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644)
2023(23903)
2022(20047)
2021(18706)
2020(15513)
2019(35477)
2018(34939)
2017(66730)
2016(35869)
2015(40232)
2014(40114)
2013(39758)
2012(36713)
2011(33133)
2010(33490)
2009(31683)
2008(30865)
2007(27440)
2006(24636)
2005(22652)
作者
(102905)
(85656)
(84989)
(80943)
(54686)
(40823)
(38676)
(33312)
(32650)
(30692)
(29417)
(28873)
(27321)
(27294)
(26619)
(26260)
(25321)
(24666)
(24651)
(24529)
(21548)
(20907)
(20705)
(19674)
(19214)
(19153)
(19067)
(18831)
(17261)
(16886)
学科
(160162)
经济(159964)
(114139)
管理(112629)
(97901)
企业(97901)
方法(63596)
数学(52579)
数学方法(51957)
中国(46615)
(44395)
(43844)
业经(40500)
地方(35008)
(34796)
(31465)
金融(31460)
(31250)
银行(31198)
农业(30443)
(30010)
(29910)
(28372)
财务(28275)
(28244)
财务管理(28223)
贸易(28218)
(27391)
企业财务(26786)
理论(26385)
机构
学院(513307)
大学(512803)
(218145)
经济(213656)
管理(199211)
研究(177902)
理学(169720)
理学院(167858)
管理学(165160)
管理学院(164201)
中国(141428)
(110380)
科学(104317)
(104140)
(89214)
(81967)
财经(81342)
中心(81002)
研究所(80083)
(78060)
(73860)
业大(71707)
北京(70618)
经济学(66622)
(66583)
师范(65981)
(64304)
农业(63496)
(62506)
财经大学(60120)
基金
项目(333570)
科学(263827)
研究(247704)
基金(242804)
(210258)
国家(208422)
科学基金(179752)
社会(158832)
社会科(150598)
社会科学(150559)
(128908)
基金项目(127164)
自然(114003)
教育(113762)
自然科(111344)
自然科学(111317)
自然科学基金(109356)
(107863)
编号(100580)
资助(100129)
成果(82740)
重点(74650)
(74382)
(73239)
课题(70019)
(69915)
国家社会(65962)
创新(64956)
教育部(64440)
(62984)
期刊
(253090)
经济(253090)
研究(161174)
中国(107973)
(82918)
管理(79571)
(76411)
学报(75611)
科学(71979)
大学(59144)
(58696)
金融(58696)
教育(56873)
学学(55660)
农业(51852)
技术(46753)
财经(41412)
经济研究(40241)
业经(40205)
(35749)
问题(32195)
(28398)
技术经济(26785)
(26277)
世界(24825)
现代(23906)
国际(23878)
理论(23785)
统计(23255)
图书(23236)
共检索到798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英骥  邓良  
在经济长期增长路径上,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仅取决于技术进步率,所以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路径应以技术创新为主线,基于制造业的层面,也应该是一条以技术为主线的道路。然而,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意义不仅仅是停留在靠制造企业研究与开发(R&D)这一微观层面,其深层内涵是与实际情况相匹配的发展战略。通过模型推导和实证分析可知,中国的制造业应该采取"适度发展"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加强发展品牌战略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英骥  邓良  
在制造业产值长期增长路径上,人均产出的增长率仅取决于技术进步率,但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意义不仅仅是停留在靠制造企业研究与开发这一层面上,其深层内涵在于制造业相匹配的发展战略。我国大城市的制造业应该采取"适度发展"原则,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建立和完善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加强产业融合和推进产业集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天德  
作为全球经济的区域增长极之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发展质量、国际化能力和全球主导力,也直接影响大规模灾后重建的效益以及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本文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探讨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明伟  
制造业仍然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金融危机对外向型的中国制造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应对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在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中国制造业中,民营企业已经占据主体地位,但是国际竞争力并不强。增强民营制造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制造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民营制造企业虽有一定发展,但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硬竞争力"和"软竞争力"都明显不足,既受到技术、资金的硬件限制,又没有形成优秀的品牌和企业文化。要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既取决于民营制造企业自身的努力,又要靠政府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民营制造业企业要自主创新、以质取胜、加强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洁  耿改智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全球金融持续动荡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约束增强,内部压力进一步增大。本文探讨在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内外部约束及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未兵  彭涛  
本文探讨了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论述了超前谋划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就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作者的若干看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樊帆  李静  
在这次金融危机下,中国的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的GDP增速下降。通过对三大需求与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及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关联度的实证分析,本文意在提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其相应的措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华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平稳迅速发展,除有效利用欧美日等国的资本、技术、经营理念等因素之外,亚洲华人企业的贡献也不可忽视。但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产生很多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泡沫经济的形成以及环境污染等。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世界大多数国家失业率提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政府财政赤字增大等。中国采取了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引领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经济成长的重要力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伟  
目前,中国已处于一个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发展的转折点,制造经济给中国带来的现时发展收益将面临其成本的冲销。中国经济需要上升到新的经济形态——以知识和创新作为产业发展核心能力的形态,才能从以低成本为核心能力的发展路径中摆脱出来,并实现质的跨越。国际金融危机使这些问题更加显现,同时也预示了产业转型的现实道路。当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向创新经济转变时,我们须以未来的发展和变革的决心为出发点,从危机中寻求中国的创新经济转型之路,而建立以创新型创业为核心的创新经济体系正是破解危机之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益平  
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以来,我国GDP增长速度已经从第一季度的10.6%回落第三季度的9%,从而引起对经济前景的普遍担忧。其实,经济增长减速,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锋  顾天伟  
文章通过对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指出了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并分析了其成因,认为在经济下滑趋势已得到基本遏制的后危机时代,应充分考虑短期策略与长期战略的结合,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民生领域改革,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贝贝  刘瑞翔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增长奇迹。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长期积累的经济问题和矛盾越发尖锐,经济增长不能再一味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宏观经济增长模型的演变规律来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确保经济稳步健康高质量增长的基本思路。从制造业的视角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是:首先,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道路,发挥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决定性地位;同时推动政府角色定位的转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其次,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对标国际制造标准。最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向创新驱动的先进制造业转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江明伟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由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主导的经济危机已经深入到了世界经济的基本层面,我国农村经济因此遭受了强烈的冲击。如何摆脱经济危机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寻找适合时代规律的发展路径,巩固农村经济的基础性地位,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针对经济危机对我国农村经济产生的冲击进行了阐述,然后讨论了农村经济摆脱经济危机影响的现实意义,最后给出了后危机时代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铁  余剑  
本文旨在梳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首先通过经济金融理论以及计量方法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继而描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并通过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出口市场三大渠道,阐述国内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在金融功能受到抑制下的反应,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韩文秀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迄今经历了从急转直下到低速徘徊的两个阶段。我国自2008年底以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稳定内需、促进增长、调整结构的措施,这些已经开始见效,并将继续取得成效。预期中国和美国经济可能大体上同时恢复,中国经济是更高水平上的恢复。相比较而言,我国经济是金融危机期间世界经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危机过后,我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必将进一步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