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8)
- 2023(10383)
- 2022(8755)
- 2021(7810)
- 2020(6774)
- 2019(15578)
- 2018(14975)
- 2017(29554)
- 2016(15660)
- 2015(17932)
- 2014(18207)
- 2013(18460)
- 2012(17633)
- 2011(16171)
- 2010(16851)
- 2009(16324)
- 2008(15269)
- 2007(13899)
- 2006(12392)
- 2005(11525)
- 学科
- 济(89027)
- 经济(88961)
- 管理(42639)
- 业(42460)
- 企(33988)
- 企业(33988)
- 方法(33093)
- 数学(29610)
- 数学方法(29425)
- 融(27514)
- 金融(27512)
- 中国(25844)
- 银(25061)
- 银行(25037)
- 行(24235)
- 地方(22617)
- 财(19575)
- 农(19145)
- 制(17289)
- 业经(16646)
- 学(15972)
- 贸(14472)
- 贸易(14461)
- 易(13979)
- 地方经济(13544)
- 农业(13225)
- 务(12360)
- 财务(12327)
- 财务管理(12298)
- 体(11811)
- 机构
- 大学(237404)
- 学院(237058)
- 济(113140)
- 经济(110924)
- 管理(86726)
- 研究(85388)
- 理学(73404)
- 理学院(72574)
- 管理学(71513)
- 管理学院(71054)
- 中国(70926)
- 财(50555)
- 京(49267)
- 科学(48474)
- 所(44276)
- 中心(40466)
- 财经(40089)
- 研究所(39884)
- 农(39575)
- 经济学(37079)
- 江(36245)
- 经(36078)
- 经济学院(33339)
- 业大(32578)
- 北京(31603)
- 农业(31084)
- 财经大学(29522)
- 院(29431)
- 范(29413)
- 师范(29151)
- 基金
- 项目(146261)
- 科学(114043)
- 研究(107932)
- 基金(105820)
- 家(90977)
- 国家(90234)
- 科学基金(76396)
- 社会(70020)
- 社会科(66583)
- 社会科学(66561)
- 省(56899)
- 基金项目(55415)
- 教育(48415)
- 划(47272)
- 自然(46566)
- 自然科(45457)
- 自然科学(45442)
- 自然科学基金(44644)
- 资助(44272)
- 编号(43453)
- 成果(36220)
- 发(33665)
- 重点(33290)
- 部(32966)
- 创(30181)
- 课题(30042)
- 国家社会(29350)
- 教育部(28465)
- 创新(28406)
- 性(28078)
- 期刊
- 济(130097)
- 经济(130097)
- 研究(75752)
- 中国(45688)
- 财(39807)
- 融(38346)
- 金融(38346)
- 农(36251)
- 学报(34516)
- 科学(31466)
- 管理(31455)
- 大学(26178)
- 学学(24835)
- 农业(23411)
- 经济研究(22061)
- 财经(21164)
- 技术(20284)
- 教育(18678)
- 经(18288)
- 业经(18210)
- 问题(17017)
- 贸(14372)
- 技术经济(13839)
- 国际(13557)
- 世界(13059)
- 统计(12809)
- 业(12608)
- 理论(12445)
- 商业(11587)
- 策(11135)
共检索到373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兰陵
站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东盟目前的层次属于较低级的自由贸易区,发展的方向是要要建立经济共同体。而这一努力方向的障碍之一就是东盟10个成员国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十分明显,因此如何缩小成员国之间的差距是东盟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σ趋同、绝对β趋同和俱乐部趋同三个方面对东盟整体及各个分组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进行全面分析,客观地判断了当前东盟各国的经济趋同、趋异性,为东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了全面的实证基础依据。
关键词:
东盟 σ趋同 绝对β趋同 俱乐部趋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美玲
全球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经受各种考验,对公允价值的不断修正是当今会计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通过借鉴国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修订,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趋势,从公允价值运用情况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国际趋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宏恩
本文以东亚金融危机后中国与东盟的相对经济状况为特殊背景,通过1998-2007年东盟10个国家1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与东盟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首先对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给予分析,并建立三个计量模型予以检验。经验研究发现:(1)在上述背景下,东盟对中国出口是东盟外资流入的重要推动因素;(2)在同样的背景下,东盟对中国出口与其带动的东盟外资流入一起构成了推动东盟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开始的2002年是东盟GDP增长率增加的转折点。因此本文得出结论: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推动了东盟的经济增长。本文研究还发现:在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中,东盟中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在获得投...
