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50)
2023(4350)
2022(3465)
2021(3106)
2020(2667)
2019(5891)
2018(5355)
2017(11038)
2016(5478)
2015(6143)
2014(6101)
2013(6135)
2012(5792)
2011(5097)
2010(5602)
2009(5828)
2008(4535)
2007(3998)
2006(3653)
2005(3406)
作者
(15432)
(12484)
(12463)
(11978)
(7830)
(6024)
(5923)
(4955)
(4792)
(4523)
(4314)
(4256)
(4012)
(3994)
(3986)
(3841)
(3760)
(3667)
(3534)
(3400)
(3221)
(3170)
(2930)
(2890)
(2861)
(2786)
(2781)
(2720)
(2599)
(2538)
学科
(24872)
金融(24872)
(23192)
经济(23176)
(21659)
银行(21659)
(21142)
(18775)
管理(16602)
(16220)
企业(16220)
中国(14499)
中国金融(10922)
方法(9934)
(9256)
数学(9005)
数学方法(8935)
(8591)
(7174)
财务(7156)
财务管理(7147)
企业财务(6934)
地方(6865)
业经(5942)
(5765)
(5121)
体制(4541)
农业(4475)
事业(4406)
理论(4275)
机构
学院(77003)
大学(76067)
(35791)
经济(35053)
管理(28732)
中国(27032)
研究(24585)
理学(24238)
理学院(24052)
管理学(23689)
管理学院(23556)
(18959)
(15432)
(15304)
财经(15213)
金融(15027)
(15007)
银行(14925)
中心(14219)
(14022)
(13725)
科学(12636)
经济学(12460)
人民(11983)
(11751)
财经大学(11553)
经济学院(11366)
(11107)
(11069)
国人(10978)
基金
项目(48990)
科学(38412)
研究(36721)
基金(35760)
(30229)
国家(29945)
科学基金(26074)
社会(24753)
社会科(23751)
社会科学(23747)
(19506)
基金项目(18314)
教育(16473)
资助(15732)
(15543)
自然(15310)
自然科(14983)
自然科学(14981)
自然科学基金(14711)
编号(14464)
成果(12223)
重点(11049)
(11029)
(10946)
(10874)
(10785)
国家社会(10628)
(10178)
课题(10168)
创新(10073)
期刊
(35339)
经济(35339)
(26946)
金融(26946)
研究(25003)
(14812)
中国(14252)
学报(10352)
管理(10306)
(10190)
科学(8966)
大学(8315)
财经(7941)
学学(7893)
(6723)
经济研究(6441)
农业(5766)
技术(5717)
统计(5199)
业经(5191)
理论(5071)
教育(4782)
中国金融(4683)
(4662)
实践(4584)
(4584)
问题(4439)
决策(4360)
国际(4277)
(4058)
共检索到123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宝玉  梁珊珊  
如何预测危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国际上没有成型的先行指标体系对金融危机进行预测。本文选取住房价格指数、息差①、经常账户赤字占GDP比重以及股票指数四个金融指标分别分析其对金融危机的先行性作用,发现前三个指标的先行性特点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得到验证,股票指数虽然对本次金融危机无先行性,但在以往的金融危机中表现出较好的先行性。同时对我国建立危机预警指标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金洪飞  万兰兰  
文章在基于选择的抽样方法下,以前一期的各经济金融变量作为解释变量,采用Logit模型对银行危机的先行指标进行了经验分析。文章分别采用了加权与非加权的最大似然估计法,得到以下结果:实际GDP增长率、人均实际GDP以及实际利率的上升会降低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而国内信贷与GDP之比、通货膨胀率以及广义货币与外汇储备比值的上升则会提高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但政府财政盈余与GDP之比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则对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没有显著影响。此外,非加权最大似然估计法的适用性比加权最大似然估计法更强,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和预测准确率都表明,模型中统计上显著的以上6个变量是很好的银行危机先行指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飞鸣  
论文使用包括美国在内的28个经济体的股票指数的日收益率,进行相关系数及其费雪Z转换来检验美国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染效应;并运用单因素模型回归来验证纯传染效应的存在以及用经异方差调整后的相关系数对此纯传染效应进一步判断,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在本次危机中不仅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而且存在金融危机纯传染效应,而另外8个存在金融危机传染效应的经济体则不存在纯传染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崔艳娟  张凤海  徐晓飞  
金融危机因具有潜在性、感染性和扩散性,往往从某一个区域开始发生后,会迅速蔓延,进而威胁整个经济,因此防范区域性的金融危机,构建区域金融危机预警体系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区域金融危机与国家金融危机的不同,以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性与重点性、精确性与模糊性相结合的原则选取了十个指标,采用信号分析法构建区域性金融危机预警系统,以2001-2006年大连市实际数据对预警体系进行检验。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杜晓蓉  
美国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阴影至今仍未消散,各国经济受到这场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很多国家甚至陷入新一轮主权债务危机。因而,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考察和反思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性仍然是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以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溢出的传染渠道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指标并估算贸易传染渠道和金融传染渠道指数,发现二者均是美国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的重要传染渠道。然后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方法,区分了这两个传染渠道对中国溢出的作用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在美国金融危机期间,这两个传染渠道确实存在;并且贸易传染渠道对中国的作用程度更强烈,作用时间更长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建平  高宇  
美国次贷危机的逐步恶化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并逐渐演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受此冲击以及内在高通胀压力的影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逐渐凸显。本文利用国际主流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KLR模型对新兴市场国家现阶段的金融危机做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KLR模型的预警绩效较好,可以用于进一步的预警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金融危机进行了预警分析,认为现阶段新兴市场国家尚未爆发全面的金融危机,但部分国家已出现经济、金融形势恶化的趋势,其自身体系的脆弱性导致未来发生危机的概率较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稻葵  梅松  
