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18)
- 2023(4562)
- 2022(3675)
- 2021(3352)
- 2020(2870)
- 2019(6262)
- 2018(5830)
- 2017(11266)
- 2016(5887)
- 2015(6594)
- 2014(6452)
- 2013(6503)
- 2012(6037)
- 2011(5331)
- 2010(5959)
- 2009(6005)
- 2008(4733)
- 2007(4285)
- 2006(3926)
- 2005(3691)
- 学科
- 融(24948)
- 金融(24948)
- 银(21792)
- 银行(21779)
- 行(21232)
- 济(19034)
- 经济(19015)
- 业(16754)
- 管理(15325)
- 中国(14437)
- 企(14225)
- 企业(14225)
- 中国金融(10884)
- 财(8846)
- 制(8693)
- 务(6730)
- 财务(6707)
- 地方(6701)
- 财务管理(6700)
- 企业财务(6466)
- 方法(6383)
- 农(5924)
- 数学(5710)
- 业经(5708)
- 数学方法(5660)
- 体(4892)
- 事业(4763)
- 农业(4524)
- 贸(4420)
- 贸易(4412)
- 机构
- 大学(77759)
- 学院(77104)
- 济(33444)
- 经济(32625)
- 中国(29133)
- 研究(28138)
- 管理(26071)
- 理学(21217)
- 理学院(20986)
- 管理学(20695)
- 管理学院(20541)
- 财(18167)
- 京(16366)
- 银(16180)
- 银行(15641)
- 中心(15289)
- 融(14845)
- 行(14714)
- 金融(14566)
- 科学(14267)
- 所(14194)
- 财经(13861)
- 农(13003)
- 研究所(12621)
- 经(12574)
- 人民(12516)
- 江(12146)
- 经济学(11426)
- 国人(11325)
- 中国人(11278)
- 基金
- 项目(46687)
- 研究(36278)
- 科学(35953)
- 基金(33052)
- 家(28268)
- 国家(28002)
- 科学基金(23273)
- 社会(22904)
- 社会科(21886)
- 社会科学(21878)
- 省(18114)
- 基金项目(16750)
- 教育(16672)
- 划(15661)
- 编号(14931)
- 资助(13960)
- 自然(13440)
- 成果(13410)
- 自然科(13132)
- 自然科学(13124)
- 自然科学基金(12891)
- 重点(11034)
- 发(10985)
- 课题(10855)
- 部(10635)
- 融(10586)
- 性(10439)
- 创(10294)
- 创新(9663)
- 项目编号(9644)
共检索到134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勇
即时矫正措施制度源自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预防银行破产制度效仿的蓝本。然而2007年以来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暴露了该制度的缺欠。金融危机中即时矫正措施未能达到有效预防银行破产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监管参数的设置存在重大缺陷。由于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并未涵盖银行经营的全部风险,因此仅以资本充足状况作为唯一指标来判断银行的经营状况并进而采取矫正措施存在片面性。中国的即时矫正措施的监管参数设置同样存在不合理性,需要汲取美国的经验教训予以重构。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即时矫正措施 破产预防 美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辅靖
美国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措施拯救金融市场,阻止经济下滑,并对金融变革规划了初步蓝图。当选总统奥巴马也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主张。显然,这些措施与主张对我国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特别是其行动背后的战略和哲学,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我们要眼睛向外,充分利用难得的历史机遇,开足马力促发展,要把扩大内需与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要根据本国的根本利益,处理好联合行动与自主行动的关系,对美国只能有限配合,而且配合应该附带条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兰凤云 张军
金融危机和公允价值的关系主要有"元凶说"、"帮凶说"、"替罪羊说"。金融危机微观层面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高管层激励机制异化,管理层薪酬高且没有与风险挂钩。这导致金融机构积极从事高风险业务,并采用高杠杆持有,故意模糊证券化过程,欺骗消费者,造成房地产泡沫,泡沫破灭酿成金融危机。金融业高管层为逃避责任,利用其话语权,将公允价值指为"元凶",公允价值成为替罪羊。本文认为预防金融危机应标本兼治,治本之策是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优化激励机制。
关键词:
公允价值 金融危机 元凶 帮凶 替罪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培训班全体学员 李虹 赵宗华 赵宗滨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世界各国迅速、有力的措施阻止了金融危机的深化,避免了经济步入更加危险的境地。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锡良
虽然全世界联手出台了很多反危机的措施,但当前的金融危机在短期内不可能结束,中国经济率先回暖的可能性也较小。我们要防止各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失效以后出现的通货膨胀预期以及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也要注意防范政府融资平台可能出现的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申凯 林通
