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3)
- 2023(10315)
- 2022(8820)
- 2021(8163)
- 2020(7165)
- 2019(16619)
- 2018(16108)
- 2017(32533)
- 2016(17483)
- 2015(19998)
- 2014(19983)
- 2013(20171)
- 2012(18873)
- 2011(16975)
- 2010(17694)
- 2009(17061)
- 2008(16525)
- 2007(15302)
- 2006(13464)
- 2005(12425)
- 学科
- 济(76795)
- 经济(76723)
- 业(60465)
- 管理(55519)
- 企(52678)
- 企业(52678)
- 方法(35992)
- 数学(31664)
- 数学方法(31436)
- 融(28316)
- 金融(28314)
- 财(27557)
- 银(26021)
- 银行(25996)
- 行(25089)
- 中国(24925)
- 务(20609)
- 财务(20568)
- 财务管理(20530)
- 企业财务(19740)
- 制(19701)
- 农(19372)
- 地方(16682)
- 业经(16540)
- 贸(15638)
- 贸易(15627)
- 易(15239)
- 农业(13188)
- 体(12899)
- 学(12294)
- 机构
- 学院(254873)
- 大学(254870)
- 济(111133)
- 经济(108814)
- 管理(98869)
- 研究(84638)
- 理学(84444)
- 理学院(83571)
- 管理学(82417)
- 管理学院(81911)
- 中国(72175)
- 财(54612)
- 京(52805)
- 科学(47301)
- 所(43209)
- 财经(43185)
- 中心(40910)
- 农(40127)
- 经(39025)
- 江(38700)
- 研究所(38628)
- 业大(34265)
- 经济学(34191)
- 北京(33695)
- 财经大学(32155)
- 州(31557)
- 农业(31522)
- 经济学院(31072)
- 范(30401)
- 师范(30124)
- 基金
- 项目(157643)
- 科学(123753)
- 研究(116479)
- 基金(115039)
- 家(98388)
- 国家(97553)
- 科学基金(83982)
- 社会(73761)
- 社会科(70203)
- 社会科学(70178)
- 省(60870)
- 基金项目(60671)
- 教育(53864)
- 自然(53557)
- 自然科(52334)
- 自然科学(52320)
- 自然科学基金(51450)
- 划(51117)
- 资助(48628)
- 编号(48010)
- 成果(40109)
- 部(36160)
- 重点(35508)
- 发(33985)
- 创(33091)
- 课题(32600)
- 教育部(31510)
- 性(31065)
- 创新(30865)
- 人文(30676)
- 期刊
- 济(122385)
- 经济(122385)
- 研究(77065)
- 中国(48079)
- 财(45835)
- 融(41991)
- 金融(41991)
- 管理(37146)
- 农(36105)
- 学报(35875)
- 科学(32930)
- 大学(27559)
- 学学(26028)
- 农业(23030)
- 财经(22362)
- 教育(22179)
- 技术(20896)
- 经济研究(19742)
- 经(19082)
- 业经(18856)
- 问题(16255)
- 贸(15695)
- 国际(15342)
- 理论(13533)
- 财会(13395)
- 技术经济(13353)
- 业(13014)
- 商业(12222)
- 实践(12112)
- 践(12112)
共检索到393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蕾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冲击,也给跨国公司经营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危机后跨国公司面临新的宏观背景,同时也有着内在的调整需求,这些外在约束因素和内在发展需求决定了跨国公司全球范围的战略调整和投资方向,并对未来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产业转移、投资重点等产生深远影响。从区域布局看,跨国公司投资重心向新兴经济体倾斜,但是在短期内有制造业回归母国的倾向;从行业布局看,跨国公司将不断扩大服务全球外包的投资。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跨国公司 战略调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珮璘
新兴跨国公司呈现出来源地集中和对外投资产业集中等特点,在跨国投资战略方面也具有一定独特性。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新兴跨国公司总体上进行了战略收缩,并加强在资源领域的一体化、拓展低成本战略的发展空间,同时,利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进行战略收缩和战略转移的时机,择机进行跨国并购。危机的发生也将对新兴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产生影响。
关键词:
新兴经济体 跨国公司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志乐
危机前的调整 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首先,冷战结束;第二,经济一体化加速;第三,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的图景。上述三个方面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为适应信息经济时代的要求,西方各国主要跨国公司纷纷对企业进行战略调整、业务重组和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永恒 张永庆 廉正
此次金融危机改变了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中国经济在遭受冲击的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了自身的巨大发展潜力。鉴于此跨国公司正逐渐改变在华投资策略,提升中国在其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这一改变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从整体层面上看,其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但随着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战略在华布局的实现,其负面效应也在逐渐凸显。两方面效应形成的强大反差,揭示出中国在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过程中,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严重忽视和缺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宁震霖
全球金融危机给在华跨国公司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了应对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在华跨国公司不得不对其"中国战略"做出适应性调整。这一适应性战略调整的背后有其深层次的动因。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跨国公司 中国战略 战略调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董超