关键词:
中国-东盟经济合作 自由贸易区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邱琳
中国和美国是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两大经济模式的典型。在2007年前后的金融危机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在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危机前,受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影响,美国宏观调控不力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我国在政府主导下的频繁调控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危机爆发后,中美两国各自的货币、财政政策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恰恰反映了两国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的调和,进而对各国的危机应对政策和未来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作用。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比较研究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尹国俊 田成立
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受国际环境变化和自身经济发展迟缓的影响,日本对东盟的经济发展援助出现许多新情况,集中表现为援助形式的多样化和援助内容的深入化。这种变化必将对日本经济未来发展及构建东盟的新型国际经济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援助 新动向 多边援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宝仁,韩笑
韩国金融危机后 ,金大中政府开始对韩国经济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调整 ,已表现出健康发展的新契机。但同时也应注意到 ,此次经济改革过程中韩国取得的成绩仅是阶段性的 ,在韩国经济体系中至今仍存在着许多不稳定因素 ,影响经济发展 ;而政府在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尤其是联合债权银行对产业结构和大企业结构进行调整时 ,许多做法也似乎有悖于经济市场化的根本主张 ,使人感到有重蹈越权覆辙之虞。
关键词:
韩国经济政策 调整 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红光 张婕 朱忠翔 张子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产业贸易转移格局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文章在严谨界定产业贸易转移概念的前提下,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技术系统构建了产业贸易转移的定量测度模型,进而对全球金融危机前后主要国家和地区间产业贸易转移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主要发现有:(1)中国虽然仍是全球最大的产业净转入国,但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规模大幅减缓。(2)欧盟、美国、印度等地区或国家逐渐成为全球主要产业贸易转移目的地,且以服务业为主。(3)采掘业开始向美国、欧盟等发达地区转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倪晋武 段希文 蒲斯伟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股票市场的价格趋势和波动特征与此前相比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分别研究了金融危机前和金融危机中我国沪市与香港、美国股市的传染效应,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BEKK-MGARCH模型分别考察市场间价格的传染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美国道.琼斯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对我国上证指数都存在价格引导作用。而金融危机中,上证指数一方面仍旧受道.琼斯指数趋势的引导,但另一方面反而影响了恒生指数的价格趋势;在波动溢出效应方面,金融危机前,恒生指数对上证指数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金融危机中,上证指数反而对恒生指数具有一定程度的单向波动传染效应,同时道.琼斯指数对上证指数...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传染效应 股票市场连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红
全球经济放缓及国际贸易萎缩,促成各国推行出口增长战略促进经济复苏,引发包括关税变化的贸易政策调整,使得关税在金融危机时期成为各国主要但非唯一的贸易保护工具,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及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贸易政策)等发生巨变对形成2009年以来全球关税发展的特征、原因及趋势影响重大。
关键词:
关税 区域贸易协定 贸易保护主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丽军 周世俭
2008年9月,美国爆发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拖累了全世界经济的发展。从2008年至2011年年底,美国经济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大衰退和缓慢复苏。2008年GDP下降0.3个百分点,2009年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60多年以来最严重的大衰退,当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屠年松 朱雁春
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和东盟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冲击,再次凸显出通过金融合作实现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发展契机,论述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是中国在东亚金融合作中的现实模式,阐述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目标和内容,并对未来双方金融合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金融危机 金融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殷小茵
从1997年开始 ,7月份对亚洲而言就是一个混合着痛苦的回忆和顽强希望的日子。今年的7月是亚洲金融危机3周年 ,与前两年不同的是似乎全世界对危机的记忆都已经渐渐淡化了 ,除了一些经济学家仍然执着地在对危机的成因、机理做纯理论上的探讨之外 ,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议论已经趋于平息 ,其主要原因是新千年的经济状况显然并不令人担忧 ,尤其是亚洲的复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是“环球同此凉热” ,但世界各地的经济金融状况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伴随着股市泡沫的隐忧 ;欧洲经济颇有起色 ,但仍低于“发行价”的欧元还是欧洲人的一块心病 ;日本经历了太长的衰退以至于人们对于日本经济的微弱复苏不敢持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武力超
本文采用包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金融体系结构会有一个短期逆转的现象。而在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中,由于股票市场发展并不十分充分,金融危机发生后,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结构变化的广度会小于那些金融体系结构均衡发展的国家。因此,新兴经济体由于经济衰退和金融体系破坏而承担的成本更高,经济恢复需要的时间更长。研究结论表明,政府不应仅仅关注金融体系的发展,应该致力于建立更为均衡发展的金融体系结构,而且注重提升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质量和法治完善程度,将有助于金融危机的治理。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体系结构 政府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