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2)
- 2023(8218)
- 2022(6841)
- 2021(6197)
- 2020(5244)
- 2019(11652)
- 2018(11127)
- 2017(21419)
- 2016(11253)
- 2015(12476)
- 2014(12319)
- 2013(12053)
- 2012(11312)
- 2011(10024)
- 2010(10564)
- 2009(10486)
- 2008(9297)
- 2007(8265)
- 2006(7427)
- 2005(7055)
- 学科
- 管理(40581)
- 济(39478)
- 经济(39396)
- 业(37653)
- 企(33377)
- 企业(33377)
- 融(27509)
- 金融(27507)
- 银(25275)
- 银行(25258)
- 行(24508)
- 中国(19179)
- 制(18965)
- 财(18762)
- 方法(14044)
- 务(13023)
- 财务(12995)
- 财务管理(12969)
- 企业财务(12470)
- 数学(12020)
- 体(11989)
- 数学方法(11916)
- 业经(11433)
- 中国金融(11120)
- 体制(10634)
- 农(10631)
- 地方(8874)
- 度(8712)
- 制度(8706)
- 贸(7375)
- 机构
- 大学(154740)
- 学院(154563)
- 济(67153)
- 经济(65641)
- 管理(57696)
- 研究(53490)
- 中国(51039)
- 理学(48452)
- 理学院(47917)
- 管理学(47301)
- 管理学院(46998)
- 财(38193)
- 京(32431)
- 财经(29019)
- 科学(28801)
- 中心(26951)
- 所(26577)
- 经(26312)
- 江(24034)
- 研究所(23580)
- 农(22366)
- 经济学(21972)
- 财经大学(21854)
- 银(21541)
- 北京(20641)
- 银行(20631)
- 融(20626)
- 金融(20240)
- 经济学院(19785)
- 院(19578)
- 基金
- 项目(99570)
- 科学(79426)
- 研究(74273)
- 基金(74238)
- 家(63938)
- 国家(63418)
- 科学基金(55045)
- 社会(49065)
- 社会科(46686)
- 社会科学(46680)
- 基金项目(38966)
- 省(37596)
- 自然(34400)
- 自然科(33612)
- 自然科学(33607)
- 教育(33398)
- 自然科学基金(33048)
- 划(31700)
- 资助(29738)
- 编号(29333)
- 制(25297)
- 成果(24611)
- 重点(22950)
- 部(22874)
- 创(21768)
- 发(21061)
- 国家社会(20961)
- 性(20639)
- 课题(20529)
- 创新(20491)
共检索到250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培轩
如今,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影响着世界经济。此次危机暴露了全球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中存在的诸多制度缺陷——金融机构高管过高的薪酬水平便是其中之一。截至目前,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对高管薪酬的规制已经在"薪酬的有效治理"、"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监督"以及"薪酬同审慎的风险倾向相匹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不过,有关当局在未来仍有必要从事前、事中、事后3个方面对薪酬制度继续进行完善。
关键词:
金融机构 高管薪酬 缺陷 规制 展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小川
本文分析了因金融危机而暴露出来的金融业治理缺陷问题,指出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对金融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产生了负面激励,使其偏好从事具有短期效益和高风险的投机业务,而问责机制的不健全更是加强了这种负面激励。为解决薪酬制度的激励偏差问题,金融监管者可以从薪酬方案的合理性、健全性、独立性、尽职性和透明性等五个方面来实施指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震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加强对金融机构薪酬监管成为国际宏观审慎监管重要议题之一。本文拟对危机后主要国际组织和部分国家出台的薪酬监管政策背景及其改革进展进行梳理,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机构薪酬监管体系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薪酬监管 稳健薪酬 激励约束 宏观审慎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哲兵 韩立岩
本文考察了1994—2009年间破产的60家美国金融机构CEO的薪酬数据,重点分析了破产前美国金融机构CEO的薪酬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变化趋势,全面分析了破产前美国金融机构激励机制失效的表现形式与原因。研究表明:第一,破产前,美国金融机构CEO的收入并没有因为公司业绩不佳而有所下降;第二,CEO薪酬中年薪与年度奖金计划等现金收入占比较小,限制性股票,养老金计划及其他福利津贴收入占CEO总收入的1/3左右,但是相关信息披露有限,无法准确估值;第三,公司高管可利用内部信息,在公司股票价格下跌之前通过行使股票期权等行为获利。美国的教训对于中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制度建设有着借鉴作用,本文进而对于商业银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奕明 张爱萍
本文以2005-2016年的A股上市金融机构为样本,从高管的薪酬结构入手,对高管薪酬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了六种方式来衡量金融机构的风险:市场风险(贝塔系数)、非系统风险、股票收益率波动性、业绩指标ROA和ROE的波动性以及是否违规。研究发现:金融机构高管薪酬与业绩呈显著正相关;金融机构高管薪酬与市场风险有着正向关系,但与其他风险无明显关系;金融机构高管薪酬以货币性薪酬为主,低风险的金融机构往往有着较高的固定薪酬(即固定工资)和较低的变动薪酬(即业绩薪酬),高风险的金融机构则相反。
关键词:
高管薪酬 业绩薪酬敏感度 金融机构 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丹
