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1)
2023(14618)
2022(12655)
2021(11716)
2020(9982)
2019(23205)
2018(22842)
2017(44426)
2016(23729)
2015(26577)
2014(26467)
2013(26230)
2012(24019)
2011(21600)
2010(22092)
2009(20871)
2008(19435)
2007(16942)
2006(15082)
2005(13727)
作者
(67077)
(55526)
(55023)
(52558)
(35308)
(26586)
(25122)
(21521)
(21258)
(20044)
(18939)
(18665)
(17681)
(17637)
(17235)
(17092)
(16317)
(16243)
(15886)
(15803)
(13829)
(13533)
(13399)
(12642)
(12356)
(12308)
(12306)
(12253)
(11193)
(10783)
学科
(90259)
经济(90127)
管理(71702)
(67239)
(57967)
企业(57967)
方法(39172)
数学(33470)
数学方法(33041)
中国(29641)
(28675)
金融(28672)
(27965)
(26942)
银行(26900)
(25915)
(24007)
(23651)
业经(21625)
地方(19359)
(19122)
(18245)
财务(18170)
财务管理(18133)
企业财务(17292)
理论(16604)
(16136)
贸易(16120)
(15971)
农业(15700)
机构
大学(333435)
学院(328764)
(131928)
管理(129885)
经济(128959)
理学(111653)
研究(110966)
理学院(110433)
管理学(108554)
管理学院(107942)
中国(88649)
(71463)
科学(65727)
(65251)
(55052)
中心(51451)
财经(51220)
(49876)
研究所(49678)
(48373)
业大(46932)
(46463)
北京(45655)
(43315)
师范(42951)
(40194)
经济学(40175)
(39595)
农业(38701)
财经大学(38252)
基金
项目(221490)
科学(174257)
研究(165064)
基金(161004)
(138930)
国家(137770)
科学基金(118599)
社会(103879)
社会科(98528)
社会科学(98504)
(85589)
基金项目(85195)
自然(75928)
教育(75676)
自然科(74146)
自然科学(74129)
自然科学基金(72761)
(72110)
编号(67684)
资助(66293)
成果(56555)
重点(49347)
(49260)
(46567)
课题(46567)
(46303)
(44005)
创新(43186)
教育部(42831)
国家社会(42550)
期刊
(145278)
经济(145278)
研究(103619)
中国(67268)
(50892)
学报(50248)
管理(49097)
科学(46114)
(45971)
(43538)
金融(43538)
教育(39457)
大学(39164)
学学(36366)
农业(30863)
技术(27633)
财经(25429)
经济研究(22750)
业经(22283)
(21612)
问题(18487)
理论(17556)
图书(17415)
实践(16069)
(16069)
(15641)
科技(15397)
技术经济(14941)
现代(14829)
(14700)
共检索到499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华  赵俊燕  
本文在总结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国内与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如何从房地产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由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由国内传导至全球的路径。最后得出简要结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建良  赵俊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的传导更快且难以控制。美国金融危机蔓延至今仍未见底,且已经损害到实体经济。研究其传导渠道,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并减弱危机的影响。本文在总结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国内与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如何从房地产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由国内传导至全球的路径。最后做出简要结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华  赵俊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危机的传导更快且难以控制。美国金融危机蔓延至今仍未见底,已经损害到实体经济。研究其传导渠道,能够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并减弱危机的影响。本文在总结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国内与国外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如何从房地产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从国内传导至全球的路径。最后做出简要结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姚国庆  
金融危机是金融系统发生紊乱导致的全面经济衰退。从金融系统出现紊乱到经济全面衰退存在一系列的过程与环节,所有这些过程和环节的集合即为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概括而言,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涉及到金融系统、投资和消费、实体经济部门、社会信用等各个层次,是一种综合效应,它包含着凯恩斯效应、威克塞尔效应、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也正因为这一点,金融危机通常给当事国带来严重后果——衰退程度加深,持续时间更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振龙  吴靖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李濛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对信息机制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解读,并对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信息失真问题进行了剖析。