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0)
2023(15285)
2022(12808)
2021(11958)
2020(9755)
2019(22381)
2018(21921)
2017(41476)
2016(21703)
2015(24822)
2014(24649)
2013(24383)
2012(22807)
2011(21117)
2010(21866)
2009(20663)
2008(19669)
2007(17467)
2006(16119)
2005(15100)
作者
(62555)
(51794)
(51650)
(49339)
(33383)
(24843)
(23402)
(20025)
(19952)
(18669)
(17982)
(17414)
(16891)
(16646)
(16334)
(16163)
(15299)
(14997)
(14834)
(14410)
(13367)
(12693)
(12590)
(11988)
(11817)
(11704)
(11484)
(11144)
(10494)
(10174)
学科
(114492)
经济(114403)
管理(59741)
(59460)
(47850)
企业(47850)
方法(41571)
中国(37622)
数学(36947)
数学方法(36368)
地方(29272)
(28892)
金融(28891)
(27545)
银行(27533)
(26782)
(26717)
业经(23847)
(22021)
(21501)
(20873)
贸易(20852)
(20238)
(18589)
农业(18188)
地方经济(16663)
理论(15750)
(15440)
环境(14949)
(14456)
机构
学院(318628)
大学(317111)
(147760)
经济(144925)
管理(118285)
研究(116409)
理学(99919)
理学院(98790)
管理学(97116)
管理学院(96508)
中国(96228)
(68366)
(66022)
科学(64801)
(58456)
中心(52827)
研究所(52429)
财经(51770)
(47905)
经济学(47210)
(46993)
(46220)
北京(44792)
(42227)
经济学院(42124)
师范(41872)
(41401)
业大(39607)
(39116)
财经大学(38282)
基金
项目(198473)
科学(157373)
研究(149013)
基金(144547)
(124512)
国家(123504)
科学基金(105945)
社会(97678)
社会科(92974)
社会科学(92952)
(75889)
基金项目(73659)
教育(68748)
自然(64560)
(63795)
自然科(63132)
自然科学(63120)
自然科学基金(62009)
资助(61470)
编号(59448)
成果(49444)
(48040)
重点(45195)
(44793)
课题(42888)
(41298)
国家社会(41202)
发展(39633)
教育部(39307)
(39014)
期刊
(173237)
经济(173237)
研究(105838)
中国(70639)
管理(49000)
(48944)
(46025)
金融(46025)
(43915)
科学(42470)
学报(41967)
教育(36546)
大学(33539)
学学(31341)
技术(30182)
经济研究(29622)
农业(29578)
财经(26965)
业经(26098)
(23467)
问题(21803)
(19773)
国际(18766)
世界(18438)
统计(17821)
技术经济(17737)
(16535)
(15856)
商业(14874)
现代(14553)
共检索到513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锋  顾天伟  
文章通过对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指出了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并分析了其成因,认为在经济下滑趋势已得到基本遏制的后危机时代,应充分考虑短期策略与长期战略的结合,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民生领域改革,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未兵  彭涛  
本文探讨了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论述了超前谋划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就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作者的若干看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淑琴  徐英侠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浙江实体经济造成不小冲击,具有代表性的温台甬三地亦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人均经济指标、经济主体特征、产业结构和对外依存度等方面,综合比较了温台甬经济模式的异同,通过2008年外贸出口额、失业率等经济指标的变化,分析三地在危机下的经济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结合国际贸易新格局,提出浙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调整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一鸣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国经济调整和转型的进程。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在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外部需求在较长时期内难以恢复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提高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产能过剩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条件下,如何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改变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高强度投入的过度依赖。解决这些重大课题,最根本的是要推动经济战略性转型,加快增长模式战略性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体制改革战略性突破,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更长期、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大志  
在全球经济持续调整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全球经济发展周期重建、发展模式转换、产业转移格局调整以及区域重心迁移等全球形势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从中国的全球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升级战略、区域发展格局、要素供给结构和内外市场环境等多个角度考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转换。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都带来了一系列影响,而其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影响则是直接且深远的。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战略选择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新能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国家政策的选择等方面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华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平稳迅速发展,除有效利用欧美日等国的资本、技术、经营理念等因素之外,亚洲华人企业的贡献也不可忽视。