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9)
2023(7947)
2022(6481)
2021(5939)
2020(4881)
2019(11161)
2018(10342)
2017(21224)
2016(10869)
2015(12146)
2014(11879)
2013(11970)
2012(11124)
2011(9861)
2010(10250)
2009(10004)
2008(9073)
2007(8117)
2006(7249)
2005(6954)
作者
(30089)
(24825)
(24728)
(23630)
(16073)
(12143)
(11342)
(9677)
(9299)
(9004)
(8544)
(8436)
(8142)
(7989)
(7965)
(7945)
(7468)
(7343)
(7300)
(6789)
(6184)
(6045)
(5799)
(5735)
(5680)
(5622)
(5568)
(5124)
(5107)
(4888)
学科
(48923)
经济(48871)
(35030)
管理(32092)
(30004)
企业(30004)
(27767)
金融(27767)
(24286)
银行(24272)
方法(23701)
(23621)
数学(21811)
数学方法(21706)
中国(19735)
(19027)
(16048)
贸易(16036)
(15774)
(14410)
(12538)
财务(12512)
财务管理(12498)
企业财务(12099)
(11843)
(11287)
中国金融(11254)
业经(10064)
地方(9587)
(9169)
机构
大学(158151)
学院(156337)
(77065)
经济(75819)
管理(60255)
理学(51567)
理学院(51127)
研究(50612)
管理学(50508)
管理学院(50222)
中国(48670)
(39883)
财经(31989)
(31509)
(29334)
经济学(27274)
中心(25899)
经济学院(25052)
科学(24721)
(24645)
(24561)
财经大学(24498)
金融(24164)
(22703)
研究所(21667)
(21581)
(21566)
银行(20823)
北京(20139)
(19402)
基金
项目(98724)
科学(78933)
基金(75666)
研究(72356)
(64621)
国家(64131)
科学基金(56155)
社会(49898)
社会科(47890)
社会科学(47879)
基金项目(39051)
(35665)
自然(34709)
自然科(34077)
自然科学(34071)
自然科学基金(33522)
教育(32706)
资助(32645)
(29901)
编号(27294)
(23613)
成果(22023)
国家社会(22022)
重点(21626)
教育部(21300)
(21049)
(20622)
人文(20572)
创新(19803)
大学(19720)
期刊
(78141)
经济(78141)
研究(51800)
(37920)
金融(37920)
(32337)
中国(29568)
管理(22904)
学报(21096)
(18969)
科学(18714)
财经(17554)
大学(17206)
学学(16479)
(14969)
经济研究(14180)
(12410)
农业(11660)
国际(11377)
问题(10833)
业经(10811)
技术(10568)
理论(9819)
教育(9079)
实践(8625)
(8625)
世界(8555)
统计(7958)
技术经济(7528)
商业(7393)
共检索到248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黄飞雪  寇玲  杨德礼  
为研究波动溢出效应是否存在于中英美股市问,若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如何,截取2005年7月22日至2009年6月30日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沪深300指数共1045个日收盘数据,时间段分为金融危机前后,分别构建三元MGARCH-BEKK模型,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危机发生前,中英美股市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传导机制为:先从英国到美国再到中国;(2)金融危机发生后,中英美股市间仍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但传导机制变为:先从美国到英国再到中国。通过比较分析实证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美国是全球股票市场风险的主要来源国,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更加明显;(2)中国是全球股票市场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倪晋武  段希文  蒲斯伟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趋势和波动特征与此前相比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分别研究了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中我国沪市与香港、美国股市的传染效应,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BEKK-MGARCH模型分别考察市场间价格的传染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美国道.琼斯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对我国上证指数都存在价格引导作用。而金融危机中,上证指数一方面仍旧受道.琼斯指数趋势的引导,但另一方面反而影响了恒生指数的价格趋势;在波动溢出效应方面,金融危机前,恒生指数对上证指数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金融危机中,上证指数反而对恒生指数具有一定程度的单向波动传染效应,同时道.琼斯指数对上证指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天栋  章洋  
本文基于BVGARCH-BEKK模型对比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国内股市与汇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揭示金融市场联动特征和金融危机对其内在影响。实证发现: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汇市的波动风险会显著地传导到股市,而股市的波动不会对汇市产生明显的影响。危机前后地产、工业板块与汇市的互动关系同总体股市与汇市的互动关系趋同,而危机爆发后汇市对商业、公用板块的传递效应消失。最后,本文对实证结果作了原因分析并提出结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耿志祥  孙祁祥  
本文通过引入两类风险测度对保险股票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进行风险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等外生事件冲击下的VAR-BEKK-MVGARCHDUMMY-T模型。研究表明:(1)整个样本期内,保险股票指数的两类风险测度都大于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对保险股票指数存在负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而反之却不成立;(2)金融危机增加了保险股票指数的波动性,但对我国整个股票市场影响较小,而保险指数对自然灾害反应更敏感;(3)金融危机增加了两指数的相关性,而自然灾难却降低了两指数的相关性,投资者可以通过持有市场资产组合来分散化自然灾害风险;(4)溢出效应在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冲击下具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苏木亚  郭崇慧  
本文提出了基于谱聚类方法、独立成分分析、GARCH和VAR的金融风险多渠道协同传染模型。从中证行业指数角度出发,利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对我国股市的多渠道协同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分多个渠道影响我国股市的不同行业指数的波动率,并且波动溢出呈现集中性特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陈刚  王亮  张立娟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一直致力于经济全球化与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和发展,使得中国与各国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然而,在如今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为应对新一轮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变化,各个国家对外汇风险问题予以极大的忧虑和持续的关注,而中国政府和企业同样对于外汇风险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十分敏感。因此,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骤变以及中国汇率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研究汇率波动对中国股票市场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柳松  唐婷斐  