本文提出一个金融危机的内外因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经济的变化通过某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内部因素,引发了以资本流入的大规模逆转为重要特征的金融危机。为了检验这一理论,我们分析从1990年开始的前苏联经互会可兑换卢布分裂以后到2005年欧元尚未兴起的准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时代。我们发现,美国国内的流动性松紧程度与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入的逆转有着密切联系。在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最频繁的时期(1994~2000年),美国的M2/GDP也恰恰处于历史的最低水平。通过跨国计量分析我们进一步发现,当美国M2/GDP低于50%时,经济基本面较差的新兴市场国家发生资本流入逆转的概率将提高12%~30%。当前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祝恩扬  侯铁珊  
本文利用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3个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从1991-2003年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短期外债对外汇储备比率、净外币头寸对M2比率与经济总量的模型分析得出:短期外债对外汇储备比率,净外币头寸对M2比率对经济的反方向影响有一年的滞后期,且对前一年的影响要大于当年;模型由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较大。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货币错配是引起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缺乏有效的债务管理的情况下,长期增高的短期外债对外汇储备比率和净外币头寸对M2比率能增加金融危机发生的机率;当发生危机时,经济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恢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曾世宏  郑江淮  
服务业发展的驱动力决定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基于产业关联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驱动力,结果发现中国服务业同农业和制造业的外部产业关联良性交互关系还没有很好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制造业和农业发展对服务业发展的引致效果较微弱,而且制造业产出对服务业产出的引致呈现出均质性特征,特别是没有形成对生产性服务的大量引致性需求。因此,转变服务业的发展方式,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同本土制造业和农业的产业关联程度,促进制造业和农业的产业升级,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耿志祥  孙祁祥  
本文通过引入两类风险测度对保险股票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进行风险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等外生事件冲击下的VAR-BEKK-MVGARCHDUMMY-T模型。研究表明:(1)整个样本期内,保险股票指数的两类风险测度都大于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对保险股票指数存在负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而反之却不成立;(2)金融危机增加了保险股票指数的波动性,但对我国整个股票市场影响较小,而保险指数对自然灾害反应更敏感;(3)金融危机增加了两指数的相关性,而自然灾难却降低了两指数的相关性,投资者可以通过持有市场资产组合来分散化自然灾害风险;(4)溢出效应在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冲击下具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邢哲  仝自力  
研究背景1999年9月9日,中国银行业首次向境外战略投资者出售股权。以后各城市商业银行纷纷引入战略投资者。2001年7月19日,最大的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吸引外资参股的计划获有关监管部门的批准。此后,陆续有很多股份制银行开始了与境外投资者的引资谈判进程。2005年6月17日,建行和美洲银行共同宣布,美洲银行以25亿美元的出价购入建行9.1%的股权,成为国有银行的第一家境外战略投资者。王一江、田国强(2004)认为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将"打破一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秋红  王德发  陈刚  
以信用为支点的现代金融,具有风险和收益两面性,金融领域风险聚集、传染和释放以金融危机的形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金融危机救助为出发点,针对2007-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总结归纳在危机过程中的各种援助措施,同时对美国典型的救助政策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志超  邓翔  
采用VAR和BEKK模型研究了美国金融危机前后美国股票市场、货币市场、汇率市场与我国股市收益率之间的均值及波动溢出效应,并通过对比危机前后溢出效应的变化,分析了其是否对我国股市产生了传染效应。研究发现,通过美国股市、货币市场和汇率市场,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收益率均值水平的传染效应显著,仅通过美国货币市场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传染效应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连飞  
当前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风险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有必要研究建立适用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以更有效地应对金融风险。印度是典型的新兴市场国家,且在经济金融领域和中国有较多相似性,研究印度金融危机预警,对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印度数据构建了货币危机预警模型,对货币危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当前宏观数据,利用模型预测印度在未来若干年内发生货币危机的概率。Logit模型分析表明,净储蓄/GDP下降、人均GDP下降、外债/GDP升高、出口/GDP下降,会导致印度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增加。进一步利用Logit模型预测表明印度从2020年起货币危机发生的概率将逐年上升。尽管如此,若应对措施及时有效,货币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依然较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慧悦  刘金全  张小宇  
本文在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和非线性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传统凯恩斯利率传导渠道、资产价格传导渠道以及信贷传导渠道进行了检验和识别。结果发现,传统凯恩斯利率传导渠道在整个样本区间内都是有效的。金融危机后资产价格传导渠道中股票价格传导渠道和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有效性明显增强,表明现阶段对我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行有效监管,规范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机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不仅关系到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自身发展,还关系到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实施,因此需要高度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