但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产生很多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泡沫经济的形成以及环境污染等。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世界大多数国家失业率提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政府财政赤字增大等。中国采取了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引领亚洲乃至整个世界经济成长的重要力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胡怀邦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金融业发展方式的反思。汇丰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洗礼下仍保持世界银行第一品牌的地位,充分说明其发展路径仍未过时,成功经验仍可借鉴。汇丰的发展路径主要是国际化和综合化,其经验的内核有四点:一是战略明确,二是经营审慎,三是整合协同,四是风险管控。经过3 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经济金融、竞争环境已发生巨大的变化,监管环境将趋于严格,这些都要求中资银行加快经营模式的改革。我国银行业应充分借鉴汇丰等大型国际金融机构的发展经验,在构建新的经营模式方面,抓住客户和银行的价值增长这一核心,坚定地走国际化和综合化道路,不断巩固风险控制、人才和信息化三大基础设施,为经营转型提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詹姆斯·莫里斯  
金融危机远未结束,但世界经济增长是可以预期的。除了一些较小的欧洲国家之外,收入下降充其量也只是个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失业,失业本身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欧元区要实现经济复苏,政府开支应该增加5%左右。世界需求的减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当出口急剧下降时,中国经济以几乎相同的速度继续增长。中国目前已进入设计和创新更为重要的阶段,应该更多地发明自己的技术,创造自己的品牌,设计自己原创的产品。中国应该没有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教育非常重要。到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长将减缓。未来除了人们的收入会增加之外,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苏瑜  万宇艳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席卷全球,演变为自大萧条以来最大的一场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在于凸显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脆弱。在此背景下,只有扩张性的宏观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即从出口和投资为主导转移到以消费为主导,从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转换到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从管理型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从依靠资源投入转变为依靠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晓鹏  
本文立足于全球化经济、发展中经济和大国经济三个视角,理性地对中国长达3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浓缩式解读。通过归纳,我们寻找到了根植于中国经济体系中最为本质的三对关系。立足于对三对关系的剖析,发现了危机后中国经济体系的"基本"矛盾,对它的发现也宣告了中国旧有的增长模式确实走到了历史尽头。在此基础上,思索出解决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基本"矛盾究竟需要哪些条件及其实现手段,最终得出了后危机时期发展中国经济的基本战略取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兴荣  
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再平衡涉及原有国际分工体系的调整及利益分配。东亚经济体主要采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在经济再平衡中面临外需减弱,国际贸易保护抬头和区域合作主导权争夺加剧等诸多挑战。作为东亚最大经济体,中国还面临TPP对中国东亚战略带来的冲击。从中长期战略选择来看,中国有必要对内调整产业结构,对外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积极通过FDI或加入区域协定来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再平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大鹏  
全球金融危机后印度IT产业发展战略发生了变化。危机前印度IT产业的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俘获型价值链的特征。这种发展模式的有利之处在于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快速融入全球分工网络,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收益。然而,其不利之处在于,面临外部冲击时,由于居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一方面容易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很难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价值链上的升级。本文通过对印度IT产业的研究发现,通过市场多元化和知识与专门技术等高端要素的积累,将有助于产业实现向研发和品牌营销等高端环节升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铁  余剑  
本文旨在梳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首先通过经济金融理论以及计量方法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继而描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并通过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出口市场三大渠道,阐述国内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在金融功能受到抑制下的反应,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韩文秀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迄今经历了从急转直下到低速徘徊的两个阶段。我国自2008年底以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稳定内需、促进增长、调整结构的措施,这些已经开始见效,并将继续取得成效。预期中国和美国经济可能大体上同时恢复,中国经济是更高水平上的恢复。相比较而言,我国经济是金融危机期间世界经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危机过后,我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必将进一步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