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5)
2023(12690)
2022(10572)
2021(9747)
2020(8191)
2019(18054)
2018(17502)
2017(33183)
2016(17518)
2015(19694)
2014(19021)
2013(18488)
2012(16814)
2011(15189)
2010(15353)
2009(14946)
2008(13731)
2007(12047)
2006(10697)
2005(10038)
作者
(45902)
(38197)
(38130)
(36311)
(24086)
(18090)
(17208)
(14685)
(14586)
(13423)
(13166)
(12708)
(12178)
(11983)
(11970)
(11915)
(11223)
(11120)
(10913)
(10767)
(9593)
(9116)
(8982)
(8660)
(8630)
(8569)
(8351)
(8235)
(7631)
(7534)
学科
(67476)
经济(67367)
管理(52843)
(49123)
(40629)
企业(40629)
中国(30184)
(27840)
金融(27837)
方法(26810)
(25824)
银行(25816)
(25020)
数学(23840)
数学方法(23627)
(22671)
(21300)
(19231)
(16369)
贸易(16352)
业经(16322)
(16112)
(14186)
财务(14151)
财务管理(14122)
(13871)
企业财务(13451)
农业(12573)
地方(12301)
体制(11761)
机构
学院(238772)
大学(238192)
(109916)
经济(107970)
管理(88138)
研究(83494)
理学(75025)
理学院(74247)
管理学(73193)
中国(73114)
管理学院(72749)
(54452)
(49526)
科学(44301)
财经(42530)
(40278)
中心(39791)
(38835)
经济学(36747)
研究所(36043)
(34183)
经济学院(33064)
(32988)
财经大学(31827)
北京(31651)
(30108)
业大(28931)
(28806)
师范(28550)
(27555)
基金
项目(154978)
科学(124010)
研究(118153)
基金(115704)
(99356)
国家(98568)
科学基金(85146)
社会(79619)
社会科(75751)
社会科学(75740)
基金项目(59595)
(57446)
教育(54082)
自然(50832)
自然科(49707)
自然科学(49694)
自然科学基金(48835)
(48472)
资助(47221)
编号(46834)
成果(39063)
(36143)
重点(35309)
(35088)
国家社会(34650)
(33713)
(33180)
课题(32792)
教育部(32156)
(31676)
期刊
(120319)
经济(120319)
研究(78040)
中国(51818)
(42982)
(39789)
金融(39789)
管理(34594)
(31691)
学报(31559)
科学(31370)
大学(25621)
教育(24319)
学学(24218)
财经(22194)
经济研究(21298)
农业(20857)
(19161)
技术(18690)
业经(18093)
(15431)
问题(15400)
国际(14316)
世界(13515)
理论(11180)
(10992)
技术经济(10465)
现代(10355)
(10029)
统计(9957)
共检索到374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大松  黄溪  
金融危机带来了严重的失业,而失业又是金融危机进一步转化为社会危机的中介链条。投资与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发动机",中国的产能过剩和美国的过度借债消费构成了硬币的正反面。当泡沫破灭,危机不期而至时,经济陷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文  蔡昉  
金融危机透过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等渠道,对中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随着订单减少或流失,沿海地区出口导向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最先受到生产和出口冲击,进而使得在这些部门就业的农民工受到就业冲击。随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加深,中国未来城镇就业形势变得非常严峻。为此,我们需要树立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把"反冲击"和"反周期"的政策措施有效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杨丹辉  黄速建  张其仔  罗仲伟  陈耀  吕铁  刘楷  
本文根据目前各种统计数据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工业的反应。外部需求萎缩致使中国工业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利润明显减少。工业企业总体经营状况不佳;工业增长的区域结构调整加快,出口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压力增大。在世界经济仍处于下行通道的情况下,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同时也为中国工业发展路径调整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政府尚须出台更有效的后续政策应对日趋加深的危机影响。从长远来看,中国工业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建立层次丰富、结构完整的大国工业体系仍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长期任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蒋涌  
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影响到整个美国经济,而且波及全球,导致全球金融危机。文章在阐述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采用幂函数这一非线性回归模型对次贷危机时期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状进行了静态拟合实证分析以及多个时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债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实际的经济运行状况以及世界金融市场受到的冲击,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西三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各区域工业增长出现显著分化,其原因包括投资力度的区域差异、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产业转型升级受阻、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失误、大城市集聚区的辐射等。区域工业的均衡发展需要在战略上进行调整,实施区域差别的工业发展战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产业政策向微观层面倾斜,发展大城市集聚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丁守海  
本文以Kumar-Michl理论为基础,通过引入劳动要素的准固定性假设以及对厂商调整劳动要素行为的修正,提出了一种估算就业弹性的动态模型。基于该模型的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如果只考虑产出变化对就业的即期影响,中国非农产业就业弹性确实较低,但在考虑到产出的滞后影响后,就业弹性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特别是东部地区工业和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就业弹性分别升至0.3和0.4左右。进一步分析表明,造成就业滞后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管制和隐蔽性失业。这些结论能为评估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就业形势提供新的视角,它提醒我们,更大的就业冲击可能会在后期爆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服务业。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魏加宁  杨光普  
本文聚焦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亲历的两次国际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回顾了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并系统梳理了在两次危机中中国的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中国在这两次危机中的应对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就如何真正走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要使中国经济真正走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必须继续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调整,并辅之以适当的宏观需求管理,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激发经济活力,改善市场预期,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够实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魏加宁  杨光普  
本文聚焦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亲历的两次国际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回顾了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并系统梳理了在两次危机中中国的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中国在这两次危机中的应对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就如何真正走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认为,要使中国经济真正走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必须继续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调整,并辅之以适当的宏观需求管理,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激发经济活力,改善市场预期,这样中国经济才能够实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薇  
金融危机冲击下香港经济基本稳定的原因孙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自1997年7月初,由泰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东南亚,并波及到亚洲的其他地区。几个月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货币贬值了20%至30%以上,股市跌到了多年来的最低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孟艳  
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商业银行过度使用杠杆的弊病和被广泛采用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技术的缺陷。未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将会在改革中得以持续。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讲,由于内外部的原因,尚处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阶段,较西方商业银行仍存在很大差距。为逐步加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一方面需要加快外部监管环境的完善,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证券市场改革。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必须提高认识,健全资产负债管理业务组织体系,坚持并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业务和产品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新育  
对于中国而言,这场金融危机的空前深化不仅有助于启发我们挣脱盲目崇拜西方模式特别是美国模式的思想枷锁,也向我们警示了开放经济环境下的风险传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德旭  郑联盛  
在对不同的金融危机的历史研究中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具有较为普遍的演进规律与进程,一般具有危机孕育、引发、爆发和深化等阶段,逐步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功能、金融稳定性和实体经济等造成巨大的冲击,并对政府政策提出挑战。政府在金融危机防范和救援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金融危机的稳定器和吸收器,政府政策的合理性决定着危机处置的有效性。政府应该坚持及时性、针对性和与市场相协调的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等相关措施,并加强对政策措施的评估与反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