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1)
- 2023(10793)
- 2022(9026)
- 2021(8153)
- 2020(6522)
- 2019(14773)
- 2018(14024)
- 2017(27717)
- 2016(14595)
- 2015(16313)
- 2014(16306)
- 2013(16411)
- 2012(15540)
- 2011(14275)
- 2010(15033)
- 2009(14270)
- 2008(13390)
- 2007(12024)
- 2006(11075)
- 2005(10745)
- 学科
- 济(67674)
- 经济(67609)
- 业(42197)
- 管理(38161)
- 企(30872)
- 企业(30872)
- 融(29271)
- 金融(29271)
- 中国(27477)
- 银(26943)
- 银行(26927)
- 行(26266)
- 农(22949)
- 方法(21796)
- 地方(21460)
- 数学(18737)
- 数学方法(18618)
- 贸(17148)
- 贸易(17128)
- 易(16620)
- 业经(16574)
- 制(16289)
- 财(15698)
- 农业(14121)
- 发(11521)
- 中国金融(11468)
- 地方经济(10730)
- 体(9936)
- 学(9932)
- 务(9832)
- 机构
- 学院(210519)
- 大学(206971)
- 济(97275)
- 经济(95315)
- 研究(78010)
- 管理(76694)
- 中国(69950)
- 理学(63350)
- 理学院(62624)
- 管理学(61895)
- 管理学院(61486)
- 财(45842)
- 京(45259)
- 科学(42028)
- 所(39740)
- 中心(37837)
- 农(36430)
- 研究所(35218)
- 财经(35085)
- 江(33335)
- 经(31728)
- 经济学(30680)
- 北京(29760)
- 农业(28039)
- 州(27777)
- 范(27582)
- 业大(27538)
- 经济学院(27503)
- 院(27439)
- 师范(27342)
- 基金
- 项目(126166)
- 科学(99436)
- 研究(96914)
- 基金(90258)
- 家(77223)
- 国家(76527)
- 科学基金(65246)
- 社会(62512)
- 社会科(59585)
- 社会科学(59570)
- 省(49412)
- 基金项目(46112)
- 教育(43102)
- 划(41096)
- 编号(39782)
- 自然(38889)
- 资助(38037)
- 自然科(38015)
- 自然科学(38009)
- 自然科学基金(37330)
- 发(33902)
- 成果(32932)
- 重点(28532)
- 课题(28277)
- 部(28182)
- 发展(28142)
- 展(27695)
- 创(26747)
- 国家社会(25899)
- 性(25437)
- 期刊
- 济(116383)
- 经济(116383)
- 研究(72631)
- 中国(49158)
- 融(44623)
- 金融(44623)
- 农(35837)
- 财(33719)
- 管理(30700)
- 学报(26957)
- 科学(26239)
- 农业(24199)
- 教育(23353)
- 大学(21606)
- 学学(20198)
- 业经(19859)
- 经济研究(18969)
- 技术(18186)
- 财经(17977)
- 经(15474)
- 问题(15318)
- 国际(15299)
- 贸(14885)
- 世界(13496)
- 业(13301)
- 理论(11701)
- 商业(10818)
- 技术经济(10614)
- 实践(10443)
- 践(10443)
共检索到357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威
信用衍生产品自问世以来在分散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完善信用风险定价机制、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的主要功能及其在本次金融危机前、中、后三个时期的发展特点,肯定了基础信用衍生产品对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国应推动金融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初昌雄
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向全球扩散,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创新对危机的扩散和演变起到了助推器和放大器的作用。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既要吸取危机的教训,同时要根据我国的国情,鼓励金融创新、完善有关场外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衍生金融产品监管的协调与合作、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场外衍生产品市场的信息披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卜亚
近几年来,信用衍生产品由于可以分散信用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因而得到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然而,随着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急剧扩展,其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日益显现,如交易对手风险、道德风险、系统性风险等方面。当前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全球正经历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市场普遍认为,过度参与合成以CDS和CDO为主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正是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最直接的原因。本文着重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的主要品种,其对金融市场发展和稳定的意义及可能存在的风险,最
关键词:
次贷危机 信用衍生产品 CDO CDS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蔡国喜 徐光
本文从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现状、监管框架和改革措施入手,阐明了两国市场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监管理念和措施也存在显著差异。在厘清了当前存在的若干制约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认识误区后,对如何加快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发展 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功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建刚 胡志浩
随着金融全球化、电子化以及期货期权等交易品种的异军突起,全球场内衍生品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呈现出交易品种和规模扩大化、交易平台电子化、交易所一体化和公司化等特征。其相对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给在次贷危机中遭受冲击的场外衍生品市场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文章展望了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未来场内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国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场内衍生品市场 电子化 交易所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昊
