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75)
2023(16653)
2022(14349)
2021(13452)
2020(11355)
2019(26182)
2018(25866)
2017(51089)
2016(27073)
2015(30650)
2014(30491)
2013(30364)
2012(27660)
2011(24830)
2010(24943)
2009(23420)
2008(21953)
2007(18911)
2006(16577)
2005(14478)
作者
(76546)
(63237)
(62860)
(59775)
(40105)
(30330)
(28827)
(24774)
(24164)
(22341)
(21447)
(21071)
(19851)
(19777)
(19682)
(19256)
(18729)
(18722)
(18189)
(18067)
(15774)
(15348)
(15332)
(14445)
(14393)
(14148)
(13920)
(13845)
(12747)
(12376)
学科
(106677)
经济(106558)
管理(79898)
(77209)
(64338)
企业(64338)
方法(52311)
数学(46304)
数学方法(45749)
中国(33921)
(29729)
(29373)
金融(29369)
(28532)
(28529)
银行(28491)
(27421)
业经(23823)
(23172)
地方(21662)
(21296)
贸易(21277)
(20713)
(20598)
(19506)
财务(19421)
财务管理(19382)
农业(18915)
企业财务(18393)
理论(18293)
机构
大学(383172)
学院(381455)
(155879)
管理(153450)
经济(152556)
理学(133116)
理学院(131706)
管理学(129399)
管理学院(128705)
研究(122646)
中国(99758)
(79921)
(73640)
科学(73136)
财经(59908)
(59881)
中心(58460)
(56596)
业大(54759)
(54500)
研究所(54489)
(53303)
北京(50406)
(48368)
师范(47939)
经济学(47893)
财经大学(45047)
(44449)
(44392)
农业(44362)
基金
项目(260004)
科学(204929)
研究(190941)
基金(189835)
(163920)
国家(162582)
科学基金(140791)
社会(121032)
社会科(114859)
社会科学(114828)
基金项目(100732)
(100549)
自然(91373)
自然科(89290)
自然科学(89265)
教育(88323)
自然科学基金(87653)
(84432)
资助(79091)
编号(78114)
成果(62645)
(58132)
重点(57595)
(54572)
(53932)
课题(52906)
教育部(50463)
创新(50317)
科研(50035)
国家社会(49583)
期刊
(162132)
经济(162132)
研究(113499)
中国(67330)
学报(56779)
管理(55313)
(55046)
科学(52375)
(50306)
(49718)
金融(49718)
大学(44157)
学学(41696)
教育(38443)
农业(34244)
技术(32908)
财经(29015)
业经(27002)
经济研究(26979)
(24788)
问题(21413)
理论(20677)
实践(18968)
(18968)
商业(17947)
技术经济(17753)
图书(17739)
(17576)
统计(17042)
科技(16999)
共检索到553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梁珊珊  
2010年以来,我国CPI走势屡创新高,一方面这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导致的粮食减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国外巨额流动性投放以及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经济体内流动性充裕有关。本文以外汇储备变动为切入点,对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外汇储备变动和物价走势进行分析,考察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立平  
外汇储备规模巨大、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与物价水平不断攀升已成为我国经济中突出的现象。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根据货币数量论外汇储备增长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从而间接导致物价上涨。但从我国的数据来看,由于近几年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来消除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投放增加的压力,CPI并未出现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而大幅持续上涨的趋势。因此外汇储备的增长只能是物价上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志明  王大生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在增长形态上近似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型。本文以亚洲金融危机为界线,将样本区间划分为1995-1998年和1999—2005年两个时段,就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分别进行协整分析。实证分析结论显示,仅在第二个时段1999—2005年,基础货币供给量与外汇占款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表明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对于基础货币供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鹏  张雁茹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贸经济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增加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在当前结汇体制下,外汇储备占GDP比例过高,会导致国内经济体系容易受外汇储备波动影响。从本文研究结果看,外汇储备波动情况下,将通过基础货币、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渠道传导到国内经济体系中,通常体现在物价水平波。外汇储备波动后,通过广义货币在20~45个月内造成物价水平波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双  
为研究中国外汇储备增加的通货膨胀效应和货币冲销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利用2002年6月到2011年5月的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外汇储备增加和货币冲销政策对物价水平以及社会产出水平的动态影响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具有明显的通货膨胀效应,而央行的货币冲销政策对物价水平具有显著的平抑作用,同时对社会产出也没有不利影响。最后,本文从实证结果得到几点重要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旋  钱俊  王伟  
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采用2002年第3季度至2013年第3季度的数据,分析我国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量、物价水平的影响及其理论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量、物价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同时,外汇储备能够改变货币供给量进而引起物价水平的波动,且物价水平与外汇储备之间传导机制非单向,两者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喻海燕  朱孟楠  
