411)
- 企(17628)
- 企业(17628)
- 方法(17292)
- 数学(15864)
- 数学方法(15811)
- 地方经济(12027)
- 财(11603)
- 制(11176)
- 中国金融(11011)
- 业经(10776)
- 农(8892)
- 学(8379)
- 体(8208)
- 产业(7385)
- 务(7368)
- 财务(7353)
- 财务管理(7341)
- 企业财务(7119)
- 经济学(6911)
- 机构
- 学院(120474)
- 大学(119396)
- 济(68264)
- 经济(67138)
- 研究(43758)
- 管理(43040)
- 中国(40670)
- 理学(36058)
- 理学院(35718)
- 管理学(35325)
- 管理学院(35098)
- 财(30048)
- 经济学(24378)
- 财经(23941)
- 京(23527)
- 经济学院(21764)
- 经(21669)
- 中心(21366)
- 科学(21231)
- 所(21201)
- 研究所(18812)
- 融(18497)
- 金融(18190)
- 财经大学(17773)
- 银(17646)
- 江(17564)
- 银行(17052)
- 行(16024)
- 人民(15926)
- 北京(15228)
- 基金
- 项目(72425)
- 科学(57550)
- 研究(55165)
- 基金(53880)
- 家(45147)
- 国家(44791)
- 社会(39293)
- 科学基金(38990)
- 社会科(37637)
- 社会科学(37629)
- 省(27715)
- 基金项目(27652)
- 教育(23741)
- 资助(22519)
- 划(21874)
- 自然(21488)
- 自然科(21001)
- 自然科学(20998)
- 编号(20861)
- 自然科学基金(20644)
- 发(17929)
- 国家社会(17420)
- 成果(16928)
- 重点(16452)
- 部(16314)
- 济(16027)
- 经济(15898)
- 发展(15548)
- 创(15397)
- 展(15352)
共检索到200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京平
金融危机向经济学界“叫板”郑京平自1997年7月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危机”已经成为经济学界谈论最多的议题。但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家们的议论主要集中在对于这场金融危机的描述、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危机对不同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方面。笔者认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黎力 沈梓鑫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学界有关经济学的反思一直不断。理论方面,宏观经济理论和模型以及"有效市场假说"的有效性成为争论的焦点;政策领域,关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通胀目标的设定出现了重大分歧;研究方法上,围绕着数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学模型化方法纷争不断。然而,反思中也呈现出共识因素,从而揭示了经济学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理论上,金融因素及更为现实的市场缺陷和摩擦因素将更多地被纳入经济学理论和模型中进行讨论,并且处理这些因素的模型也将更趋多元化;政策上,亟须发展出一套理论框架为财政政策和更为广泛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货币政策将回归到数量工具、价格工具和其他工具并用的传统;方法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伊然
对危机传导链条的逆推式探究表明,在泡沫破裂、泡沫形成这两个关键阶段的背后都有着共同的政治经济根源,即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美国政治的右转,新自由主义开始盛行,从而导致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朝着不利于前者的方向大大倾斜。在住房政策、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推动下,泡沫逐渐成形。然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供给只是暂时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了支付手段,却无法解决实际收入与真实购买能力不足的根本问题。正是由于缺乏实际收入的支撑,泡沫最终破裂,引发了本次金融危机。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决之道在于,平衡收入分配、提高社会保障力度、使经济增长的果实能够惠及广大中低收入阶层。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泡沫 过度消费 收入不平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华 王晓玲
本文首先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分析视角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也从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分析视角对政府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提出了自由放任的主张。本文在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辨析的基础上,对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政府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奥地利学派 经济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姜伟
本次金融危机是部分利益集团以在世界范围内攫取利润为目的,利用目前体制和市场存在的瑕疵或漏洞,以美国金融体系为突破口,采取突然的关联行动,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危机是个别利益集团对金融体系的狙击,是制度本身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金融危机应采用灾害经济学的思想,提前预防、系统治理。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经济学家的声誉受到极大的影响,就连英国女皇也开始指责,为什么经济学家没有预测出这次金融危机。有些学者甚至谈到,过去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都是错误的,干脆推倒重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2010年9月24日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次演讲,为经济学做了辩护,同时也指出金融危机对未来的经济学研究的启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政
金融危机给经济学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工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四个方面,对金融危机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相关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晓晶
文章通过分析次贷危机爆发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现代经济学带来的巨大挑战,指出未来经济学首先应抛却经济学的自负,并侧重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努力把握经济中的不确定性、推动抽象模型与直接经验的对话、注重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平衡以及探索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机制。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不确定性 符号经济 现代经济学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理查德·麦科马克 冯维江
我们正处于全球经济及政治危机的中间阶段,其强度之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所仅见。这一危机造成的紧张局势已经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在不同的国家表现为不同的形式。许多政府已经垮台,未来还会有更多政府因为持续的失业和普遍的愤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有光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在美国,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美国次贷、房价回落;二是美国严重的政府与外贸双赤字;三是美国在过度自由、缺乏适当规范下的金融机构与厂商的一些不负责任行为。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减少、经济增长率下降等方面。虽然中国GDP增长率今年很可能还会下滑,但是与世界相比,中国的GDP增长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中国可以抓住机遇,淘汰一些低效率、高污染生产企业,向较高效率、较环保企业实行产业转型;可以利用成本降低的机会,加快对社会保障、交通、教育、卫生、环保、研究等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原因 产业转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郝云宏 雷原
1997年国际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就是亚洲金融危机。无论这次危机会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对这次危机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部分地归因于这次危机发生在我们的邻国,而且和我们发展水平相近,文化背景相近,经济联系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建奇 乔轶娟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普遍实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这一实质没有改变,只是具有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危机的新的形式——它以需求过剩的假象形式存在。形成现代危机新形式的逻辑是:直接生产过剩的传统经典危机→虚假需求膨胀→虚假需求过剩而实际需求不足的现代危机。消除金融危机的出路似乎不是"救市"而是"治市"(治理金融市场)和"救实"(救助包括增加人民实际收入在内的实体经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青
文章阐述了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背景及现状,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宏观经济 调控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云 刘骏民
本文指出美国经济运行的特殊循环导致了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和虚拟化,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背离才是次贷危机、美元危机的深层次根源;阐述了美国次贷金融危机与美元危机的区别,进而从目前次贷危机的救助措施、境外投机者力量以及美元最终支撑等方面分析了美元危机的必然性。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美元危机 虚拟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谭金可 李乐平
金融危机有向社会危机传导的风险。在此背景下,以增进社会整体福祉为宗旨、追求结果和实质公正,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和社会法在防范危机传导中作用突出。经济法偏重于危机预防和经济增效功能,社会法偏重于修复保障和社会增效功能,二者需要功能配合。回应防范危机传导的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沉淀智慧和过滤结晶,立基于理念共生耦合、着力于制度协调互动,加强二者的功能组合,有利于形成制度协力来达到双赢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