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9)
2023(7559)
2022(6413)
2021(6150)
2020(5324)
2019(12117)
2018(12318)
2017(24385)
2016(13096)
2015(14650)
2014(14661)
2013(14464)
2012(13787)
2011(12457)
2010(13313)
2009(13083)
2008(12404)
2007(10891)
2006(10389)
2005(9719)
作者
(36647)
(30057)
(30010)
(28911)
(19238)
(14261)
(13932)
(11531)
(11289)
(11018)
(10327)
(10146)
(9780)
(9763)
(9473)
(9457)
(8850)
(8797)
(8588)
(8505)
(7852)
(7438)
(7358)
(6943)
(6913)
(6908)
(6901)
(6644)
(6116)
(5983)
学科
(47003)
经济(46929)
(33665)
管理(33588)
(28320)
金融(28319)
(27506)
企业(27506)
(26810)
银行(26790)
(26046)
中国(23850)
(19336)
方法(17961)
(17543)
数学(15912)
数学方法(15745)
(14136)
(12270)
业经(11803)
中国金融(11350)
体制(10626)
(10351)
(10342)
贸易(10338)
财务(10311)
财务管理(10277)
(10146)
地方(9918)
企业财务(9869)
机构
大学(184981)
学院(181815)
(78032)
经济(76270)
研究(67202)
管理(63435)
中国(60854)
理学(52378)
理学院(51721)
管理学(50939)
管理学院(50567)
(44351)
(40486)
科学(36634)
(34944)
财经(33303)
中心(31635)
研究所(31036)
(30174)
(28594)
(28591)
北京(26989)
(25438)
经济学(25250)
师范(25220)
财经大学(24862)
(24224)
(23679)
(23472)
(23311)
基金
项目(105295)
科学(81656)
研究(81370)
基金(75317)
(64650)
国家(64062)
科学基金(52989)
社会(50751)
社会科(48098)
社会科学(48085)
(39377)
基金项目(39004)
教育(38027)
(34311)
编号(33975)
自然(31611)
资助(31474)
成果(31119)
自然科(30823)
自然科学(30808)
自然科学基金(30270)
(24922)
重点(24324)
课题(24218)
(23309)
(22742)
(21939)
教育部(21601)
项目编号(21125)
(20945)
期刊
(90787)
经济(90787)
研究(66384)
中国(40776)
(40770)
金融(40770)
(33547)
(26970)
学报(25595)
管理(24761)
教育(24555)
科学(23234)
大学(20353)
学学(18568)
农业(17296)
财经(17038)
经济研究(14848)
(14551)
技术(13475)
业经(13360)
问题(12315)
国际(11745)
(11607)
理论(11418)
实践(10236)
(10236)
世界(9374)
(8789)
现代(8473)
改革(8272)
共检索到305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仁杰  
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也让各国重新审视自身的金融监管制度,强化金融监管成为了各国的普遍共识。中国金融业虽然未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但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对中国目前的分业监管和监管联席会议的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存在功能性监管缺失、监管联席会议不具备决策职能和执行决策的能力、割裂金融监管与金融调控关系等问题。故本文提出:明确法律法规的授权,组建一个有明确法律权限、有实体组织的协调机构,以完善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制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宣文俊  
以"次贷危机"引发的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促使美国政府推出了一个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新法案对美国原来"双重多头"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监管重叠、监管真空、监管低效、监管疏漏并最终导致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缺陷进行了反思。同时,对金融监管的理念、目标、模式和规则等进行了新的设计。想借此对美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本文以最近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对美国的这次金融监管法案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思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绵茂  欧燕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前行,尤其是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金融监管举足轻重。本文通过对2007年由美国引起的席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导致美国通过立法对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机制的变革,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一变革对我国金融业发展及其监管的深刻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王元  
一、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发展与创新健全的金融体系是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迄今为止的金融体系,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和以资本市场为主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党宇峰  
金融监管的缺失是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全球反思金融监管的后危机时代,欧美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了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和措施。文章在分析本轮监管改革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英国、欧盟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探求未来全球金融监管的改革趋势,这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光宇  
本文通过分析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逻辑和理念特征,揭示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认为我国应从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继续坚持全面覆盖的监管理念,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体制改革,优化金融创新活动监管,将消费者利益保护纳入金融监管范畴等方面入手,进行金融监管改革,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忠福  李自如  
拉美经济三巨头之一的阿根廷金融局势一直动荡不已,股市持续低迷,外资纷纷抽逃,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和债务困境,政治危机此起彼伏。阿根廷这次金融动荡与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9年巴西金融危机的情况不同。在前几次危机中,国际金融炒家兴风作浪,大量游资外流引发金融市场强烈恐慌,“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使一些国家原本脆弱的金融体系几乎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而阿根廷经济从4年前开始出现衰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传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的运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金融监管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2007年3月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动荡,诱发了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环境趋于恶劣,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银行业能否抵抗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需要更深层次的慎思和积极应对。因此,我国需要从中吸取教训,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弥补监管"缝隙",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达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带来国际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同时,也催生了相关机构对现行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理念的深刻反思。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继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最新动向,对深化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现行监管体系的缺陷1.存在明显的监管真空和盲区。1999年《金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文浩  
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盟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欧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以应对金融危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原有的监管框架基础上加强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力度,修订了各项金融监管法规,并进一步推动了欧盟金融监管一体化的进程。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加强监管合作,凸显央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核心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石岳  刘博  徐洁勤  
本文首先回顾了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历程,指出了此轮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金融监管理念落后、监管资源不足等问题,并在分析当前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动向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平  
"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对其金融监管体系及其监管理念的反思。2009年6月美国财政部公布《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计划》,详细地阐述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目标和内容,并折射出美国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本文在对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原因和内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和参考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中的经验,提出了改革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孙燕  
本文认为"次贷危机"的发生,同美国疏于金融监管有直接的关系。"次贷危机"的发生由房贷银行放贷、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包装加工、信用评级公司评级、对冲基金"炒作"四步构成,在这四个环节中都暴露出了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监管真空、监管部门疏忽、监管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我国要积极汲取美国金融监管的经验教训,改善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并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以期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小雷  刘媛  
金融危机以来,英、美等国的金融监管部门从反思金融创新的过度化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谋求扩大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以实现金融业的稳健,并根据金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对金融产品实施监管的政策措施,对此引发了广泛的争论与质疑。本文在追踪上述国家关于对金融产品实施监管的最新立法动向并剖析其纷争的基础上提出,尽管现阶段我国金融创新程度尚未对实施金融产品监管提出急迫的要求,然而伴随中国金融业的崛起对金融创新的要求,监管部门应当对于金融创新中将出现的金融产品监管问题形成前瞻性的思考和基础性的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蕾蕾  朱建武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英国、欧盟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发达国家,基于危机的惨痛教训,在深刻反思传统金融监管理念和策略局限性的基础上,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全面重塑,力图在未来的全球金融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尽管最终形成的改革方案是各方利益博弈后妥协的结果,但这种主动改革的精神以及改革方案中的思路值得学习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