跨国公司是全球产业转移的主体,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作为通过吸纳整合全球资源而形成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格局的转换非常敏感,为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它们往往在全球最适宜的地点布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同时,世界许多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对吸引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高度重视,跨国公司产业布局的调整是影响国际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跨国公司全球产业转移的步伐放慢。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郭席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红 谢兰兰
本文重点研究了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全球FDI增速呈现波浪式曲折前行的总体态势,服务全球化的深化发展促使全球FDI持续流向服务业,全球制造业FDI呈现出传统制造业和新兴制造业投资双轮驱动态势,全球FDI经济体力量对比呈现"东升西降"态势,跨境并购作为全球FDI的主要方式高速增长。"十三五"时期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总体趋势主要表现为:新一轮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将由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双轮驱动。区域投资流向将呈现出亚洲持续增长、非洲潜力释放,欧美地区趋于平缓增长的局面,产业投资流向将呈现出全球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FDI加速流向新兴产业和服务业趋势,投资政策变化将呈现出投资自由化改革加速与区域投资保护主义并存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红 谢兰兰
本文重点研究了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全球FDI增速呈现波浪式曲折前行的总体态势,服务全球化的深化发展促使全球FDI持续流向服务业,全球制造业FDI呈现出传统制造业和新兴制造业投资双轮驱动态势,全球FDI经济体力量对比呈现"东升西降"态势,跨境并购作为全球FDI的主要方式高速增长。"十三五"时期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总体趋势主要表现为:新一轮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将由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双轮驱动。区域投资流向将呈现出亚洲持续增长、非洲潜力释放,欧美地区趋于平缓增长的局面,产业投资流向将呈现出全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红
全球经济放缓及国际贸易萎缩,促成各国推行出口增长战略促进经济复苏,引发包括关税变化的贸易政策调整,使得关税在金融危机时期成为各国主要但非唯一的贸易保护工具,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及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贸易政策)等发生巨变对形成2009年以来全球关税发展的特征、原因及趋势影响重大。
关键词:
关税 区域贸易协定 贸易保护主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岩鸿 方洪敏
1992年以来,美、日、欧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调整或确立其对华投资战略,开始大规模投资中国市场。其对华投资战略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对华投资的生产经营战略和组织战略上进行调整;二是在投资方式战略上出现新的趋势;三是在今后投资的目标市场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郭席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磊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逐渐扩散到实体经济,跨国公司在华FDI已经受到明显影响。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跨国公司资金链紧张,削弱了其投资能力;另一方面,各国提出的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金融危机的应对政策也限制了FDI的流动。加之我国外资政策环境的转变以及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也削弱了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意愿。为了实施其归核化战略,规避较大的无形风险,一些跨国公司开始在华撤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非正常撤资的现象,给我国带来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外资的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改善外资区域布局,建立撤资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对外资企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严格防范外资非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跨国公司 撤资 非正常撤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范黎波 郑建明
本文沿循金融危机研究的理论脉络,揭示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技术性原因和心理原因,揭示了2008年金融危机在传导路径、证券及资产定价、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的突出特征。本文认为,跨国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总体战略是系统性战略收缩,而非从某个国家或某个特定市场撤资。中国企业已纳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应更加强调安全性、保障现金流,贯彻安全保值、审慎稳健的主导思维;政府应加强资本跨境流动的监测,建立一个功能性监管框架和体系,实现监管的升级和强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跨国公司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