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57)
- 2023(10533)
- 2022(8752)
- 2021(8385)
- 2020(6897)
- 2019(15861)
- 2018(15343)
- 2017(30211)
- 2016(15659)
- 2015(17932)
- 2014(17446)
- 2013(17421)
- 2012(16607)
- 2011(14900)
- 2010(15481)
- 2009(14699)
- 2008(13752)
- 2007(12064)
- 2006(11055)
- 2005(10308)
- 学科
- 济(65656)
- 经济(65589)
- 业(44640)
- 管理(44373)
- 企(35480)
- 企业(35480)
- 融(29107)
- 金融(29107)
- 中国(28518)
- 银(27117)
- 银行(27112)
- 行(26381)
- 方法(25327)
- 数学(22690)
- 数学方法(22482)
- 财(20077)
- 制(19138)
- 农(18892)
- 贸(17998)
- 贸易(17982)
- 易(17700)
- 业经(13804)
- 地方(13230)
- 体(12826)
- 农业(12463)
- 策(12102)
- 务(12006)
- 财务(11971)
- 财务管理(11946)
- 中国金融(11568)
- 机构
- 大学(217813)
- 学院(217635)
- 济(106843)
- 经济(104916)
- 管理(82380)
- 研究(81066)
- 中国(72770)
- 理学(69185)
- 理学院(68497)
- 管理学(67792)
- 管理学院(67368)
- 财(51783)
- 京(45943)
- 科学(40975)
- 财经(39993)
- 所(39590)
- 中心(38772)
- 经(36666)
- 研究所(35364)
- 经济学(34873)
- 江(31848)
- 经济学院(31416)
- 农(30926)
- 北京(30217)
- 财经大学(30018)
- 院(28945)
- 融(27366)
- 金融(26903)
- 银(26720)
- 范(26268)
- 基金
- 项目(135206)
- 科学(108363)
- 研究(104847)
- 基金(101270)
- 家(86567)
- 国家(85870)
- 科学基金(73759)
- 社会(69768)
- 社会科(66495)
- 社会科学(66484)
- 基金项目(51262)
- 省(48298)
- 教育(47558)
- 自然(43830)
- 资助(43248)
- 自然科(42888)
- 自然科学(42879)
- 自然科学基金(42199)
- 划(41763)
- 编号(41522)
- 成果(35798)
- 部(32797)
- 重点(30564)
- 发(30272)
- 国家社会(30201)
- 课题(29371)
- 教育部(29036)
- 中国(28877)
- 性(28740)
- 创(28348)
共检索到356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路妍
本文阐述了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提出中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借鉴美、英、欧盟金融监管改革的新经验,在新形势下积极进行政策调整,重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框架,完善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加强跨境金融机构监管,增强政府处理金融危机的能力,积极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与合作,以保证中国的金融安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合作 政策选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燕晓伟 赵然
次贷危机爆发后,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问题普遍得到各国共识,但其理论研究明显落后。在总结和梳理自次贷危机之后的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考察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理论基础和前沿发展,并做出评论性总结。
关键词:
金融监管国际合作 国际金融危机 传导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苗永旺 王亮亮
本文认为现有国际金融监管框架存在着金融监管全球化趋势与金融监管国别化的矛盾、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缺位和错位,以及国际金融监管框架主体的国家地位不对等三个主要不足之处。结合现有国际金融监管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其改革的方向和策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周玉强 汪川 武岩
香港和新加坡是两个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对市场反应灵敏,在全球金融经济发展中有重要影响。在金融危机中,香港和新加坡利用自身发达与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通过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最大程度避免了危机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金融危机后两地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监管体制 香港 新加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祁欣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由此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的固有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反映了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有效性的不足,新一轮大规模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次铺开,国际金融监管理念创新和模式变革正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一、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体系冲击的反思目前普遍认为,此次国际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茅倩如
金融自由化浪潮愈演愈烈的浪潮下,2008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揭示了金融监管的不足和失败。本文从各国对金融危机的处理对策入手,分析国际金融监管现状和协调合作的必要性,并以国际监管合作实践为基础,提出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和协调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国际合作 政策建议 危机处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光宇
本文通过分析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逻辑和理念特征,揭示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认为我国应从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继续坚持全面覆盖的监管理念,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体制改革,优化金融创新活动监管,将消费者利益保护纳入金融监管范畴等方面入手,进行金融监管改革,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路妍 孙刚
美国于2009年6月17日发布了《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构金融监管体制》白皮书,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利益,增强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以促进全球金融体系稳定。同时,中美首次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了联合协议,取得金融监管合作的重要成果,为中美未来经济金融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因此,中美应继续加强金融领域合作,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强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建立并完善中美金融监管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共同维持全球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合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达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带来国际金融动荡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同时,也催生了相关机构对现行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理念的深刻反思。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继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了解和掌握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最新动向,对深化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现行监管体系的缺陷1.存在明显的监管真空和盲区。1999年《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丹尼尔·塔鲁洛 门超
在过去六七年间,监管体制大体上建立起来,新监管体制有四个要素,即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风险监管和清算计划金融危机及其后果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损失,以及后续的大萧条,是我们在金融监管方面着力进行各项改进的首要动机。根据美联储研究人员的估计,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经济总产出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累积损失,约占全年经济产出总值的四分之一。尽管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损失完全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但损失的规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丹尼尔·塔鲁洛 门超
在过去六七年间,监管体制大体上建立起来,新监管体制有四个要素,即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风险监管和清算计划金融危机及其后果金融危机造成的重大损失,以及后续的大萧条,是我们在金融监管方面着力进行各项改进的首要动机。根据美联储研究人员的估计,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经济总产出相对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累积损失,约占全年经济产出总值的四分之一。尽管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损失完全是由金融危机引起的,但损失的规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仙慧
后危机时代,混业经营纵深层次发展的大势下,国际金融监管协调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对此,须发挥以G20、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监管协调作用,以单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为基石,以区域化监管协调为阶梯,构筑三位一体的全球金融监管协调体系,方能弥合碎片化监管之缺。于中国而言,一方面,要从自身金融现实出发,靠拢国际监管标准;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参与到国际监管协调体系的改革进程中,维护本国金融利益。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混业经营 金融监管 国际协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金融危机是金融脆弱性持续累积的结果及其集中释放的极端形式,也是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重要推动力。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端于2007年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违约这一局部风险事件,金融体系内部复杂交易推波助澜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大面积断裂,将许多大型金融机构推至悬崖边缘,并进一步演化为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以及出口导向国家的实体经济危机。危机之后,按照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确定的改革方向,全球主要经济体联手重构国际金融监管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维生 张志远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探究国际金融监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趋势,指出中国在这一历史契机中政策的选择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国际金融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国际金融监管过程中金融监管主体的策略选择问题。模型求解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国际金融监管中,金融监管主体注重短期利益会选择监管竞争策略,注重长期利益则会选择监管合作策略;由于很难改变多数监管主体追求短期利益的现状,致使在国际金融监管过程中"囚徒困境"问题依然存在;中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应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促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在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关键词:
金融风险 监管竞争 监管合作 演化博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文浩
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盟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欧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以应对金融危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原有的监管框架基础上加强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力度,修订了各项金融监管法规,并进一步推动了欧盟金融监管一体化的进程。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加强监管合作,凸显央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核心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