次贷金融危机凸显了场外衍生品市场透明度的缺乏,国际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由此意识到建设具有适当风险控制措施、精心设计的交易报告库对于提升市场透明度的重要作用。文章对国际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的发展及监管进行了详细梳理,对全球性的场外信用衍生品交易报告库Deriv/SERV TIW及场外利率衍生品交易报告库TriOptima IR TRR的架构、运营、功能,及其与其他场外衍生品交易后业务的关联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就构建中国的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OTC衍生品 交易确认 电子化 标准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周荣芳 荣艺华 王莹 唐烈 叶可松
文章回顾了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利率衍生产品市场运行情况。市场交易大致经历了先降后升的两个阶段;市场规模收缩的主要原因在于境内机构交易信用额度的收缩,以及新旧金融衍生产品主协议过渡期内谈判成本的影响。总体看,金融危机对我国利率衍生产品市场的影响已逐渐消除,市场仍然保持健康运行,在新旧主协议过渡期结束之后,利率衍生产品市场有望得到更快发展。
关键词:
利率衍生产品 授信额度 主协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满红智
自2007年7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金融业乃至整个美国经济深受重创,虽然美国政府采取了大幅降息、增加流动性、巨额注资等多种救市方式,均无法扭转次贷危机的继续深化,最终引发了美国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从美国政府资助摩根大通290亿美元收购贝尔斯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英 张征 王震
本文从碳排放权经济学入手,系统阐述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体系架构,分析当前国际碳现货、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市场主体、交易品种、价格因素等,深入分析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结构。结合我国在国际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得出构建碳金融市场、提升我国在碳金融产业链中地位的启示。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碳金融 衍生品市场 碳排放权洽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雷曜 王瑱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过各国监管当局及市场各方的努力变革,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正朝着更成熟稳健的方向发展,简单化产品重回市场主导地位,清算机制的完善降低了市场风险,信用衍生品市场规范和市场自律管理得到加强。当前,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已初步建立起有序的监管体系和制度框架,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具备了较好的市场基础,下一阶段,应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通过创新促进发展,推动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
信用衍生品市场 国际经验 发展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路妍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美国金融危机,进而又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带来严重影响。2009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彰显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国际银行业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凸现了加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崔晓春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回购市场健全成熟与否对于防范流动性危机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本次金融危机对国际回购市场的影响以及各国的应对措施,结合我国银行间回购市场的实际情况研究认为,有必要在我国银行间回购市场引入CCP清算和回购第三方服务,它们在危机时刻能够有效降低回购市场的整体信用风险,维持市场流动性。同时,还应该妥当协调抵押品变现问题,提高抵押品的利用率,以及建立应对金融危机的回购市场监管应急预案。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回购市场 清算结算 CCP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鲁桐
公司治理的失效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国际社会在金融危机后的公司治理改革,重点应放在提高董事会的责任、加强风险控制和改善薪酬制度等方面。从近年来公司治理改革的发展趋势看,维护监管与灵活性的平衡已经成为新一轮公司治理改革的出发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公司治理规范的"服从或解释"规则。在给予公司充分的治理选择权的条件下,通过提高透明度,加强市场约束和问责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屯 于金酉
本轮金融危机被冠以"衍生品泛滥"之名,使得国内对发不发展和如何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产生纷争。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本次危机是系统性危机,金融衍生品是其复杂传导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不应担当危机爆发的主要责任。通过中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比较,发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差距逐渐缩小的中美债券市场规模、中美经济总量规模相比,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最后指出我们应该深化基础市场建设,逐步建立多层次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结构,并建议商业银行培育自身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衍生品 商业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