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的有效性是公司治理中的重要问题。我国金融机构高管薪酬中存在着中长期激励运用和探索不足以及薪酬与绩效相关性表现不明显两大主要问题。在对于高管薪酬的改革中,一种新的规制思路是关注债权在高管薪酬激励计划中的作用。或有资本证券则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兴起的一种新型混合资本工具,是在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时能自动转换为股权的债券。在高管薪酬激励计划中引入或有资本证券对于提高金融机构高管薪酬激励的有效性、改善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是现有股权激励的一种有益补充。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益民
高管薪酬合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本文认为,完善公司薪酬管理体系,是高管薪酬趋于合理性的内在动力;培育基于社会责任的高管薪酬价值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还需要利益相关者行使有效的约束力。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上市公司 高管薪酬 合理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桂君
薪酬管理对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获取竞争优势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前金融危机已经不同程度地给各类企业造成不利影响的大背景下,企业需要重新反思并制定应对危机的薪酬管理策略,以帮助企业化危为机、度过难关。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薪酬管理策略 企业 价值 贡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宛玲羽
宏观环境下的微观个体行为一直是学者们趋于探求的重要方向。本文结合金融危机冲击与不同业绩组成部分的可控程度,分析高管薪酬粘性的存在性及其心理诱因。经过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的制度背景下,高管的薪酬与业绩存在着明显的粘性特征,该粘性特征显著地存在于地方控制的国有企业中。进一步将公司业绩按照可控程度分为营业利润与营业外收支,发现高管薪酬与可控性较强的营业利润的粘性特征较弱,而与可控性较弱的营业外收支的粘性较强,说明了高管存在着自我归因的心理偏差。我们还进一步发现,金融危机冲击下环境的不可预测性使得业绩的可控性降低,进而使高管的自我归因偏差在危机前后存在着显著差别,表现为金融危机之后高管薪酬与可控的营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业绩可控性 薪酬粘性 自我归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戴新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薪酬监管在金融监管中的重要性凸显,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和主要国家在金融业薪酬监管的目标范围、薪酬结构、信息披露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规则。在吸收、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逐步形成了金融机构薪酬监管框架。但在监管实践中,国内各监管部门对薪酬监管的目标不统一,国有金融机构面临着双重监管,浮动薪酬支付规则不清晰,信息披露制度也不健全。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机构薪酬监管安排,应当将薪酬与金融机构的长期风险挂钩,重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高管薪酬,将监管对象扩展至高风险岗位操作人员,设计多样化的浮动薪酬支付工具,制定明晰的薪酬信息披露细则,并定期对金融机构薪酬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火平 林翰文
发达国家金融机构高管薪酬长期以来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平均水平。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发达国家对高管薪酬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监管政策,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金融机构高管薪酬的主要特点和问题,总结了其薪酬监管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机构高管薪酬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管薪酬 金融机构 监管 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清华 胡世超 毛庆
基于中国上市金融机构2008-2016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金融机构高管薪酬风险敏感性问题。结果表明: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与高管薪酬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意味着金融机构高管薪酬契约存在风险敏感性;相较于非国有金融机构,国有金融机构高管薪酬风险敏感性较低;以监事会人数、监事会会议次数、独立董事占比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代理变量,管理层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风险承担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金融机构 高管薪酬 风险承担 管理层权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羊淑青 谭金可
一度被奉为投资者利益的"守护神"和资本市场的"看门人"的资信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中推波助澜,引起了人们对其规制立法的重新思考。对于尚未成熟的中国评级行业,借鉴此次危机的教训,规范行业运行,保障我国金融健康稳定发展势在必行。应该把握我国资信评级机构的发展现实,秉持发展与监管并重以及评级公正、客观与独立的理念,梳理与制定相关法律,构建和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监管模式与收费机制、信息披露与利益冲突规避机制以及法律责任机制等具体的序列化、层次化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资信评级 法律规制 金融危机 政府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伟 顾弦
去杠杆化很可能会将流动性紧缺从资本市场传导至整个金融系统,并最终将影响放大至实体经济在公司财务里,杠杆是指净利润变化率与总收入变化率的比值。对金融机构而言,我们通常使用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海霞
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等国际组织普遍认为,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