本文运用基于t分布的VAR-DCC-BVGARCH模型比较研究了金融危机前后的国际原油市场对国内菜油市场的溢出效应及动态条件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国内菜油期货价格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走势基本一致,金融危机前后国际原油市场对国内菜油市场都存在收益溢出效应;国际原油市场对国内菜油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在金融危机之前不存在,而在金融危机之后表现显著;国际原油市场和国内菜油市场存在动态的正相关关系,金融危机使两个市场的相关性得到加强。政策制定者应高度关注国际原油市场的供求信息及其价格波动,动态调整补贴政策,促进国内菜油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凤阁  宋春梅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趋势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研究房地产股市之间的溢出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采用2007年8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香港、上海、深圳房地产行业股票价格指数的日交易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三变量VAR-GARCH-BEKK模型,分别研究三地房地产股票市场之间的收益溢出效应和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发生前后,港沪深房地产股票市场之间均存在收益溢出效应、波动溢出效应,而且沪深两市房地产股票市场波动溢出效应更显著。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港沪深房地产股票市场收益溢出效应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更加剧烈。但是,三者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并没有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发生明显的改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志坚  徐迪  左楠  
不同证券市场之间的波动存在时变、非对称、非线性相关的特性,尤其是在极端事件影响下,证券市场之间往往会表现出尾部相关的特性。以次贷危机为背景,利用时变Copula模型研究了证券市场间的波动溢出。结果发现无论是金融安全时期还是金融危机时期,均存在美国证券市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溢出,并且在金融危机期间这种波动溢出效应有增强的趋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飞虎  熊家财  
通过建立VAR-MGARCH-BEKK模型对我国沪市、香港股市、美国股市和日本股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考查,结果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后,都只存在香港股市对我国沪市的直接波动溢出,而美国和日本股市只能通过香港股市对我国沪市产生间接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沪市的对外影响力有所下降,而其他股市之间的联系有所加强。因此,我国在制定宏观政策时应该更具前瞻性和统筹性,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国际合作。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德珵  孙路  陈哲  
在梳理国际主要股票市场间联动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采用1991-2011年数据,通过对各个时间区间的分析尤其是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前后比照,按照由表及里、由特征属性到变化趋势与影响机制的系统与动态分析的思想方法,对国内A股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香港股市之间的联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1)2000年特别是2007年次贷危机以来,境内外主要股市联动性显著增强;(2)境内外股市相互冲击效果不断增大,传导速度加快;(3)在股市资金联动性不断加强的同时,波动幅度也随之扩大;(4)这种市场联动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周佰成  张贺  曹启  
2015年"811汇改"完善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使得我国人民币汇率波动更加市场化。汇率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原材料价格、产成品价格、现金流情况以及股票市场投资者预期等,进而对股票收益率产生波动溢出效应,而且波动溢出效应因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和股票市场行业收益率波动之间显著相关,但该波动溢出效应不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因此,我国应密切关注外汇市场情况,适时引入如逆周期调节因子等工具,稳定市场和投资者情绪,保障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同时应大力刺激内需,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给国内企业转型、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推进科技创新提供动力;要以货币、财政政策保障国内企业融资规模正常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重点扶持小微企业,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义  
波动溢出效应不仅存在于金融市场之间,同时也存在于不同金融市场与实体市场之间。文章将金融市场中的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中的房地产市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DCC-MGARCH模型考察了我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动态相关性,并建立VAR(p)-MGARCH(1,1)-BEKK模型考察两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波动都具有ARCH效应,两市场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具有时变性,并且两市场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双成  杨桂华  
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和ARCH类型模型对沪深股市收益之间的关联性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这对于研究股市的结构和判断股市的走势及风险传递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显示:沪深股市日收益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沪市日收益的历史信息能用来改善对深市未来趋势的预测;沪深股市间存在显著的双向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云  陈浪南  林鲁东  
采用BVGARCH-BEKK模型,结合LR似然比检验和W ald检验,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采用1997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和上证A股指数的日交易数据,并考虑到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这一事件可能产生的结构性影响,划分为汇改前和汇改后两个子样本区间,深入分析人民币汇率与上证A股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且在汇改前和汇改后的表现不同;汇改前表现为显著的从汇率到股市收益率的波动溢出,汇改后主要表现为显著的从股市收益率到汇率变动率的波动溢出,汇改后汇率与股票市场之间的联系有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