实证结果表明:提高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质量,减轻腐败因素对信息处理和传递机制的干扰,有助于降低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同时,简单、易于理解的金融工具更有利于信息传递和金融稳定,而过于复杂的金融创新则可能在投资者之间形成新的信息不完全,导致投资者的风险识别状态发生系统性改变,最终诱发金融危机。因此,只有当市场参与者能够接收到真实、准确的信息并反映出真实的市场交易状态时,信息的传递才是有效的。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只是降低金融危机发生概率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尤其是过度金融创新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蒋瑛  曾忠东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贸易溢出效应"初步显现,为此本文就美国金融危机通过贸易传导渠道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一、金融危机贸易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金融危机的贸易传导机制是指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以国际贸易为传导渠道,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产生影响。
[期刊] 预测  [作者] 孙坚强  崔小梅  杨燕  罗英  
本文采用扩展SOP模型的方法,分析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RMPI、PPI、CGPI和CPI物价传导机制的特征。结果发现,生产环节的PPI对上游投入环节的RMPI和下游批发环节的CGPI传导不畅,生产厂商在价格传递链处于夹心地位;金融危机后,消费环节的CPI不能回馈传导上游的任何环节,居民的需求拉动能力和作用发挥不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傅建源  张世林  
金融风险通过某些传导渠道,在国与国之间,市场与市场之间快速蔓延和扩散。这些风险初级层次是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外贸和金融的溢出效应得以传导,更进一步,由于投资者心理预期的作用,不同国家和市场即使没有经济上和金融上的关联,仅仅由于环境相似也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纯传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枝仲  
2007年6月29日,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ADBI)和日本通产省经济与产业研究所(REITE)在日本东京召开了一个关于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回顾的国际会议。会议的主题是:"防范机制足以避免另一个金融危机吗?"。会议探讨了亚洲国家在金融危机前后的经济表现、从危机中获得的教训、危机后的改革与发展以及作为危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苏明  
笔者基于2001年第1季度到2010年第4季度的中国经济数据,运用VAR模型验证了中美两国股市的联动性,并在原RBC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假设,建立一个DSGE模型。经过数量建模分析,得到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脉冲响应,验证了本文的传导机制,得到金融因素外部性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庆君  张荔  
本文基于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不断扩散的背景,通过两国经济的数理模型分析,以及对中美两国国际收支特征和中美两国资本循环流行过程的现实考察,来研究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导机制。中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是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伴随着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美国国际收支的基本特征是经常项目逆差、资本流入长期稳定增长和对外投资的高增长。中美两国资本循环流行过程形成的依存关系是美国用美元买我们的商品,再通过其资本市场的强大吸引力使我们把得到的美元再借给美国,美国则把借来的美元再投资给我们并且继续购买我们的商品。而这种国际收支长期非均衡发展形成的依存关系成为金融危机的主要传导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梁江波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平价条件是沟通国内外商品市场和金融资产市场的桥梁,是不同市场商品或资产的价格基准。当国际平价条件出现非均衡变化时,将直接影响汇率和资产价格。通过汇率和资产价格两个渠道,国际平价条件的失衡将对一国的经济主体和经济变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与金融危机的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运用国际平价条件传导机制的框架可以合理地解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说明其传导机制对金融危机以及一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爱军  
当发生金融危机国家的经济逐渐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后 ,我们应该认真地反思这场危机是通过什么渠道和机制向外传递及扩散 ,并最终把许多国家卷入了它的冲击波范围。本文通过总结分析 90年代以来发生在欧洲、墨西哥和亚洲的金融危机 ,指出其国际传导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 1 )汇率与外贸的传导机制 ;( 2 )游资与金融市场的传导机制 ;( 3)国际负债的传导机制 ;( 4 )产业联动效应的传导机制。本文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范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邸倩  蒋海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在Probit模型中引入政治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对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四次金融危机传导中的三大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溢出效应和净传导效应比季风效应更能解释金融危机的传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