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增大,对一国外汇储备管理目标、管理策略和投资方式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基于追求储备管理收益性目标的考虑,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对本国外汇储备投资采取了更加积极的态度,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又给各国储备资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对各国储备管理增加了困难。全球金融危机到底对我国外汇储备投资产生了什么影响?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究竟是亏损还是收益?思考这些问题,客观评价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效益,进而改革外汇储备管理机制,意义非常重大。本文从实证角度对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和成本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管理的净收益,并对今后的投资策略与改革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春方  
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与影响社会责任水平的内外部因素,包括企业规模、经营年限、创新能力、出口强度、管理能力、财务绩效、产品竞争水平、政府干预、法制环境等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出口行为、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财务状况等因素对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孔立平  
金融危机使我国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着贬值的风险,如何通过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调整来缓解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是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马柯维兹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础,同时结合海勒—奈特模型和杜利模型,对影响储备币种结构的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在考虑外汇储备风险和收益的同时,综合考虑我国的贸易结构、外债结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结构和汇率制度对我国外汇储备进行最优币种结构配置,提出了中国当前合理的储备币种权重,并提出从长期看应逐步减持美元、增持欧元、同时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小萍  肖雯  王丽芳  
本文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外汇储备与国内货币供应量关系为:外汇储备变动是货币供给的重要渠道。外汇占款是基础货币的一部分,其数量变化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顺差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不同。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克中  代裴裴  
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扩张给国内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带来巨大压力,扭曲了我国货币市场的传导机制。完善外汇市场和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推行积累与利用并行的外汇储备调整新机制是可行的政策选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海青  
本文首先分析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外汇储备与实际有效汇率,结果表明2007年外汇储备存量更高和2008年外汇储备流量增加更多的国家,在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时保持了更稳定的汇率。在进一步对外汇储备与实际有效汇率的关系做了面板数据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外汇储备可以降低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率,但这种效应是非线性的;更高的外汇储备充足率代表在危机状况下实行外汇市场干预的更大潜力;其他经济变量如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货币供应量的波动降低、贸易条件的改善以及国内金融深化程度的加强都能降低有效汇率的波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路妍  林乐亭  
本文通过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非均衡性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流动性增长与中国外汇储备余额有着比较显著的关系,在短期内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率产生较大影响,其贡献水平很高;(2)汇率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重要条件;(3)美元资产与欧元资产的占比对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的影响比较显著,在短期内美元和欧元占比对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较大,而中长期美元和欧元占比的变动不太明显;(4)对外贸易对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和增长率在短期内影响较大;(5)中美利差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率变动的短期因素,也是外汇储备需求变动的直接原因。因此,应优化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结构,采取有效措施改...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魏义俊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对货币供应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目前人民币汇率较为稳定且具有一定升值压力的情况下,国外资本尤其是投机性资本的大量流入对扩大货币供应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作用,它不仅直接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增减,而且还对货币供应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太峰  张晨  
本文采用1994~2010年的年度数据,在单整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中国外汇储备与物价水平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变动和物价水平变动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减少外汇储备并不是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的有效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