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8)
- 2023(11258)
- 2022(9414)
- 2021(8718)
- 2020(7219)
- 2019(15861)
- 2018(15121)
- 2017(29229)
- 2016(15010)
- 2015(16674)
- 2014(15973)
- 2013(15796)
- 2012(14425)
- 2011(13014)
- 2010(12988)
- 2009(12458)
- 2008(11175)
- 2007(9418)
- 2006(8489)
- 2005(7857)
- 学科
- 济(68657)
- 经济(68604)
- 管理(38198)
- 业(37017)
- 企(28064)
- 企业(28064)
- 中国(27452)
- 方法(27122)
- 融(26445)
- 金融(26444)
- 数学(25018)
- 数学方法(24870)
- 银(23859)
- 银行(23851)
- 行(23204)
- 地方(18101)
- 农(17532)
- 财(16891)
- 贸(15493)
- 贸易(15478)
- 易(15176)
- 制(14440)
- 业经(13515)
- 农业(12334)
- 中国金融(11332)
- 学(10697)
- 环境(10554)
- 地方经济(10293)
- 务(10225)
- 财务(10204)
- 机构
- 学院(204319)
- 大学(202887)
- 济(99140)
- 经济(97605)
- 研究(75014)
- 管理(74376)
- 中国(65494)
- 理学(63689)
- 理学院(62996)
- 管理学(62112)
- 管理学院(61753)
- 财(44034)
- 京(42215)
- 科学(41077)
- 所(36473)
- 财经(35572)
- 中心(35473)
- 经济学(33901)
- 研究所(33139)
- 经(32651)
- 经济学院(30754)
- 农(28869)
- 江(27929)
- 院(27134)
- 北京(26853)
- 财经大学(26749)
- 范(25547)
- 师范(25326)
- 业大(24824)
- 融(23746)
- 基金
- 项目(136937)
- 科学(109951)
- 基金(102859)
- 研究(102735)
- 家(89084)
- 国家(88447)
- 科学基金(76111)
- 社会(70229)
- 社会科(67002)
- 社会科学(66994)
- 基金项目(53005)
- 省(50774)
- 教育(45876)
- 自然(45456)
- 自然科(44474)
- 自然科学(44464)
- 自然科学基金(43688)
- 划(42864)
- 资助(42240)
- 编号(39884)
- 发(31899)
- 成果(31858)
- 重点(31723)
- 部(31643)
- 国家社会(31137)
- 创(29071)
- 中国(28409)
- 教育部(27776)
- 课题(27637)
- 创新(27456)
共检索到313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西三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各区域工业增长出现显著分化,其原因包括投资力度的区域差异、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产业转型升级受阻、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失误、大城市集聚区的辐射等。区域工业的均衡发展需要在战略上进行调整,实施区域差别的工业发展战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产业政策向微观层面倾斜,发展大城市集聚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工业经济 区域协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军 张伯伟
本文利用非预期性经济波动分解模型,对中国2008~2009年季度经济增长率变动来源进行分解发现:全球金融危机通过外部直接冲击和国内二级传导两条途径,引起国内区域经济的非稳定性变化,并呈现出从东向西顺序延迟和程度递减的特点;从各地区经济下滑产生的来源看,国内区域间金融危机二级传导效应并不显著,东部地区主要源于国际外部直接冲击的影响,而中西部地区则更多源于区域内金融危机二级传导效应以及自身抗击外在经济冲击影响能力不足。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波动 外溢效应 区域经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杨丹辉 黄速建 张其仔 罗仲伟 陈耀 吕铁 刘楷
本文根据目前各种统计数据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工业的反应。外部需求萎缩致使中国工业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利润明显减少。工业企业总体经营状况不佳;工业增长的区域结构调整加快,出口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压力增大。在世界经济仍处于下行通道的情况下,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同时也为中国工业发展路径调整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此,政府尚须出台更有效的后续政策应对日趋加深的危机影响。从长远来看,中国工业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建立层次丰富、结构完整的大国工业体系仍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长期任务。
关键词:
工业发展 金融危机 出口 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跃勤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外部环境及其变化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中东欧、波罗的海和独联体等转型国家利用全球化红利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注目的新兴市场。目前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对这些新兴转型国家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旨在通过剖析这些新兴转型国家"危机综合症"的表现、原因及其化解外部危机冲击的政策选择,以期对中国的反危机政策选择和稳定持续增长有所启迪。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转型国家 经济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先明 梁双陆 李娅 袁帆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云南省的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域和禀赋特征。从扩大需求保增长角度,分析金融危机对云南省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以及省外需求的影响、中央和云南省已出台的扩大内需政策效应、进一步扩大内需还需要增加的投资规模。通过分析发现云南省实体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重点领域,并据此提出应对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扩大内需 云南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骆东奇 郭英 李乐 赵伟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已经日益显现,但由于我国各区域的经济结构特点不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必然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整体影响出发,通过选取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分析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对区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沈春华 许涤龙 徐亚丽
回顾分析2007年至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变化历程,运用回归模型估计测度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季度GDP增长率的影响和三大产业增加值的损失额,并间接验证2008年底所推出的刺激政策的有效性;在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新一轮欧债危机逐步演化、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增强,可能面临的外部冲击主要在外需形势不明朗和国际游资频繁进出两方面,内部面临稳增长、控通胀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投资、出口、消费的一系列应对措施。
关键词:
危机冲击 经济波动 刺激政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剑
国际金融危机对不同经济体的冲击程度会因为这些经济体的不同区域特点而有所不同。北京地区总部经济发达,区域资金充裕,产业构成已经进入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对外贸易结构与就业结构具备鲜明特点,具备较强的抵御金融危机冲击能力。本文从流动性视角、对外贸易视角、产业结构视角以及就业结构视角四个方面分析了北京地区受到金融危机直接冲击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异同,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蒋涌
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影响到整个美国经济,而且波及全球,导致全球金融危机。文章在阐述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采用幂函数这一非线性回归模型对次贷危机时期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状进行了静态拟合实证分析以及多个时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债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实际的经济运行状况以及世界金融市场受到的冲击,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债收益率曲线 利率期限结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邓大松 黄溪
金融危机带来了严重的失业,而失业又是金融危机进一步转化为社会危机的中介链条。投资与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发动机",中国的产能过剩和美国的过度借债消费构成了硬币的正反面。当泡沫破灭,危机不期而至时,经济陷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文 蔡昉
金融危机透过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等渠道,对中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随着订单减少或流失,沿海地区出口导向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最先受到生产和出口冲击,进而使得在这些部门就业的农民工受到就业冲击。随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加深,中国未来城镇就业形势变得非常严峻。为此,我们需要树立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把"反冲击"和"反周期"的政策措施有效结合起来。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 高彦彦
对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而言,国际和国内市场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中国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原因在于:市场分割所导致的狭小的内部市场规模不足以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但东部地区可以借助广阔的外部市场,在报酬递增机制作用下,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源集聚,政策难以扭转这种局面。金融危机改变了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国外市场需求的衰落凸现国内市场的重要性,这为中西部崛起进而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适当的政策措施无疑将会发挥关键性作用,加强地区间的合作,消除行政性阻隔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地区差距 市场规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雪梅 李奎 杜丹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危机对各区域增长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从经济增长因素变动来分析危机是否会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以及各地区在危机中的经济增长表现及潜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区域经济增长格局 可持续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艾兵
九江作为江西省造船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和主要船舶制造业基地,在全省船舶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九江船舶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危机爆发以来九江船舶工业的现状,剖析了对九江船舶业造成冲击的最大原因,并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期九江船舶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船舶工业 调查 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