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4)
2023(8391)
2022(6857)
2021(6519)
2020(5192)
2019(11995)
2018(11854)
2017(22042)
2016(11905)
2015(13621)
2014(14002)
2013(13508)
2012(12690)
2011(11198)
2010(12173)
2009(11700)
2008(10909)
2007(9947)
2006(9127)
2005(8761)
作者
(33082)
(26773)
(26638)
(25766)
(17285)
(12978)
(12400)
(10470)
(10278)
(10231)
(9214)
(9176)
(8670)
(8622)
(8604)
(8476)
(7920)
(7816)
(7768)
(7696)
(6992)
(6624)
(6445)
(6419)
(6170)
(6163)
(6087)
(6051)
(5614)
(5424)
学科
(40329)
经济(40255)
管理(36258)
(34463)
(30248)
企业(30248)
(27609)
金融(27608)
(26208)
银行(26202)
(25363)
中国(21392)
(17494)
(16457)
方法(13328)
(12839)
理论(12589)
业经(12209)
(12159)
财务(12117)
财务管理(12075)
企业财务(11500)
中国金融(11163)
地方(10391)
(9914)
数学(9827)
数学方法(9581)
(9088)
农业(8908)
(8412)
机构
学院(162804)
大学(160904)
(62341)
经济(60518)
管理(56411)
研究(52275)
中国(52045)
理学(45276)
理学院(44771)
管理学(43919)
管理学院(43620)
(37734)
(34679)
(28737)
科学(28424)
财经(27746)
中心(27732)
(26192)
(24843)
(24252)
(24023)
银行(23053)
(23022)
北京(22872)
师范(22807)
研究所(22489)
(21768)
(21663)
人民(21062)
财经大学(20511)
基金
项目(90494)
研究(74172)
科学(69339)
基金(61447)
(51088)
国家(50502)
社会(44052)
科学基金(43196)
社会科(41521)
社会科学(41512)
(36694)
教育(35937)
编号(33286)
基金项目(31186)
成果(30089)
(29746)
资助(25939)
自然(24930)
自然科(24321)
自然科学(24317)
课题(24148)
自然科学基金(23888)
(21047)
(20945)
重点(20904)
项目编号(20801)
(19800)
(19404)
(19207)
大学(18409)
期刊
(79807)
经济(79807)
研究(57071)
中国(42232)
(38143)
金融(38143)
(32894)
教育(28474)
管理(23426)
(21287)
学报(20970)
科学(17997)
大学(16937)
技术(15801)
学学(15105)
财经(14599)
农业(12813)
(12492)
业经(12373)
经济研究(11316)
图书(10963)
理论(9911)
问题(9783)
财会(9553)
职业(9265)
会计(9140)
实践(8950)
(8950)
(8574)
书馆(8255)
共检索到284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谊  刘军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市场失灵和监管失灵的对立统一与金融监管范围的关系,系统阐述了金融监管范围问题的产生、层次及有效性理论,重点比较了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范围有效性问题的反思和分层次改进金融监管范围的实践。同时,结合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设计和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当前我国金融监管范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分层次改进我国金融监管范围有效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斯坦利·费希尔  刘圣  
宏观审慎监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金融系统整体性风险的监管;二是利用监管政策或其他非利率政策工具应对由资产价格行为造成的问题2007~2009年的危机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各发达经济体均经历了经济上、政治上的严峻考验。所幸的是,政策制定者成功吸取了经济大萧条中的部分经验教训,实际表现明显优于市场预期。通过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和巴塞尔委员会扩容,各国央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监管者制定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本文将从资本和流动性要求、宏观审慎监管以及"大而不倒"问题(TBTF)三个方面,介绍金融监管改革的进展情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燕晓伟  赵然  
次贷危机爆发后,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问题普遍得到各国共识,但其理论研究明显落后。在总结和梳理自次贷危机之后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考察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理论基础和前沿发展,并做出评论性总结。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霞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去已6年有余,然而各国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仍在进行中。通过比较分析各国在危机后进行的监管体制改革发现:金融监管职能不断强化,进入全面监管、系统监管、国际协作监管阶段;金融监管目标的针对性增强,强调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金融监管原则更加丰富全面,强化依法监管以及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统一的原则;金融监管模式与金融结构相匹配是金融监管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也为我国未来金融监管改革提供了思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绵茂  欧燕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前行,尤其是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金融监管举足轻重。本文通过对2007年由美国引起的席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导致美国通过立法对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机制的变革,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一变革对我国金融业发展及其监管的深刻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丹尼尔·塔鲁洛  门超  
在过去六七年间,监管体制大体上建立起来,新监管体制有四个要素,即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风险监管和清算计划金融危机及其后果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损失,以及后续的大萧条,是我们在金融监管方面着力进行各项改进的首要动机。根据美联储研究人员的估计,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经济总产出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累积损失,约占全年经济产出总值的四分之一。尽管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损失完全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但损失的规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丹尼尔·塔鲁洛  门超  
在过去六七年间,监管体制大体上建立起来,新监管体制有四个要素,即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风险监管和清算计划金融危机及其后果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损失,以及后续的大萧条,是我们在金融监管方面着力进行各项改进的首要动机。根据美联储研究人员的估计,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经济总产出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累积损失,约占全年经济产出总值的四分之一。尽管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损失完全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但损失的规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光宇  
本文通过分析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逻辑和理念特征,揭示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认为我国应从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继续坚持全面覆盖的监管理念,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体制改革,优化金融创新活动监管,将消费者利益保护纳入金融监管范畴等方面入手,进行金融监管改革,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路妍  
本文阐述了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提出中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借鉴美、英、欧盟金融监管改革的新经验,在新形势下积极进行政策调整,重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框架,完善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加强跨境金融机构监管,增强政府处理金融危机的能力,积极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与合作,以保证中国的金融安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仁杰  
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也让各国重新审视自身的金融监管制度,强化金融监管成为了各国的普遍共识。中国金融业虽然未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但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对中国目前的分业监管和监管联席会议的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存在功能性监管缺失、监管联席会议不具备决策职能和执行决策的能力、割裂金融监管与金融调控关系等问题。故本文提出:明确法律法规的授权,组建一个有明确法律权限、有实体组织的协调机构,以完善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制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路妍  孙刚  
美国于2009年6月17日发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构金融监管体制》白皮书,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利益,增强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以促进全球金融体系稳定。同时,中美首次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了联合协议,取得金融监管合作的重要成果,为中美未来经济金融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因此,中美应继续加强金融领域合作,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强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建立并完善中美金融监管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共同维持全球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联盛  何德旭  
对于美国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升级,住房抵押贷款标准放松、金融产品过度证券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到位、货币当局的货币放松和监管放松以及信用评级机构的渎职等是重要的动因。许多相关研究揭示了美国监管制度的不健全和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指出金融监管这一最后堡垒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得金融风险有机可乘。文章主要讨论金融市场结构与金融监管的匹配,混业经营对金融监管的要求,以及美国新金融危机中的分业监管与混业经营的错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王元  
一、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发展与创新健全的金融体系是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迄今为止的金融体系,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和以资本市场为主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会军  张鹏  
本文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导致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因素存在差异出发,阐述金融监管体系变革经历的主要阶段,并得出了几点有益的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邹传伟  
本文从九个角度综述了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金融监管当局关于金融监管改革的代表性文献,包括系统性风险与宏观审慎监管、顺周期性、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期限转化和流动性、薪酬激励机制、金融安全网措施和对问题机构的处置机制、信用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市场、信用评级机构、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等。本文旨在梳理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力图提炼出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