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超出了金融领域,并向其他行业蔓延。对高校的影响也日益显现,本文就金融危机对高校财务的影响从资产的购置、专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投入的加大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高校财务 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段咏竹
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虽然从表面上看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经济、政治体制的不同,两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国主张的是政府投资,以政府为主导型的措施,而美国则是拼命的救助金融产业,对中小企业采取减税让利的措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牛珂荣 孙毅
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金融业收入占全国G D P的1 2%。在本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新加坡金融市场总体遭受的冲击较小,经济恢复较快,主要得益于其不断发展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和适时调整的金融管理政策。本文在简要介绍新加坡金融监管体系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的基础上,总结新加坡金融监管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
国际金融 新加坡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超
美国金融经济危机表面上源于次级贷款和其衍生产品的泛滥,其深刻的原因则是1980年代兴起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和体制。危机让我们看到:衍生金融工具可以转移和分散个别金融机构的风险,但不能消灭风险,还可能将风险在整个金融体系内复制和层层放大;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膨胀,会推动资产泡沫的形成,最终伤害实体经济;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的公共产品提供职责不能推给市场,否则得不偿失;我国要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以此扩大内需、改善我国经济结构的长期策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 市场崇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龙江 王梅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印度成为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最多的国家。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TA)数据的统计性描述表明,危机后印度实施的影响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主要是贸易救济措施、本地含量要求和贸易融资,受影响的行业主要是基本化学品、专用机械、电机和装置行业。进一步采用动态差分GMM方法的实证估计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印度实施贸易保护措施显著负面冲击中国对印出口,不同类别措施的冲击存在较大差异,措施的被实施次数与冲击程度间不存在对应关系。估计系数值表明,非关税壁垒(未另做详细说明)、公共采购、进口关税的冲击度较大,而贸易救济措施、贸易融资的冲击度相对较小,救助/国家援助、出口激励等的影响中等。分行业来看,运输工具、金属、矿产品等行业显著受到较大冲击,机械、化学品等受冲击度相对较小。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印度 贸易保护 出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瑞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严峻形势下,与欧美各国相比,虽然日本金融机构参与证券化商品交易所蒙受的损失对金融体系直接影响有限,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受损,企业融资环境恶化,金融机构收益骤减。金融危机的深化严重波及实体经济,日本经济陷入衰退困境,受挫程度甚至超过危机震源地的欧美国家。日本政府与日本银行汲取泡沫经济崩溃后应对金融危机的失误及教训,重拳出击全力实施政策总动员,多项特例非传统金融举措相继出台。在继续恶化的经济环境中,日本面临金融中介功能受阻、地方性金融机构重组和货币政策执行空间有限等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满生
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振兴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选择,也是应对金融危机严峻挑战,促进经济复苏的强有力战略措施。本文介绍了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金融危机 措施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建平 张乐久
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由于雷曼兄弟等美国大型金融机构没有得到有效救助,危机扩大并迅速蔓延至实体经济,欧美各国政府被迫进行流动性救助。从实际效果看,美国和欧洲对金融机构进行的流动性救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危机的蔓延和扩大,有助于经济的复苏。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几次风险事件提醒我们应充分吸取欧美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尽早建立我国证券行业流动性救助机制,防止系统性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流动性救助措施 金融稳定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颖
资本外逃对我国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造成经济紧缩效应、恶化收入分配、增加财政负担以及对金融体系造成危害等方面。金融危机背景下,资本外逃产生了一定的运作空间,为此,我国应从金融、财政、货币、汇率等相关政策入手,加强对外资的引导。
关键词:
资本外逃 监管 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